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Ensite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右室流出道室早患者33例,年龄(45±13)岁,其中男12例,女21例。非接触球囊导管经右股静脉至右心室流出道,三维重建心腔。室早时根据虚拟单极电位的等电位图,标测到起源点和突破口分别消融起源点和突破口。结果消融即时成功率为97.0%(32/33),1例失败。1例合并心包积液。快反应方式23例均一次消融成功,慢反应方式10例需2~3次标测消融,成功9例,失败1例。随访6个月,1例复发。结论Ensite心内非接触式标测系统用于右室流出道室早三维标测高效、安全。快反应方式室早起源点和突破口相对固定;慢反应方式室早消融后起源点和突破口常发生改变,需2~3次重新标测消融才成功。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慢径路被消融后对快径路前传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成功行慢径射频消融的AVNRT患者,其中19例心房刺激均呈连续性AVNFC(甲组);对照组(乙组)19例心房刺激均呈跳跃性AVNFC。比较两组患者慢径射频消融前后的电生理参数变化。结果:消融后两组患者心房递增起搏时最大AH间期(A1H1max)均比消融前显著缩短,乙组A2H2max及ERPAVN-前传有明显变化,而甲组变化不大。结论:房室结双径路是彼此有相互关联的两条径路,与典型AVNRT一样,不典型AVNRT射频消融慢径路后前传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3.
覃绍明  黄从新  王风 《广西医学》2005,27(11):1812-1812
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冠状动脉造影应用来确诊冠心病以前,冠心病被认为是心房纤颤的一个常见原因。尤其中老年人,快速心房纤颤并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改变临床常诊断为冠心病。为探讨快速心房纤颤并ST段改变关系,作者对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快速心房纤颤并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改变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24.
冠心病患者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后QT、JT离散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覃绍明 《广西医学》2001,23(4):793-79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后相关血管血管流通畅后对心电图QT、J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41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前后心电图QTd,QTcd;JTd,JTcd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后患者心电图QTd,QTcd;JTd,JTcd均较术前明显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TCA及支架植入术能有较好心肌再灌注,术后QT、JT离散度较术前减小将有效地避免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刺激方法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将83例AF患者分为连续频率递增刺激组(n=56)和猝发起搏组(n=27),前者输出电压20-30v,脉宽10ms,调搏起始频率以高于AF频率10次/min,频率以10次/min递增,直到AF中止或调搏频率达到400次/min为止;后者输出电压至30—35v,脉宽10ms,用S1S1刺激法,频率500次/min,起搏时间1s。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和88.9%。结论采用猝发起搏可能是经食管心房调搏转复心房扑动中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心电图P波的变化。方法选择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PAF组),100例无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无PAF组),采用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两组的V1导联P波时限(Pt)、V1导联P波终末负电势(Ptfv1)和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 PAF组、无PAF组的Pt分别为(120±10)ms、(99±11)ms,Ptfv1分别为(0.051±0.023)mm·s、(0.026±0.010)m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AF组、无PAF组LAD分别为(33.6±3.9)mm、(32.7±4.2)mm,LVD分别为(44.6±4.1)mm、(42.7±4.3mm),LVEF分别为(56.6±4.9)、(59.7±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阵发性房颤可引起心电图Pt及Ptfv1值增加,与左心房内径大小无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提高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检出率;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为射频消融选择合适病例。方法 对192例有PSVT发作史的病人基础状态下行常规TEAP检查(S1S2、S1S2、S1S2S3),不能诱发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ISOP1~5μg/min),使心率增快至120次/min左右或较用药前增快30%~50%,重复上述方法;如仍不能诱发,待心率降至基础心率水平(约5min),再快速静脉推注阿托品2mg(0.04mg/kg),重复上述刺激方法。结果 192例患者基础状态下常规刺激诱发出136例(71.1%);未诱发的56例中加用ISOP后诱发出42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3例(隐性旁路所致10例,显性预激所致1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2例,房扑2例,提高诱发率75%;上述方法如仍不能诱发,待心率降至基础心率水平,再静脉用阿托品后,又诱发出9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例,总诱发率为97.4%。结论 依次静脉用ISOP和阿托品可提高PSVT的诱发率,不失为经济、省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的联合应用判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后联合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219例患者消融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和静注阿托品后再重复心内电生理检查,均不能够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随访3-36个月,均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判定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的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消融终点,宜在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后再重复同样程序的刺激,并以不能诱发为指标。  相似文献   
29.
卢军  覃绍明 《广西医学》1997,19(3):451-453
心肌梗塞心电图定位诊断与病变冠状动脉的对应关系广西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卢军覃绍明王风吴隐雄林英忠林虹徐广马由于冠状动脉的分布存在右优势型、均衡型、左优势型的特征,而且各冠状动脉分支远端所供应的心肌区域个体差异很大,使我们在根据各导联的心电图特征表现来定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刺激方法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将83例AF患分为连续频率递增刺激组(n=56)和猝发起搏组(n=27),前输出电压20~30v,脉宽10ms,调搏起始频率以高于AF频率10次/分,频率以10次/分递增,直到AF中止或调搏频率达到400次/分为止;后输出电压至30~35v,脉宽10ms,用S1S1刺激法,频率500次/分,起搏时间1秒。[结果]两组患有效率分别为75%和88.9%。[结论]采用猝发起搏可能是较好的经食管心房调搏急诊转复心房扑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