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β—内酰胺酶的筛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大肠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的分布,表型及其检测方法,方法:经头孢泊肟初筛,用NCCLS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质粒AmpC.结果341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经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164株(48.1%)头孢泊肟(CPD)的MIC>1μg/ml,对其中的102株进行检测,结果产ESBL的有64株,头孢西丁三相试验阳性者有6株。结大肠埃钸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β-内酰胺酶以ESBL为主(30.2%),质粒AmpCs仅占2.8%。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我院血液科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中分离出菌株的菌谱分布和耐药现状,以了解本院血液科感染情况,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菌株,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根据NCCLS2002标准判断结果,并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血液科住院患者分离菌株25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88株(72.6%);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7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56.3%和72.2%,且两者呈多重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和肠球菌。常见的肠杆菌科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敏感度最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0.3%和50.0%,2004年至2006年其检出率基本稳定,产ESBLs菌株交叉耐药性高于不产ESBLs株。治疗产ESBLs株感染临床应选用碳青酶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剂及头霉素类抗生素;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非发酵菌属中机会致病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率有上升趋势(P〈0.05),其对碳青酶烯类天然耐药,临床首选复方新诺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8.8%和6.2%,其后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派拉西林或头孢他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结论: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分离菌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本研究结果对经验性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质粒AmpCs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大肠九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介导的1型β-内酰胺酶(AmpC)的情况,利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对5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结果有2株阳性,3株可疑。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运用高分子凝胶培养基 (SCREENGEL)对菌尿进行快速筛选。方法 随机采取 10 0份疑为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样 ,同时用SCREENGEL和传统培养法进行检测 ,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传统培养法的阳性率为 4 0 % ;SCREENGEL的阳性率为 5 9% ,假阳性 2 1% ,假阴性 2 %。如SCREENGEL结合白细胞酯酶检测 ,可与传统培养法的阳性率完全一致。结论 SCREENGEL可作为菌尿的一种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5.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敏化凝集颗粒技术测定256例腹泻患儿粪便(发病7d内)中RV抗原(RVAg),对RVAg阳性且伴有肠外临床症状的患儿作相应的血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结果 256例患儿中粪RVAg阳性71例,阳性率27.73%。31例RVAg阳性伴心率异常患儿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16例,27例RVAg阳性伴肝肿大患儿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9例。32例RVAg阳性伴轻度脱水患儿中钠(Na^ )异常8例,钾(K^ )异常13例。21例RVAg阳性伴中、重度脱水患儿中除剩余碱(BE)有17例和pH值有5例低于参考范围外,其余血气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敏化凝集颗粒技术可早期确诊RV感染。及时发现RV感染患儿肠外其他脏器损伤并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的流行分布及其基因型特征。方法对1 935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进行了AmpC酶纸片扩散法筛选试验(头孢西丁≤18),对筛选阳性株分别进行三维试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等电聚焦电泳(IEF)、接合试验、PCR及测序,以确定表型及基因型。结果1 935株细菌中,纸片筛选、三维试验、多重PCR的阳性数分别为327、85、54株;13株产C IT群质粒AmpC酶细菌有4株接合试验阳性;IEF证实这4株细菌均产生等电点为9.0、可以被氯唑西林抑制而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结论我院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的阳性率为2.79%(54/1 935)。基因型为DHA群和C IT群2类。  相似文献   
97.
汤瑾  蒋燕群 《检验医学》2010,25(12):940-943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探讨blaKPC表达与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关系。方法用电转移法将双链小RNA(SiRNA)转入到2株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2(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RNA干扰前后菌株blaKPC的RNA水平和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变化。结果菌株在RNA干扰前后blaKPC-2的RNA水平有差异,但干扰前后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值没有变化。结论 SiRNA虽然能在RNA水平上抑制blaKPC的表达,但对产KPC-2菌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影响不明显,证明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调查细菌耐药性与其主动外排泵系统的作用关系,并探讨大肠埃希菌外排泵调控基因对其外排泵结构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59株,根据头孢他啶耐药情况分为实验组(耐药)与对照组(敏感),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外排泵调控基因acrR并测序,实时定量逆转录(RT)-PCR检测外排泵及调控基因marA的相对转表达水平,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实验组大肠埃希菌46.7%(7株)acrAB基因转录水平增高,肺炎克雷伯菌中51.9%(14株)acrAkp基因转录水平增高,敏感组外排泵基因均未见增高。实验组大肠埃希菌中,3株acrR发现突变,9株marA基因转录水平增高。59株菌株中39株(66.1%)AmpC阳性。结论主动外排泵系统是细菌耐药机制之一,常与其他耐药机制共同存在。acrR突变与marA表达增高均可引起大肠埃希菌acrAB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中MicF的转录情况并分析其作用.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3——2009年间产AmpC酶的部分大肠埃希菌40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实时定量反转录(RT)-PCR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膜孔蛋白OmpF的表达情况,并分为OmpF转录水平下调组和上调组,RT-PCR方法 检测MicF的转录水平;用PCR扩增膜孔蛋白(ompF)基因.结果 ompF转录水平下调组耐药率明显高于上调组;ompF转录水平下调组MicF转录水平高于上调组.结论 MicF是大肠埃希菌膜孔蛋白重要的调控机制,可引起细菌耐药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