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方法]对首次就诊的3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确诊后1周内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有针对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覃美兰 《内科》2010,5(2):F0004-F0004
急性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以减少毒物吸收,促进体内毒物清除和对症治疗为主,有多位学者认同百草枯中毒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采用血液灌流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好灌流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李玉贤  林梅  覃美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537-353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早期干预组在早产儿出生后即给予抚触、听、视、触觉刺激及按摩和婴儿操综合疗法,同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出院时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抚触、视、听、按摩、婴儿操干预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育儿及常见病预防指导,在3、6、12个月时用北京-Ges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检测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5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在婴幼儿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降低早生儿智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覃美兰 《微创医学》2012,7(1):68-70
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保护血管、减轻痛苦、方便患者随时用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婴幼儿、老年、危重患者。本文就留置针应用前的准备,应用时对血管的选择、穿刺方法、固定、封管技术、留置时间、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覃美兰 《内科》2010,5(4):440-44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是由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在病理变化上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的50%由胆石症、胆道炎症和胆道蛔虫所引起。它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15%~20%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方法]对首次就诊的3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确诊后1周内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有针对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脑性瘫痪(CP)患儿家长的社会支持状况与患儿遵医行为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2例CP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SSRS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高支持组患儿家长完全按时复诊(70.97%)、完全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51.61%),完全不按时复诊(0.00%)、完全不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0.00%)与低支持组(分别为29.03%、6.45%、35.48%、45.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不完全按时复诊(29.03%),不完全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48.39%)与低支持组(分别为35.48%、48.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对CP患儿遵医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加强CP患儿家长社会支持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可以提高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在患儿家长社会心理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焦虑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水平,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降低焦虑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首次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性瘫痪的患儿家属42名,发放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疾病不确定感总分79~134分,平均(106.57±14.21)分,处于中等水平36名(85.71%),高等水平6名(14.28%);焦虑总得分(43.29±10.20)分,与全国常模(29.78±0.46)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4.33,P〈0.01)。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家属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水平高。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的影响。方法对42名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发放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量表,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有无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后,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水平;及时调整心态,以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覃美兰 《吉林医学》2010,(1):134-135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属于第三代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使用剂量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抗菌的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促旋酶,阻断细菌DNA的复制,从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虽然它的不良反应少,但其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可出现,下面就我科2007年2~12月应用该药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