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急性后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 4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V1 3 和V3R 5R导联ST段抬高入院诊断为下壁、右室合并前间壁AMI的梗死部位进行探讨 ,藉以商榷急性后间壁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方法 根据心电图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V1 3 和V3R 5RST段抬高 ,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最显著 ,放射性核素99mTc MIBI心肌灌注缺损部位在下壁和后间壁 ,4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均为右冠状动脉。结论 根据以上发现我们提出后间壁AMI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如下 :①下壁AMI同时伴V1导联ST段明显抬高≥ 2mm ;②ST段抬高的幅度呈V1>V2 >V3 和V1>V3R>V4R,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即可诊断为下壁、后间壁AMI。  相似文献   
102.
冠状动脉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扩张处的管腔直径超过临近正常节段的1.5倍,该病的发病率为0.2%~5.3%.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关于该病自然史尚不明确,因此冠状动脉扩张症潜在发病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中.该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在其治疗方案上的争议依然不断.现总结当前文献对于冠状动脉扩...  相似文献   
103.
由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和心血管病事件之间的关联尚存在争议,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逐渐受到关注。HDL可经超速离心、免疫亲和层析、尺寸排阻色谱、金属螯合色谱等技术从血浆中分离出来,随后可利用鸟枪法、多反应监测、平行反应监测、非数据依赖性采集等质谱技术分析HDL蛋白质组分。对HDL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有助于发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探究HDL的功能,评估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并指导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女性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特点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预后,评估实施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62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70~88岁)入选本研究,按性别分为男性组(258例)和女性组(104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并观察住院期间、术后6个月和2年时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和靶病变重复血管重建。结果女性组合并2型糖尿病多于男性组(35.6%vs.21.3%,P<0.05),男性组吸烟明显多于女性组(48.4%vs.10.6%,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男性与女性组冠状动脉均以双支和三支病变为主(29.5%vs.36.0%,32.7%vs.38.5%;P>0.05),病变特征均以B2型和C型病变为主(43.0%vs.39.4%,57.0%vs.50.9%;P>0.05),无统计学差异。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住院期间两组均无靶病变重复血管重建和死亡发生。6个月随访期间,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靶病变重复血管重建率,男性组是0.8%和15.5%,女性组是2.0%和11.5%(P>0.05),其中女性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钛原(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进展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303例左心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50%)正常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入院时及随访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所有患者于支架植入术后6-9个月行造影随访。结果进展组患者入院时NT-proBNP浓度高于非进展组患者(455fmol/ml vs431fmol/ml,P=0.017)。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浆NT-proBNP可独立预测冠状动脉非靶病变造影显示的快速进展(OR=1.944,95%CI1.047-3.608,P=0.035)。NT-proBNP水平与靶病变支架内再狭窄无关。结论入院时血浆NT-proBNP是左心室功能正常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展而非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检查的人群中吸烟与冠造特点的关系。方法:入选1997-09至2001-07在我院行冠造的患者4 174例,分为吸烟组(n=1 936)和无吸烟组(n=2 238例),研究两组患者中吸烟史和吸烟量与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及严重程度是否相关。结果:吸烟组与无吸烟组比较,男性、年龄小于40岁以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冠造结果阳性率也较高(82.8%vs 66.2%,P<0.001)。经多因素校正后,吸烟是冠造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1.756,95%CI=1.54~2.01,P<0.01)。在3 084例冠造阳性的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大量吸烟、少中量吸烟和不吸烟的比例分别为39.3%、11.6%和49.0%,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其比例分别为37.7%、14.7%和47.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女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行冠造人群中,有吸烟史者冠造阳性率较高,但吸烟量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为炎症标记物之一,并能够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本研究目的为明确冠心病(CAD)患者血浆hs CRP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594名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血浆hs CRP水平检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分支的数目、以及Gensini评分评估了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CAD患者血浆hs CRP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1.63 mg/dl和2.03mg/dl,P<0.001)。血浆hs CRP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分支数目、以及Gensini评分增高而增高。经Spearman偏相关回归分析证实,在调整了其它混杂因素后,血浆hs CRP水平增高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相关(p=0.006)。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浆hs CRP水平与发生CAD、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分析胺碘酮在控制冠心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30例,年龄59.78±10.2岁,给与静脉和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后计算室速控制率;分析胺碘酮总负荷量与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无室壁瘤的关系;观察血药浓度、用药前后(包括合并用药)心率、血压、QTc等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①胺碘酮对冠心病持续性室速的控制率为90%;②胺碘酮总负荷量14.81±8.89(4.14~48.79)g,静脉负荷时间158±155.79(26~648)h;③胺碘酮负荷用量与LVEF和有无室壁瘤相关,与LVEDV无关;④胺碘酮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⑤在治疗期间总副作用发生率16.67%。结论:胺碘酮控制冠心病室速安全有效,胺碘酮负荷总量及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109.
国人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台疗后血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和评估国人在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305例符合人选标准并接受封堵器治疗的患者,男性229例,女性76例.其中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者(诊断组)161例,而接受PCI者(PCI组)14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通过采用经股动脉途径的Judkins技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主要安全终点为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任何需要血管外科治疗,外周动脉的PCI或需超声引导的加压如假性动脉瘤,需输血的严重出血,腹膜后血肿,血栓形成或远端脉搏消失,腹股沟感染,明显腹股沟血肿,死亡.结果:①诊断组及PCI组,成功放置封堵器分别为98.8%和98.6%(P>0.05),即刻止血分别为96.9%和94.4%,无显著性差异(P>0.05).封堵器放置失败的所有患者经手工压迫和压力绷带包扎均成功止血.诊断组7例,PCI组8例(4.4%vs 5.6%,P>0.05)必须经压力绷带包扎方能完全止血;②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0.98%),诊断组1例,PCI组2例,其中1例死亡.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诊断组0.6%,PCI组1.4%,P>0.05).结论:在诊断性造影和PCI后,股动脉穿刺处使用血管封堵器可即刻拔除鞘管并可在90%以上的患者获得即刻止血.使用这种以胶原为基础的血管封堵装置,临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旁路移植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介入治疗旁路移植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例 35处旁路移植血管病变行介入治疗 ,其中大隐静脉移植血管病变 31处 ,内乳动脉移植血管病变 4处。结果 临床成功率为 96 7% ,病变的成功率为 97 1% ,无再流发生率为 7 4 % ,术中和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 ,1例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与无再流有关 ,住院期间并发症 (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紧急血管重建 )发生率仅为 3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介入治疗旁路移植血管病变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