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77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84年4月11日至13日,全国血研会在上海市青浦县召开了诊断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国血研会委员和承担诊断科研课题的医学院校、专业所、站的科技人员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共46人。会议由诊断组组长李允鹤主持。中央血防办公室副主任郑岗参  相似文献   
32.
据文献报告梅氏血吸虫在狒狒体内6个月就死亡,狒狒实验感染梅氏血吸虫有自愈倾向,而关于梅氏血吸虫在人和牛体内的情况尚无报道。作者1974年曾对公园里的狒狒、猴、斑马、长颈鹿及疣猪等进行调查,发现梅氏血吸虫在冬季极少产卵或不产卵。本文系作者对梅氏血吸虫在人、狒狒及牛体内排卵情况的观察结果。狒狒是公园里的,人和牛亦都是同一流行区内的。虫卵计数按作者1973年介绍的方法。对10~12岁的12名小学生自1973年10月~1975年1月逐月定期  相似文献   
33.
从平行检测和监测结果分析我国血吸虫病诊断试剂的现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由卫生部批准,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联合科研管理委员会(JRMC)提供经费资助的全国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检测中心,于1995年成立。该中心依托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任务之一是对国内现有血吸虫病诊断试剂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期对现有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34.
本实验结果证明血吸虫感染免经吡喹酮治疗后循环表膜抗原逐渐下降。用斑点—ELISA检测结果表明:接种4条及10条尾蚴的家兔于治后3个月,接种50条及100条尾蚴的家兔于治后6个月循环表膜抗原转为阴性.据此认为检测循环表膜抗原考核治疗效果较检测抗休具有阴转快的优点,值得在病人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5.
作者用犬丝虫(Diro)、棉鼠丝虫(Lito)及血管国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Ac)等3种抗原对冲绳地区98份血清,其中15份系班氏丝虫微丝蚴阳性者,83份系微丝蚴阴性者;又对塔希提岛18例班氏丝虫患者进行了间接红细胞凝集(HA)试验、补体结合(CF)试验和琼脂扩散(ID)试验。此外对实验感染棉鼠丝虫的棉鼠血清与异种丝  相似文献   
36.
裘丽姝等曾报道胶乳凝集试验(L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了进一步了解治疗后抗体的阴转情况,我们采用上述方法对实验兔进行了治疗前后抗体水平的动态观察.材料和方法1 血清 取自实验室感染4—1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家兔20只.于感染第8wk进行口服治疗(吡喹酮总量 60mg/kg 2d疗法),治疗后 1、2、3、4wk、3月、6月、1年采血,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被抗原为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浓度为2μg/ml,血清稀释度为1:400—3200,用本所制备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兔1gG结合物.底物显色剂为OPD,观察结果时测定492nm OD值,以20只兔感染前平均OD值(N)加三个标准差作为阈值,OD值≥0.19即为阳性.3 胶乳凝集试验(LA)按常规方法进行,以血清1:10 稀释出现凝集者定为阳性.  相似文献   
37.
对中国大陆的安徽、湖北、广西、四川和云南5地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质组分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和比较,结果表明各地虫体蛋白质电泳图谱基本相似,但作银染分析时,广西地区两性虫体的蛋白条带则呈现某些差别。  相似文献   
38.
<正> 前文指出,吡喹酮抗日本血吸虫成虫,除药物的直接作用外,尚有赖于宿主免疫机制的参与。进一步的观察结果表明,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白细胞迅速附着于受损的虫体体表,并钻入虫体内,而这种白细胞附着又依赖于抗体的存在。为了阐明此种现象,乃用Boyden室观察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的白细胞趋化活性。  相似文献   
39.
40.
滴金免疫测定法在检测包虫病抗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金免疫测定法在检测包虫病抗体中的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实验室(上海200023)韩松,陶义训,王伟智,裘丽姝,朱恩元滴金免疫测定法(dot-linmunogoldfiltrationassay)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免疫学检验方法,1989年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