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54篇 |
内科学 | 54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47篇 |
综合类 | 69篇 |
预防医学 | 34篇 |
药学 | 120篇 |
中国医学 | 30篇 |
肿瘤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目的观察滋肾青芪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炎症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滋肾青芪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于攻击造模当天开始,连续给药3周。评定关节炎指数,观察小鼠关节病理切片炎性介质评分、骨破坏评分,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抗Ⅱ型胶原(CⅡ)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滋肾青芪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小鼠关节炎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青芪高剂量组能有效降低小鼠血清抗CⅡ的抗体滴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青芪颗粒各组炎性介质评分、骨破坏评分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青芪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关节炎具有预防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血清CⅡ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夏枯草多糖及凝胶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为抗疱疹病毒新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空斑减数法检测夏枯草多糖的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活性;同时,建立HSV-1(皮肤)和HSV-2(外阴部)病毒感染豚鼠模型,以病灶病变情况、丘疱疹数、典型病变评分结果以及病灶组织中HSV-1和HSV-2病毒的DNA拷贝数等为指标,对夏枯草多糖凝胶的体内抗HSV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夏枯草多糖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抑制HSV-1和HSV-2的活性;夏枯草多糖凝胶能够削弱HSV-1和HSV-2病毒感染豚鼠的病灶病变,发挥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结论:夏枯草多糖及凝胶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标准化G422胶质瘤动物模型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方法将接种G422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国际标准化小鼠双侧上肢皮下,每侧分别注射0.1、0.2、0.3ml。接种后5、10、15、20d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及肿瘤的生长特性;用HE染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免疫组化分析;AnnexinV-PI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标准化G422胶质瘤动物模型生长稳定;GFAP及S-100蛋白免疫组化表达强阳性,符合胶质源性肿瘤的特点;肿瘤细胞DNA呈多倍体峰,且早期出现凋亡峰。结论标准化G422胶质瘤动物模型,生长特征及病理表现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相似,是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每日给药和脉冲给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ITP患者49例,随机分为脉冲给药组(25例)和每日给药组(24例),分别给予地塞米松(脉冲给药,疗程18w)和泼尼松(每日给药,疗程20w),治疗结束后再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和随访结束时临床缓解时间、临床缓解率、血小板计数(BPC)、糖皮质激素用量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各有22例患者完成研究,脉冲给药组用药剂量明显低于每日给药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缓解率、临床缓解时间和末次随访BP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冲给药组治疗期间最大BPC和末次随访缓解率均大于每日给药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脉冲给药治疗ITP的效果优于泼尼松每日给药,同时不良反应无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5.
76.
77.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移植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从而在移植过程中指导临床上免疫调节剂等药物的应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FITC、CD4-PE,CD3-FITC、CD8-PE,CD3-FITC、CD16+56-PE、CD4-CYC、CD25-PE抗体标记。试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 (1)患者CD3^+T细胞比例在移植2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60%~80%。(2)在10个月之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组的CD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未发生cGVHD组(P〈0.05)。(3)移植后,发生cGVHD组的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生cGVHD组(P〈0.05)。(4)在移植10个月以后,未发生cGVHD组的CD4/CD8比值逐渐恢复,显著高于发生cGVHD组。CD4/CD8比值曲线趋势显示在并发cGVHD组是逐渐下降的,而未发生cGVHD组,在移植后8~10个月左右下降到最低点,此后逐渐恢复,但12~18个月仍不能恢复正常,仍显示CD4/CD8比例倒置(比值〈1)。结论移植后患者T细胞亚群严重失衡,CD4/CD8比例倒置,发生cGVHD的患者免疫重建延迟。通过动态观察移植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了解移植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髌骨脱位漏诊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5-01-2008-12河北省安国市医院骨科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15例急性外伤性髌骨脱位。结果术后经1~4(平均2)a随访所有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3.3%。结论提高广大医师对急性外伤性髌骨脱位的认识,进行相关检查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 对9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摩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MM起病以骨痛和贫血最多见,IRG和IgA是最常见的免疫分型,占全部MM的83.5%。②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③大多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特异性。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