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证明胶质瘤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重排、过度表达和受体结构异常,许多学者观察到EGFR基因及其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学分级和预后有关。EGFR可作为单克隆抗体和化学药物作用的靶子用于胶质瘤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对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和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GGPP)处理培养的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24或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结果: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分别经1,5,10,20,50 μmol/L洛伐他汀处理24或48 h后,细胞增殖、Ⅰ型胶原和Ⅳ型胶原分泌受到明显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GGPP能明显逆转洛伐他汀对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ECM分泌的抑制作用.但洛伐他汀对Ⅲ型前胶原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洛伐他汀可能通过阻断甲羟戊酸途径,抑制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Ⅰ型和Ⅳ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表达,从而延缓多囊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3.
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8~56岁。车祸伤6例,坠落伤3例,铁器砸伤1例。着力部位:额2例,额顶3例,颞1例,颞枕2例,顶枕2例。伤后3小时以内就诊8例,3~6小时就诊2例。4例有中间清醒期,6例为伤后浅昏迷逐渐加重。就诊时浅昏迷2例,深昏迷8例,一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7例,5例有去大脑强直。8例 A 超,中线波移位0.4~0.8cm。颅片7例有骨折:额顶骨3例,顶骨1例,颞骨1例,顶枕骨2  相似文献   
24.
尿毒症患者桡动脉病变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与病理联系,探讨导致血管病变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对27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以及桡动脉病理改变(按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尿毒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n=50)比较,存在血浆胰岛素(INS)、C肽、甲状旁腺激素(PTH)、皮质醇、血清脂蛋白(a)[Lp(a)]、三酰甘油和平均动脉压(MAP)增高(P<0.01),同时存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降低(P<0.01),其中,重度血管病变组的INS、PTH显著增高(与另两组比较P<0.01),血浆皮质醇增高也较明显(与中度组比较P<0.05)。Lp(a)水平有随血管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的趋势。此外,血管病变程度与临床心血管检查指标异常的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P<0.05),其中超声心动图(UCG)与血管病变程度关系最为密切(P<0.01)。结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和LP(a),PTH,皮质醇增高是导致尿毒症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因素及时干预可能延缓尿毒症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平稳控制血压与非平稳控制血压对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脑卒中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53例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肿瘤患者和40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临床资料,结合术前、术后24 h、术后2~7 d内颅脑CT或MRI结果.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出血、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对发生脑卒中并发症患者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的差异.结果: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3例,术后脑梗死2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8例,术后脑梗死4例,两组术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平稳控制血压可显著减少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但短期内不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早期全面干预对全身运动评估异常的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早产脑损伤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经全身运动评估均存在异常。按照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全面干预。干预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的全身运动质量;结合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儿父母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全身运动评估分级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评分(91. 45±6. 1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中的反射评分(5. 79±0. 64)分、固定评分(22. 18±2. 79)分、移动评分(34. 52±3. 94)分、物体控制评分(5. 79±0. 64)分、抓握评分(22. 18±2. 79)分以及视觉-运动统合评分(34. 52±3. 9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反射评分(4. 06±0. 47)分、固定评分(18. 05±1. 76)分、移动评分(23. 18±3. 05)分、物体控制评分(4. 06±0. 47)分、抓握评分(18. 05±1. 76)分以及视觉-运动统合评分(23. 18±3. 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发生脑瘫3例、运动发育迟缓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脑瘫6例、运动发育迟缓14例;运动发育正常7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父母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1. 29±3. 87)分、(36. 83±4. 52)均低于对照组(48. 63±6. 12)分、(51. 25±5. 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早期全面干预可有效促进全身运动评估异常脑损伤高危儿的神经发育,疏导患儿父母负面情绪,在促进患儿康复及家庭和谐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患者 男,25岁。因头痛5个月,加重伴呕吐天于1985年6月3日入院。5个月前被人拳击头部,伤后无昏迷,轻微头痛,数日后缓解。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查体合作。双眼外展力弱,双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片状出血,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略低,双侧肌张力正常,巴氏征阴性。头颅 A 超示大脑中线波左移1.6cm。脑血管造影发现右额顶颞部凸面有月芽无血管区,大脑中动脉1~2段上抬内移,大脑前动脉明显左移。骨  相似文献   
28.
脑室出血30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比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脑室出血30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比较董云德索班西袁志忠韩光良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3岁。24例以往有高血压病史,动态中发病。1例为妊娠分娩过程中发病,1例系汹酒后发病,2例为外伤性脑室出血,2例为脑血管畸形自发性出血。头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和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GGPP)处理培养的ADPKD肾间质成纤维细胞,24 h或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放免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洛伐他汀抑制ADPKD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使细胞Ⅰ型、Ⅳ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减少(P<0.05),Ⅲ型前胶原分泌无变化;其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GGPP能明显逆转洛伐他汀的上述作用.结论: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GGPP的合成,进而抑制某些参与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质的异戊二烯化而达到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作用,从而延缓多囊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_6增殖及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分析pHGF对HSC-T_6细胞增殖的影响。(2)构建含人α1(Ⅰ)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启动子)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 pCOLH1.5,以脂质体法转染HSC-T_6细胞,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pHGF作用24 h后,转染了重组体质粒的HSC-T_6细胞的CAT表达量。结果:(1)不同浓度pHGF对HSC-T_6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pHGF在200 μg/ml时对转染重组体质粒pCOLH1.5的HSC-T_6细胞的CAT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增加pHGF浓度至400μg/ml时,对CAT活性抑制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pHGF对HSC-T_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