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急诊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颅窝手术后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5%~13.4%,为幕上开颅的3倍[1]。我科自1998-01~2010-03共行急诊后颅窝开颅手术157例,并发颅内感染27例(17.20%),与择期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相比明显增高,现予以报告,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例 1:男 ,40岁 ,左枕部头皮新生物形成伴瘙痒 4年 ,加重 1年入院。体检 :左枕部见一约 5cm× 6cm大小肿块 ,表面角化结痂 ,痂下呈红色乳头状 ,基底与周围组织粘连。行头皮肿块切除术 ,术中见局部帽状腱膜未受侵犯 ,头皮缺损约 8cm× 9cm。以邻近帽状腱膜下游离开并帽状腱膜间断切开 ,三蒂皮瓣转移法修复头皮缺损。术后皮瓣血运良好 ,愈合满意。病理诊断 :头皮鳞状细胞癌。例 2 :女 ,36岁 ,左顶部头皮新生物形成伴红肿、溃烂1年入院。体检 :右顶部见一约 7cm× 8cm肿块。呈菜花状 ,鲜红色 ,有脓性分泌物 ,周围约 5cm范围内无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商品名:内舒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变应性鼻炎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实验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临床疗效评价例数为100例,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临床疗效评价例数为60例,两药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和8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13%。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显微外科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神经外科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及致残率[1].现将2003年3月至2010年4月7年间我院施行的247例颅内及椎管病变的显微手术作一总结,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商品名:辅舒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为对照药,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30例。剂量用法: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鼻腔喷入,每次每鼻孔2揿,每日1次,每揿50μg,;曲安奈德鼻喷雾剂,鼻腔喷入,每次每鼻孔2揿,每日2次,每揿55μg。疗程均为8周。结果: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临床疗效评价例数为80例,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临床疗效评价例数为50例,两药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4.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12.0%。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QT间期离散度 (QTd)变化及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5 3例 CHF患者和 30例健康人作 QTd测定 ,所有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尔组 (2 6例 )和治疗对照组 (2 7例 )。结果  CHF患者 QTd明显大于健康人 (P<0 .0 1) ;卡维地洛尔组能显著降低 CHF患者QTd(P<0 .0 5 ) ,而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 QTd无显著变化 (P>0 .0 5 )。结论  CHF患者 QTd明显增加 ;β-受体阻滞剂对 CHF患者 QTd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脑内型及脑外型,大多为脑内型,只有少数为脑外型.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治疗难度和预后差别均很大.我科自2004年12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各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4例,现结合文献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苏南地区1~14岁患儿同时出现变应性鼻炎(AR)和变应性结膜炎(AC)的特应性分布状态、临床特征,以及变应性鼻结膜炎与其他变应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集2015年6月~2015年9月114例1~14岁具有变应性鼻结膜炎症状的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患儿病史资料,包括就诊年龄、性别、出现症状年龄、病史月数、个人过敏史、父母过敏史。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 Allergy Screen)筛查共计19类吸入组和食物组变应原特异性lgE(specific IgE, sIgE)及血清总IgE水平。归纳该组患儿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致敏的分布状态, 按变应原类别及湿疹(EC)、荨麻疹或哮喘(AT)任一阳性分组分析各临床特征因子的影响作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特征与变应原致敏的相互关系。 结果 变应原筛查总阳性率为89.47%(102∕114);吸入组变应原、食物组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89.47%(102∕114)、57.9%(66∕114);排名前四的过敏原分别为户尘螨、混合真菌、牛奶、狗毛皮屑。其中户尘螨阳性率最高(60.5%),其次为混合真菌(46.49%)、牛奶(27.19%)、狗毛皮屑(22.81%)。88.6%(101∕114)可确诊为变应性鼻结膜炎,其余可暂视为非变应性鼻结膜炎。变应原阳性102例,其中27例(26.5%)为单一阳性;75例(73.5%)伴发其他变应原阳性。114例中,仅7例(6.1%)表现为单一变应性疾病,107例(93.9%)伴有其他变应性疾病。联合变应性疾病排序情况为(AR+AC+AT+EC)>(AR+AC+EC)>(AR+AC)>(AR+AC+AT)。 结论 苏南地区1~14岁变应性鼻结膜炎患儿致敏变应原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其中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其次为混合真菌 。变应性鼻结膜炎变应原致敏多为早发、复合致敏,联合发生多种变应性疾病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变应性鼻炎(AR)与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对临床有鼻部高反应症状的4383例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作出AR及NAR诊断,再按未成年人组和成年人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R与NAR患者例数比为1.7:1.AR与NAR患者均以成年人组女性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女性(P<0.05).AR与NAR患者中均以成年人组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未成年人组中以AR患者为主,成年人组中NAR患者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AR患者发病有季节性,AR患者在夏、秋季发病例数明显高于春、冬季;NAR患者发病例数在四季中分布较均匀.结论 本地区AR与NAR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临床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机制,探索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反流性咽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以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以奥美拉唑联合碳酸氢钠雾化治疗,服药3个月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对照组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是反流性咽喉炎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奥美拉唑联合碳酸氢钠雾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反流性咽喉炎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