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覃绍明  卢军 《医学文选》1999,18(3):356-356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塞(AMI)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对178例AMI中合并AVB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AMI合并AVB的发生率和转归,并比较AMI合并AVB与否的住院病死率、休克和心衰发生率,了解AVB对AMI预后影响。1 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5年1月至1998年11月收住院,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包括再次心肌梗塞患者共178人为对象。其中男149例,女29例,平均年龄(65±92)岁。2 结 果21 不同类型AMI并发AVB情况见表1。表1 178例不同类型AM…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对48例顽固频发性早搏(室早)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射频消融的疗效观察,探索其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顽固频发性室早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所有病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男29例,女19例,年龄(45.3±6.8)岁,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室速和室早的起源部位,标测到靶点后行射频消融.并比较室早者消融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及消融后心电监护室早数.结果 48例室早与室速多数起源于心室流出道占87.5%(42/48).消融即刻成功率95.83%(46/48),其中33例顽固性室早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消前室早数为(16016±2891)次,短阵室速(612±86)阵次,消融后室早数(142±170)次(P<0.001),无室速再发.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随访3~48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发率为4.4%(2/46).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正常心脏顽固频发性室早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0岁,因“反复胸闷19年,加重伴气促、发热4d”入院。既往反复有血便、鼻衄、贫血病史30余年,2007年因重度贫血住院治疗,行骨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当时诊断不详,予以输血、补铁等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曾因脾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2012-06在我院行冠状动脉+肺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造影术,除肺动脉造影提示左下肺动脉远端可见多个大小不一血管瘤扩张,形成动静脉瘘,其他无特殊,并行肺动静脉瘘栓塞术治疗;2012-11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既往有输血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 37.9℃,P 56 bpm,R 23 bpm,BP 111/47 mmHg ,神清,巩膜无黄染,重度贫血貌,口唇轻度紫绀,鼻及口腔黏膜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面部,上肢见散在多发红色点状毛细血管扩张,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静脉明显怒张,两肺呼吸音粗,双侧肺可闻及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53 bpm ,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膨隆,左上腹可见长约25 cm陈旧性瘢痕,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肾脾三区无明显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可见褐色色素沉着,右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左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入院诊断“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HHT)”。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4×109/L,单核细胞0.84×109/L,血红蛋白30 g/L;大便常规:红细胞+++,潜血阳性;肾功能:肌酐356μmol/L;电解质:钾6.64 mmol/L;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提示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入院予以吸氧、抗感染、利尿、平喘、输血及血浆、钙剂+胰岛素、人血白蛋白等对症处理后,复查体温、白细胞、肌酐、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回升至40~63 g/L,凝血功能和肝功能逐渐较前改善,双下肢水肿消退。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V1导联终末电势(PTFV1)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PTFV1)部位关系,溶栓对其影响及PTFV1异常与住院死亡率关系.方法:将108例AMI病人分为溶栓组35例,非溶栓组73例.108例中,根据不同梗死部位分为广泛前壁15例,前壁39例,前间部14例,下壁40例.测量入院当天及第二天PTFV1并进行分析.结果:入院当天PTFV1异常检出率广泛前壁、前壁、前间壁、下壁分别为100%、74.4%、71.4%、40%,4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第二天PTFV1异常检出率与入院时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而非溶栓组无显著差异(P>0.9).PTFV1明显异常组住院死亡率与轻度异常组及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25、P<0.05).结论:PTFV1异常与心肌梗死部位有关,溶栓使PTFV1负值减小,改善左心功能,PTFV1值与住院死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56.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塞(AMI)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对178例AMI中合并AVB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AMI合并AVB的发生率和转归,并比较AMI合并AVB与否的住院病死率、休克和心衰发生率,了解AVB对AMI预后影响.  相似文献   
57.
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 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冠心病并发 2型糖尿病患者 ( 4 0例 )和冠心病不并发 2型糖尿病患者 ( 2 5 2例 )冠脉造影特点并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对照研究。结果 冠心病并发 2型糖尿病患者 3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多见。该组患者倾向于积聚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 ) ,无痛性心肌缺血较多 ,住院期间并死率较高。结论 冠心病并发 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 ,糖尿病早期诊断对冠心病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8.
覃绍明 《广西医学》2001,23(5):1044-1045
目的:为探讨阵发性房颤及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波离散规律;方法:观察32例阵发性房颤(AF)及40房性心律失常(AR,含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伴或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最宽P波和P波离散度,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AF组和AR组的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P波离散度可用于预测AF和A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对比分析左室四极电极与左室双极电极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例,均行CRT,其中对照组用左室双极电极,观察组用左室四极电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靶静脉选择情况,术后1个月内电极脱位、膈神经刺激和阈值升高发...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左心房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对2例入选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Carto系统建立左心房三维电解剖图,结合肺静脉造影确定肺静脉开口,围绕左、右上、下肺静脉口完成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预设温度43℃,最大功率30w,每点消融时间大于20s。局部电位振幅降低50%以上再移动靶点,逐点完成预定消融线。结果 2例患者操作时间分别为181min和193min,透视时间为60min和78min,放电次数120次和136次。术后随访8个月和1个月。例2在术后第3天再发房颤,但1个月内次数较前明显减少。2例患者均无肺静脉狭窄发生。结论 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在左心房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