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541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光镜、电镜下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的改变及其与P物质(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P物质受体(SPR)阳性细胞的关系,探讨其在IBS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19名正常人和22例腹泻型IBS(D-IBS)患者、20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的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应用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法(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和SP、SPR进行染色,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及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 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MC明显增多(P<0.01),乙状结肠MC无明显变化,IBS患者MC存在显著变异;IBS患者肠黏膜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表达增强(P<0.01);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与MC靠近或毗邻,有些存在“膜膜”接触,增强的阳性纤维强度、面积与MC的面积、密度密切相关;部分肥大细胞呈SPR反应阳性。结论 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及其相互作用在IBS内脏高敏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胰腺及壶腹疾病患者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的表达,并与常规细胞学检查作比较。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常规细胞学检查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70%。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59%,特异性为100%, 准确性为74%。二者联合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1%,与单项细胞学检查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胰管刷检标本细胞学检查的同时,进行p53检测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有助于胰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23.
雷贝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SAP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SAP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3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n=20)和法莫替丁4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n=10),疗程1周。于用药前24h至用药后72h连续监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和胃内pH的变化。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无呕血和黑粪出现,法莫替丁组有1例患者出现黑粪,发生率为10%。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胃内pH和pH>3、pH>4、pH>5的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升高,雷贝拉唑组升高较法莫替丁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和法莫替丁均能升高SAP患者的胃内pH,对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雷贝拉唑维持胃内较高pH的时间较法莫替丁更长。  相似文献   
24.
Gaslon N治疗胃溃疡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aslonN治疗胃溃疡多中心临床观察上海市GaslonN临床治疗协作组GaslonN是一种含马来酸Irsogladine的一种胃粘膜保护剂。日本应用经验有良好的促溃疡愈合作用。为了解GaslonN对胃溃疡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上海市8所市级医院按统一方...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C)组织中血管生成与ras基因产物p21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7例正常胰腺、24例慢性胰腺炎、24例胰腺癌组织中CD34、p21ras的表达.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结果CD34抗体染色大部分毛细微血管和单个内皮细胞.最高微血管染色区域(hotspot)几乎总是在肿瘤与周围组织交界的浸润缘和慢性炎症组织,特别是纤维化组织.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除腺泡的微血管血供外,叶间结缔组织很少能观察到新生血管.p21ras阳性物可见于增生性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导管腺癌细胞,正常胰腺无表达,癌组织(47.2±9.4)和慢性胰腺炎组织(40.8±7.93)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85±2.86)(P<0.01).24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阳性占15例,24例胰腺炎组织中p21ras阳性占11例,两者无显著差异,(x2=1.34,P>0.05).p21ras阳性胰腺癌组织MVD(52.1±8.3)明显高于p21ras阴性的胰腺癌(39.1±4.1)及慢性胰腺炎组织(35.99±3.36)(P<0.01),p21ras阳性的慢性胰腺炎组织MVD亦高于p21ras阴性的慢性胰腺炎组织(P<0.01).结论微血管生成与K-ras突变关系密切,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演变中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胃肠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由于具有良好的止痛、抗炎及退热作用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而且其应用有增加趋势[1] 。然而NSAIDs却有明显的胃肠不良反应。长期服药者中至少有 10 %~ 2 0 %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2 ] ,胃溃疡 (GU)发生率为 12 %~30 % ,十二指肠溃疡 (DU)发生率为 2 %~ 19% [3 ] ;NSAIDs使溃疡并发症 (出血、穿孔等 )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4~ 6倍[1] ,有将近 35 %的溃疡并发症与应用NSAIDs有关[4] 。遗憾的是 ,NSAIDs所致的胃肠不良反应 ,在临床症状、黏膜损伤及严重胃肠并发症 (消…  相似文献   
27.
"Z"型及网状食管支架置入后的病理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Z型及网状支架置入实验犬食管后局部的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成年健康实验犬,均分为Z型组和网状组,采取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置入Z型或网状食管支架,分别于术后1,2,4,8 wk分批处死每组动物,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进行大体、光镜、电镜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能有效地固定食管支架.支架术后1,2 wk局部食管粘膜炎症反应显著,成纤维细胞处于旺盛的增殖及分泌状态,有广泛肉芽组织形成及部分纤维化,食管组织开始向管腔内生长;术后4,8 wk增生组织已完全覆盖支架结构,并连接成片,管腔明显狭窄,局部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炎症反应缓解.两组实验标本病理形态基本相似,仅"网状"组于术后1,2 wk炎症反应明显,粘膜广泛出现溃疡.结论支架术后食管组织主要表现为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术后4,8 wk随着炎性反应的减弱,纤维化过程渐趋稳定.网状及Z型支架术后的病理过程基本一致,网状支架术后局部炎性反应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28.
在常规内镜检查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由于缺少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等客观表现,近年来受到关注。我们拟对NERD和RE患者的食管远端黏膜病理组织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初步探讨其症状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9.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近代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国铭 《胃肠病学》2004,9(5):317-31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因症状顽固.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且与食管腺癌的发病有关而备受重视。从发病机制来看.GERD与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失调,特别是一过性LES松弛(TLESR)有关,凼而应属于动力障碍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时,大量酸性胃液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糜烂,因此本病也属于酸相关性疾病。对于GERD的治疗,既要抑制胃酸分泌,又要调整动力障碍和治疗食管糜烂性病变,其治疗目的为:①消除症状;②使食管炎症愈合;③预防各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0.
2003年全国胰腺疾病学术大会于2003年12月13~15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参加会议代表达670余人,既有全国知名的消化学界前辈,也有目前活跃在消化学科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内科医师,也有众多的外科医师和影像、病理科医师。同时,还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