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例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6例甲状腺腺瘤(腺瘤),6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及50例甲状腺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腺瘤、结甲与甲状腺癌在二维声像图、彩色血流分布、RI及Vmax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腺瘤包膜、边缘晕环及环状血流;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发结节、结节周围组织回声改变以及甲状腺癌低回声及钙化在诊断中特异性较高。但多源性肿块的存在,如腺瘤、结甲伴甲状腺癌缺乏上述特征,误诊率较高。结论多数甲状腺肿块的高频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超声明确诊断,但超声对多源性肿块的诊断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佩戴无创性动态血压时夜间血压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00例男性患者均佩戴美国太空实验室全自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夜间血压水平较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尤其是收缩压和脉压差升高明显,其是导致脑血管疾病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夜间血压水平较单纯高血压患者高。控制较低的夜间血压水平对心脑血管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 6 0例单纯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 ,对服用硝苯地平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用彩超测得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主要表现为室壁肥厚的减轻 ,EF斜率增加 ,左室充盈速率增快及E/A值的上升。结论 :硝苯地平能使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是治疗单纯性舒张性心衰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5.
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切除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通过翼点或扩大的翼点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全切肿瘤1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2例患者轻度偏瘫,1例面瘫,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手段;合适的显微手术入路和术中周围的血管及脑组织的保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术前采用血管造影检查对手术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菁  苏伟  李健  汪娟 《上海医学》2007,30(5):369-370,F0003
心房内血栓或癌栓的发病率虽较低,但因心房内血栓、癌栓及其表面组织脱落而危及生命的病例在临床却并不少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声学密度(AD)技术测定心房内占位组织的特征,探讨该技术判别心房内占位肿块(血栓和癌栓)性质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碘伏消毒剂进行了HBV灭活实验观察,有效碘含量为1%。消毒剂贮存在15~20℃条件下,性能稳定。100ppm以上碘伏消毒剂一定时间即可灭活HBV活性;电镜下未观察到典型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8.
蔡菁    葛亚强    许丽娟    陆华美   《陕西中医》2021,(11):1511-1516,1521
目的:探讨中药茵陈蒿的主要成分蒿属香豆素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CD饲料喂养小鼠6 周进行造模,将50只20 g左右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酚酸B组(10 mg/kg),蒿属香豆素低剂量组(30 mg/kg),蒿属香豆素高剂量组(60 mg/kg)。造模后1周灌胃,5周后取小鼠肝脏组织和血清进行实验,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通过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比色法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测小鼠肝脏组织液α-SMA,Ⅰ型胶原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蒿属香豆素组和丹酚酸B组的NAS评分、MDA水平、α-SMA、Ⅰ型胶原、波形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E钙黏蛋白、SOD水平显著增高(P<0.05),TGF-β1及p-Smad2/3的表达降低,Smad7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蒿属香豆素能抑制TGF-β/Smad通路,有效改善肝脏脂质沉积,降低小鼠肝脏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逆转上皮间质转化,减轻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钠肽治疗组和米力农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注射用rh BNP,对照组给予米力农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2组心率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尿量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心率下降、尿量增多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血浆BNP水平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周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提高(P<0.05);血浆BNP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LVEF改善和血浆BNP降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肝硬化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肝硬化组和30例慢性乙肝患者(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分析Child-Pugh评分、分级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钠、血清钙、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低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心率高于对照组,Q-Tc间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间期与Child-Pugh评分(r=0.38,P<0.01)呈正相关,而与血清白蛋白(r=-0.31,P=0.006)、血红蛋白(r=-0.29,P=0.010)呈负相关;Child-Pugh评分是影响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Q-Tc延长,且和Child-Pugh评分相关.检测Q-Tc间期变化,对了解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