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积累一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例典型VBD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4岁,急性起病,以头晕为首发症状,并伴有其他脑干缺血的症状及体征,其中2例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经过治疗,2例基本痊愈,3例好转。结论 VBD的病因尚不明确,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VB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动脉夹层的关系复杂,可通过影像学确诊,目前该病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案,抗血小板治疗对多数患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额叶、颞叶肿瘤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各项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P3的发生源。方法 采用视觉分辨刺激序列测查P3,选取额叶、颞叶肿瘤占位患者各15例。结果 颞叶肿瘤占位患者P3潜伏期、地形图等参数变化明显,而额叶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由此推断颞叶皮层对P3的发生有重要贡献。通过分析P3潜伏期、波幅、面积及地形图各项参数,认为P3潜伏期、地形图可以较好地反映脑内处理器激活的时间和程度,以及P3与各脑叶的关系,是研究P3的可靠的、客观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16.
椎动脉变异并不少见 ,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贯通畸形压迫脑干 ,并造成脑干、小脑梗死较为罕见。现报告 2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如下。1 资料  例 1:男 ,5 0岁。因头晕、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稳 5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 2 0余年 ,间断服降压药 ,血压控制不理想。吸烟 30年 ,2 0支 /天。体检 :BP2 1/ 12 5kPa,心、肺、腹未见异常。神清 ,构音障碍 ,瞳孔等大、等圆 ,右眼外展不充分 ,侧视可见粗大水平眼震 ,张口下颌右偏 ,右睑闭合不全 ,右额纹、鼻唇沟浅 ,双侧软腭抬举力弱 ,伸舌左偏。四肢肌力正常。右侧指鼻、跟膝胫试验不稳 ,双侧Bab…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性肌强直(NM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肌电图特异性表现。方法总结7例确诊NMT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2~77岁,多在37~49岁之间。7例患者中6例有肌肉颤搐、肌肉僵硬、肌痉挛,5例有多汗的表现,3例合并肌无力,2例出现肌肉萎缩。肌电图检查均可记录到静息状态下持续的动作电位发放,呈二连、三联或多联的形式,一例行坐骨神经阻滞后,动作电位发放不减少。一例有明确家族史患者KCNA1基因检测阴性。给予卡马西平等膜稳定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临床症状和肌电图检查对确诊NMT非常重要。NMT为周围神经高兴奋性疾病,对膜稳定剂的治疗反应较好,肌电图的特异性改变为NMT提供重要诊断依据。获得性NMT可行VGKCs抗体检测,对治疗手段的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目前授课教师和七年制、五年制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情况现状以及实践循证医学遇到的困难与障碍,为进一步开展循证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病学的授课教师和见习指导教师,以及2006级七年制医学生和2007级五年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1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师生均认为循证医学是必须且必要的临床实践,但对循证医学所必需的应用技能自评上存在差异。结论循证医学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应从师生两方面加强,应该注意学生的技能获取。  相似文献   
19.
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托吡酯(TPM)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TPM治疗64例癫痫患者,平均日剂量为138mg,服药6~36个月,将每例患者治疗最后3个月的发作次数与基础期比较,并观察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78.1%,其中控制率为42.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0.3%,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占57.1%,多数较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l0例(15.6%)因治疗无效、不良反应或经济等原因终止治疗。结论 TPM长期单药治疗癫痫疗效明显,耐受性好,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单药治疗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癫(癎)门诊病人78例,随机分为OXC组和TPM组,单药治疗,观察24周.结果 TPM组38例,有效率76.3%、显效率63.1%,控制率(无发作)44.7%.OXC组40例,有效率75%、显效率62.5%,控制率(无发作)4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P=0.89>0.05).TPM组有效剂量中位值为100 mg/d,OXC组为600 mg/d.TPM组不良反应8例,OXC组6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49>0.05).TPM组不良反应常见胃纳差、记忆力减退、头部不适、嗜睡,其中2例分别因为手足麻木及胃纳差、体重减轻而退出.OXC组不良反应常见乏力、头昏、头疼、嗜睡、恶心、皮疹等,没有因为不良反应而退出.结论 TPM和OXC单药治疗癫(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二者疗效、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