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病例男性32岁。因外伤后X线检查发现纵隔肿块来诊,患者平素无不适症状。人院体查:血压16/10kPa,脉搏80次/nun,呼吸16次/whn,体温37℃。一般状况可,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头而部无肿胀,颈静脉无怒张,双侧上肢未见明显的肿胀或静脉瘀血,感觉运动功能无障碍,轻度桶状胸,左上肺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弱,心体齐,各辩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人院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正常,X线正位胸片示:左上肺巨大密度增高影,气管右移;侧位胸片示:肿块位于左后1:纵隔。B超示肿块内有较多的血流经过,肿块有包膜,人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A)定植与心脏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关系以及安尔碘Ⅲ鼻腔去定植治疗效果。方法心脏手术患者入院时行鼻腔拭子细菌学检测,有SA定植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前3 d至术后3 d给予安尔碘Ⅲ鼻腔去定植治疗,对照组不予鼻腔去定植治疗,两组术后第3天复查鼻腔拭子;观察所有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分析鼻腔SA定植与术后院内感染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以及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363例患者入选本研究,术后院内感染37例(10.2%)。入院时鼻腔SA定植率为9.4%,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鼻腔定植率为3.3%,鼻腔MRSA定植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41.7%)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细菌定植者(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8%和50.0%,P<0.05);治疗组鼻腔MRSA定植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病例数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MRSA定植者心脏手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术前鼻腔安尔碘Ⅲ去定植治疗可能可以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总结17例三尖瓣置换术(TVR)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指征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17例三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起搏器安置术后2例,胸外伤后1例,均行TVR。结果:全组1例(5.9%)术后早期死亡,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三尖瓣病变可继发于多种疾病,严格掌握TVR适应证,行TVR治疗三尖瓣病变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4.
1997年8月~1998年6月我科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技术及微创技术进行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0~69岁,术前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病史。4例伴随有其它疾病,分别为脑梗死、二尖瓣关闭不全、糖尿病及高血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例为多支病变;互例为左前降支近心喘病变;EF指数25%~58%。1.2手术方法采用2种基本手术方法,4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进行。全麻,正中切口取乳内动脉(IMA),同时取大隐静脉(SV)。不阻断循环,不降温,在体外循环辅…  相似文献   
105.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及心瓣膜置换术80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总结8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经验,分析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1997年5月至2006年3月,共行CABG 心瓣膜置换术80例,共移植血管159支,平均每例移植血管1.99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4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8例,双瓣膜置换术13例(置换机械瓣68例、生物瓣12例)。结果术后住院时间19.2±13.4d。术后早期死亡10例(12.5%,10/80),主要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急性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心肌梗死史、心功能差、心胸比率大、射血分数低与早期死亡有关(P<0.05)。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内出血、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并发症、切口感染等,经相应的治疗均痊愈。随访58例(82.86%),随访时间6~60个月,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80%的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远期死亡2例(脑梗死、肺部感染)。结论CABG联合心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瓣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术中加强心肌保护、缩短手术和心肌缺血时间以及完全的心肌再血管化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6.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急性肺部炎性损伤性疾病,是心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ALI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为27%~45%,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LI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存在多种生物标志物。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心脏外科术后ALI主要生物标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LI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Ross手术~[1]是将患者自身的肺动脉瓣肺动脉主干移植到患者的主动脉瓣位置,以代替病变的主动脉瓣的手术。1960年,Lower~[2]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动物自身的肺动脉瓣移植到主动脉瓣位置,对这种手术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1966年,Pillsburg和Shumway~[3]在动物实验中施行同样的手术,移植后的肺动脉在主动脉位置生理功能满意。1967年,Ross等~[1]在临床上将患有主动脉瓣病变的病人自体肺动脉瓣及主肺动脉游离切除后,移植到主动脉瓣的位置。但Ross手术在早期并没有被同行广泛接受,主要担心自体肺动脉瓣代替主动脉瓣,能否承受住主动脉内体循…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处理及疗效分析.方法 单纯瓣膜置换术患者536例,按术前内生肌酐清除率(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GFR>70ml· min-1·1.73m-2)322例,轻度肾功能不全组(GFR 50 ~ 70 rnl·min-1·1.73 m-2)162例,中度肾功能不全组(GFR 30 ~ 50ml·min-1·1.73 m-2)40例,重度肾功能不全组(GFR<30ml·min-1·1.73m-2)12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前肾功能不全程度与术后死亡及各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患者术前肾功能分级与术前肾功能不全程度、年龄、高血压、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病死率随肾功能不全程度加重而上升.术后大量输血,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延长,ICU监护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的发生率均随肾功能不全程度加重而上升.结论 术前肾功能不全是瓣膜置换术后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回顾性总结大左室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收集375例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二尖瓣置换术8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06例,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81例;225例患者同时接受三尖瓣成形术。对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死亡原因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总结外科治疗经验。结果 375例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97例次(25.87%),其中室性心律失常46例(12.27%),肾功能不全18例(4.80%),肺部感染17例(4.53%),低心排综合征12例(3.20%),因出血再次开胸4例(1.07%)。术后早期死亡12例(3.20%),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后早期并发低心排综合征4例,室性心律失常和肾功能不全各3例,肺部感染2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期内(2~12个月)无死亡病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术前准备完善、术中操作精确迅捷、心肌保护充分及术后严格的监护室治疗等是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3)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68例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4%±4%]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9例;年龄67.14-8.9岁。行体外循环CABG4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AB)23例。结果移植血管2.8±0.9根,术后住院时间18.1±6.9d。围术期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另1例冈切口感染、胸骨哆开、反常呼吸导致心力衰竭死亡。随访62例,随访时间3.2±1.4年。随访期间心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LVEF提高至46%±11%;死亡20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15例,脑卒中4例,恶性肿瘤1例。生存患者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7%和72.9%,去除非心源性疾病导致死亡的患者外,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3%和77.1%,但无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仅为77.4%和67.7%。结论CABG是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满意;缺血性心肌病的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OPCAB的手术死亡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CABG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