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7篇 |
免费 | 146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篇 |
儿科学 | 33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110篇 |
口腔科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308篇 |
内科学 | 254篇 |
皮肤病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35篇 |
特种医学 | 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28篇 |
综合类 | 912篇 |
预防医学 | 249篇 |
眼科学 | 44篇 |
药学 | 260篇 |
116篇 | |
中国医学 | 147篇 |
肿瘤学 | 1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82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338篇 |
2000年 | 317篇 |
1999年 | 207篇 |
1998年 | 120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静脉动脉化再植全拇指完全离断成功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 报道1例应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全拇指完全离断手术获得成功。方法1999年7月6日,在13次吻合指动脉失败无法恢复断指血供的情况下,将第一掌骨背动脉与一条掌骨背侧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吻合另二条掌骨背侧静脉作为回血通路。结果术后再植指明显肿胀,背侧有大水泡形成,一周后肿胀开始消退,术后二个月,再植拇指全部成括,且色泽红润,指腹饱满,弹性良好。结论静脉动脉化是一种再植某些特殊类型全拇指完全离断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周围型小肺癌30例,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图像重组。比较各重组图像与横断薄层图像对周围型小肺癌结节及其周围特征的显示情况。结果:MPR对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及阻塞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横断薄层图像(P〈0.05);SSD对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横断薄层图像(P〈0.05);MIP对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横断薄层图像(P〈0.05)。SSD、MIP对小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阻塞征的显示率,分别显著低于横断薄层图像和MPR(P〈0.05)。结论:h/LSCT后处理图像较横断薄层图像能够更直观、清晰、全面地显示周围型小肺癌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基本形态特征,在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5.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vndrome,HFRS)对于人民健康、军事活动均构成威胁。流行范围从内陆向沿海蔓延。为进·步提高卫生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近年HFRS的研究进展简介如F。l病原学汉坦病毒(Hantaviruses,HTV)为本病病原体,1976年,由韩同李镐汗教授自汉滩河畔捕捉的黑线姬鼠肺中里充分离获得。现归个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逝属。该病毒为球形或卵圆形,个均直径12ourn(71~240urn),表面包有囊膜,内质呈颗粒丝状结构。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性RNA,含大、中、小3个片段,分别编码RNA多聚酶、两种囊膜… 相似文献
116.
用脑电双频指数观察异丙酚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边缘频率(SEF)为主要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推注后的量效关系。选择12例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患者,持续记录PEEG各指标。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6mg/kg,并以10mg/s速率注入异丙酚2mg/kg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控制...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众多研究已表明肿瘤宿主免疫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体液免疫功能升高。为了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免疫功能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应用OKT系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包括未能手术者10例,手术切除后未复发者12例或复发及转移的10例病人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观察,并与健康人做了比较分析。作者断定OKT系细胞检测可作为判断PHC病人 相似文献
120.
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输血量和新肝再灌注后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中使用乌司他丁对改善凝血功能和抑制新肝再灌注后纤溶亢进的作用。方法将40例拟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试验组,n=20)和安慰剂组(对照组,n=20)。于麻醉诱导、无肝期(门静脉阻断10 min)、门静脉开放5 min和6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分别测定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血栓弹力图(TEG)监测,记录凝血指数(CI)值;记录术中失血量和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输注量。结果门静脉开放5 min后,试验组中CI<0.8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4vs14)(P<0.05);试验组患者的失血量、红细胞输注量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新肝再灌注后的纤溶系统亢进活性,并能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