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7例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嗜酸细胞瘤临床不常见,近年检山率虽有提高趋势但与肾细胞癌鉴别仍有困难.而误诊将导致不必要的肾根治性切除术及术后辅助治疗。我院自1996年6月~2003年6月收治肾实质性肿瘤538例,我们通过对同期病理切片的复习,根据1998年WHO病理诊断标准,检出肾嗜酸细胞瘤17例(3.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腹与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癌患者33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其中经腹21例,经腹膜外12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经腹与经腹膜外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9±46)和(309±64)min,出血量分别为(618±448)和(677±469)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术中发生大出血3例、膀胱损伤2例、单侧输尿管损伤1例,经腹膜外组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闭孔神经损伤1例、腹膜损伤1例、膀胱三角损伤1例.2组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分别为(14.6±3.8)和(12.3±2.9)d,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7±0.7)和(2.1±0.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0±3.6)d和(11.2±3.5)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经腹膜外比经腹途径具有视野清晰、对腹腔器官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肾盂癌的金标准,1991年Clayman首先报道了利用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切除治疗肾恶性肿瘤。现将近年我院经后腹膜腹腔镜及下腹小切口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癌与同期行开放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盂癌的病例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双侧输尿管永久性腹壁尿流改道术常采用双目,双乳头,也有采用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后作单口、单乳头造口术。双侧输尿管向一侧拉出作同口腹壁皮瓣道疾术甚少采用。我们近6年对6例膀洗全切除患者采用双侧输尿管同侧造口术,技术上完全可行,具有较多优点,现介绍如下。1手术方法膀优全切除后,进一步游离已离断的双侧输尿管,游离时避免抽剥样分离,尽可能较多地保留输尿管周围组织。一般将校长、较粗或离膀脸肿瘤较远一侧输尿管(可尽量靠近济脱切断)充分游离。在腹主动脉前乙状结肠系膜后间隙以手指钝性分离产生一隧道,将充分游离的输尿…  相似文献   
15.
16.
经尿道电切术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尿道电切术已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若肿瘤位于膀胱侧壁及三角区周围,术中电刀切割时电流易透过膀胱壁而刺激闭孔神经,引起大腿内收肌群的收缩及骨盆移动,被称之为"闭孔神经反射"[1],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后可导致膀胱穿孔、盆腔大血管损伤、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已成为腔内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现对国内外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金百治  蔡松良 《浙江肿瘤》1997,3(3):167-168
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1,例有高血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1例有向心性肥胖,术后有所改善。14例术前B超,CT确诊,1例诊为肾上腺肿瘤。所有患者的肿瘤均手术切除,术后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B超,CT多可确诊,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PTEN蛋白和Cyclin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卫  蔡松良 《浙江医学》2004,26(2):83-85,95
目的研究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 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6例TCC标本PTEN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1)TCC组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46%,明显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1);CyclinD1阳性率为5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1).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l临床分期的进展,pTEN蛋白阳性率下降,CycliD1阳性率上升.(2)PTEN蛋白和CycolinD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3)有32%的病例存在PTEN蛋白和CyclinD1同时表达或失表达.结论PTEN蛋白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在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同时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上尿路梗阻性尿闭,或称肾后性无尿,是泌尿外科常见急诊之一。病情危急,为可逆性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抢救,大多数病例能获得治愈。我院自1965年迄今共收治急性上尿路梗阻性尿闭53例,兹就其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分析。病因分析肾后性无尿最多见的原因是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改良全膀胱切除方法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膀胱癌患者行改良全膀胱切除术.顺行分离膀胱顶部、侧壁上半部、底部,切断输尿管后改逆行分离。示指紧贴前列腺包膜将前列腺与直肠分开后,向上向外将膀胱颈部侧韧带和精囊尾的纤维束钩于示指掌握之中,切断并结扎。女性患者保留内生殖器及尿道内口。尿流改道采用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就手术并发症、术后控尿排尿情况、新膀胱容量、影像学和生化检查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62个月,平均35个月。结果:切除膀胱时间平均80min,术中平均出血450ml。原位回肠新膀胱控尿、排尿良好,术后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反流,血生化检查正常,未发现新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改良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