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磁共振成像现已公认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首选的无创性且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方法。在常规经典的MRI检查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更合适的MRI序列来提高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检出率也是影像学探讨的方向。本文收集2003年12月至2006年10月临床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50例(100个半月板),在常规MR扫描的基础上应用三维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脂肪抑制序列(3DSPIR),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的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传送到Wizard图像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技术(VRT)及平带多平面重组(RMPR)。并将VRT及MIP重组像为参照,用平扫图像对冠状动脉各支段进行钙化积分。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中段(LAD1、LAD2)、第一对角支(D1)、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近段(RCA1)显示均45例(100%),左前降支远段(LAD3)23例(51%),第二对角支(D2)30例(67%),第三对角支(D3)24例(53%),第一左缘支(M1)36例(80%),第二缘支(M2)28例(62%),右冠状动脉中段(RCA2)41例(91%),右冠状动脉远段(RCA3)43例(96%)及后降支(PDA)34例(76%)。左冠状动脉主干钙化12例(27%),左前降支近中段钙化有29例(64%),左回旋支钙化例数22例(49%),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钙化有24例(53%)。结论:16层螺旋CT可对冠状动脉进行钙化积分并准确显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筛选和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洁  袁杭  林上奇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84-3285
目的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D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X射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析该病影像学表现。结果 29例患者中27例为单骨型,2例为多骨型;X射线及CT影像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14例,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3例,丝瓜瓤样改变9例,虫蚀样骨破坏2例;MRI表现病灶多为混杂信号,仅1例表现信号均匀,其中2例见"液液平面",11例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例呈不均匀轻度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结论 FDB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常混合存在。综合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高对FDB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RCT在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痰涂片阴性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HRCT资料,被证实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3例作为涂阴结核组,其他肺疾病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100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组成涂阳结核组,对以上各组HR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节(<10mm)、“树芽征”、肺实变、支气管损害、病灶分布(上叶尖段、后段,下叶背段)等征象与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有显著联系;结节、“树芽征”、肺实变等HRCT征象,在痰涂片阴性、阳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洞、胸腔积液、纵膈淋巴结增大等HRCT征象,在涂阴活动性肺结核HRCT中较少出现,在痰涂片阴性、阳性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RCT对诊断及鉴别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MRI与MRA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位居颈椎病第2位.由于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尚存在分歧,目前该病仍是临床较难诊断的疾病之一.MRI作为一种新型无创性检查技术,主要显示颈椎的组织、结构等异常改变,而MRA可以显示椎动脉的全貌,以椎动脉为主要观察对象,两者联合应用是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准确率的关键.本研究在常规MRI基础上进行了MRA检查,重点探讨MRA与MRI联合应用在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限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MRCP结合敏感编码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通过分析各种胰胆管病变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原始及重建图像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敏感编码(SENSE)技术,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总结MRCP的影像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和评价MRCP结合SENSE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6层CT三维成像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突综合征是指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的异常导致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颈痛,涎液增多等诸多症状的总称,又被称为茎突过长综合征。普通X线摄片,由于与颅底结构重叠,常不易清楚显示。自应用16层螺旋CT作薄层扫描并作三维重建后,除了清楚茎突形态外,还能观察与周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地区健康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探讨江苏地区人群铁蛋白参考区间。 方法回顾性分析24 803例江苏地区2017年1月至12月间送检到我中心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的体检人群血清铁蛋白结果。将统计人群按照性别、年龄分组,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分组的平均铁蛋白水平。 结果江苏地区健康成人血清铁蛋白水平呈偏态分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差异,经统计得出的的男性血清铁蛋白参考区间为:18~30岁(8.30~373.02 ng/ml)、31~40岁(11.88~481.60 ng/ml)、41~50岁(19.34~497.34 ng/ml)、51~65岁(15.05~495.41 ng/ml)、大于65岁(16.01~511.48 ng/ml),其中18~30岁及30岁以上人群组铁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女性血清铁蛋白参考区间为:18~30岁(7.44~181.76 ng/ml)、31~40岁(5.51~193.91 ng/ml)、41~50岁(4.33~218.88 ng/ml)、51~65岁(7.23~404.37 ng/ml)、大于65岁(7.36~449.67 ng/ml),其中18~50岁及50岁以上人群组铁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影响铁蛋白浓度的原因除了性别外,铁蛋白水平随年龄递增呈现升高趋势,各地区实验室应建立不同性别及年龄区间的铁蛋白参考区间,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解脲支原体(UU)DNA荧光定量PCR室内质控物,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分别留取Ct值为24~25(阳性)和32~33(弱阳性)标本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待留取到15mL时充分混匀,按每管150μL分装作为室内质控物。前20次检测采用"即刻法"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在质控范围内,20次以后绘制Levey-Jennings图,确定靶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采用Westdard多规则质控方法对自制室内质控物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在Unity Real Time(URT)系统中使用质控规则配置操作导出UU-DNA的功效函数图(OPSPecs图),根据OPSPecs图设置质控规则。结果131次实验中,前20次采用"即刻法"判断室内质控物;20次以后采用Levey-Jennings图判断,质控品稳定,质控规则合理。结论用临床分泌物混合液制备UU-DNA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物品,制备方法简单,测定结果稳定,可作为实验室检测UU-DNA项目的质控品;依据OPSPecs图设置分子生物学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规则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