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4篇
  5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心功能.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8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31例、陈旧前壁心梗27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者30例,分别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GSPECT MPI)),两种检查间隔1~2 d,测定左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应用RT-3DE测定心衰患者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rESV)、局部射血分数(rEF);应用GSPECT MPI评价心衰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结果 RT-3DE与GSPECT MPI测定各组患者CRT术前整体心功能相关性良好;RT-3DE可以准确评价心衰患者的局部心功能;GSPECT MPI能够有效地反映心衰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结论 RT-3DE与GSPECT MPI在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灌注情况各有优势,将两者结合对于综合评价心衰患者CRT术前的心功能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电针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组织炎性因子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均建立应激性溃疡模型。造模后第1天,药物组大鼠每日给予2 ml奥美拉唑肠溶片溶液(0.2 mg/kg)灌胃,连续5 d。电针组大鼠针刺“中脘”“梁门”“阳陵泉”与双侧“足三里”,对上述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针刺,进针后行电针,连续5 d。空白组及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20 ml/kg,连续5 d。对比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HIF-1α、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胃黏膜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药物组...  相似文献   
23.
背景: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可导致患者脊髓的损伤和早期退变等病理过程的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甚至完全瘫痪。手术治疗是惟一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难度大,风险高,并且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矫形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90例,男37例,女52例,平均年龄4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前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术后10°-90°,平均41.6°,改善率为65%。C 7铅垂线距S 1后上缘距离术后平均5.2 mm,矫正率为73%。术中失血量为1200-6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089 mL。手术时间为212-470 min,平均326 min。术后随访20-35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根据细胞生物力学特点和脊柱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双侧钉棒联合阶梯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治疗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充分的细胞生理学基础,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特点。术中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对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是保证对后凸畸形矫正和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恢复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化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失去力学平衡,使得椎间盘的髓核从破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下腰痛的一种疾病。随着影像学及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临床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分析1例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及OCT技术对罪犯病变的判断。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加重的静息情况下胸痛,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胸片显示正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q/Q波,V_5~V_6导联T波倒置;心肌特异性标志物肌钙蛋白Ⅰ为0.20 mg/L(正常<0.04 mg/L);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下壁运动局限性减弱,心脏射血分数为50%;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慢性闭塞病变(与8个月前显示一致),右冠状动脉粗大,近段轻度狭窄(30%~40%),斑块显示不稳定;IVUS显示右冠状动脉近段斑块面积负荷73%狭窄,血管最小管腔面积5.80 mm^2,并伴有假腔的形成,斑块特征显示不清晰;OCT结果显示该斑块含有薄的纤维帽(0.70μm),纤维帽下富含较大的脂质核心斑块,并伴有斑块的破裂和内膜撕裂。结论应用OCT技术能够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罪犯病变。  相似文献   
26.
<正>急性心脑血管病(acute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CCVD)是一组累及心脏、大脑及周围循环系统的急性临床综合征。ACCVD系由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以急性胸痛和脑卒中为特征的两大类危重症,前者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及主动脉夹层等高危的急性心血管病,后者包括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及短  相似文献   
27.
由于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有效自主控制排便,灌肠液注入后易从肛门向外流出,不仅影响灌肠效果,导致灌肠失败,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我们对传统灌肠方法进行改良,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分期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和脊髓拴系患者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和脊髓拴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46例,年龄17.2±4.5岁(7~26岁)。5例患者术前存在下肢神经功能障碍。脊柱侧凸冠状位主弯Cobb角97.6°±23.5°(50°~165°),主弯位于颈胸段1例,胸段58例,胸腰段7例。23例同时存在矢状位后凸畸形,Cobb角89.5°±13.9°(47°~165°)。伴有Ⅰ型脊髓纵裂45例,Ⅱ型脊髓纵裂21例,均合并脊髓拴系。所有患者均行分期手术治疗:Ⅰ型脊髓纵裂组患者一期切除骨性分隔、松解脊髓拴系,Ⅱ型脊髓纵裂组患者一期松解脊髓拴系;一期术后3~4周,二期行侧凸矫形手术。结果:一期手术时间208.7±107.2min(60~505min),术中出血量297.1±192.6ml(20~2000ml);二期手术时间392.6±150.7min(196~600min),术中出血量2158.8±1158.4ml(450~6000ml)。术前存在下肢神经功能障碍的5例患者中,1例术后下肢肌力提高2级,感觉功能有所恢复;其余4例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变化。2例术前神经功能正常患者二期术中出现脊髓损伤(3.0%,2/66),其中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降为4级,感觉稍减退,术后1周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另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降低至2级,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减退,经脱水、激素冲击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术后1个月双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术后2年随访时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双下肢残留轻度麻木感,大小便功能正常。4例(6.1%,4/66)患者二期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3.5个月(6~2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冠状位Cobb角为41.6°±17.8°(12°~107°),矫正率为(61.3±14.3)%;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为43.7°±16.6°(15°~108°),丢失率为(1.9±1.1)%。术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8.4°±11.0°(2°~78°),矫正率为(67.6±23.4)%,末次随访时矢状位Cobb角为39.7±11.2°(3°~87°),丢失率为(2.3±1.3)%。结论:分期手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和脊髓拴系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并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置入单向螺钉与万向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第901医院骨二科收治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单向螺钉组(30例)和万向螺钉组(28例)。单向螺钉组经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万向螺钉组经伤椎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术后随访10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0个月X片测量伤椎椎体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T测量伤椎椎管横断面受堵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0个月时,两组患者Cobb角均低于术前,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椎管受堵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向螺钉组伤锥前缘高度及椎管受堵百分比均较相等长度、直径的万向螺钉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置入单向螺钉相对于万向螺钉,有利于复位伤椎,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内占位骨块复位和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行计划内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时机对左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且行计划内二次PCI术的AMI患者共386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21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68例。分别随机选择不同时机对non-IRA进行计划内二次PCI术,每组再根据二次PCI术间隔的时间(T)分为3个亚组:A组:3天≤T7天,B组:7天≤T≤10天,C组:T10天。随访观察和比较上述不同时机行二次PCI术患者的中远期预后,包括左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生存率。结果 (1) 218例STEMI患者,平均随访(42. 54±15. 60)月,其A组、B组、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值(ΔLVEF)分别为2. 91%±0. 79%、0. 30%±0. 58%、-0. 12%±1. 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26)。总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3个亚组分别为90. 0%、67. 2%和41.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二次PCI术后生存率A组高于B组及C组(P=0. 021,P=0. 010)。(2) 168例NSTEMI患者,平均随访(39. 85±16. 19)月,其A组、B组、C组的ΔLVEF分别为1. 73%±0. 50%、0. 10%±0. 71%、-1. 57%±2.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9)。总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3个亚组分别为87. 0%、59. 7%和28.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二次PCI术后生存率A组高于B组及C组(P=0. 032,P=0. 012)。结论对多支血管病变AMI患者non-IRA行二次PCI的时机可影响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和累积无事件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