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10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的抗原性和诱导宿主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性作用。方法将含酚氧化酶的上清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后,分别在两侧切取胶宽约1cm进行酶染色,然后准确切下相应的未染色的凝胶。经真空冷冻干燥机冻干后碾成粉末,高速电动匀浆成浆糊状,冷浸过夜。高速离心得上清即为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粗抗原。设立3组进行保护性免疫实验A组(实验组)、B组(佐剂对照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初次免疫后第2、4周,各重复1次加强免疫,最后1次免疫后10d按常规收集各组免疫血清。常规ELISA法测定免疫血清效价。然后用新鲜逸出尾蚴(40±1)条/鼠进行攻击感染。6周后,收集成虫计数,常规计算减虫率并检测肝脏虫卵负荷。结果ELISA法测定的酚氧化酶免疫小鼠血清效价在1∶1200以上。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粗抗原免疫小鼠,其雌虫、雄虫和总虫数的减虫率分别为53.27%、26.76%和39.53%,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A组减卵率为50.75%,与C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具有抗原性,能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保护作用。其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在前期已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兔新模型的基础上,用该血清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阳性单克隆噬菌体,并鉴定其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通过给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注射酚氧化酶抑制剂,抑制其体内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建立无虫卵肉芽肿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动物新模型,用其血清筛选出阳性多克隆噬菌体,经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免疫兔血清充分吸附后,从中随机挑取14个单克隆分别纯化、扩增,用常规ELISA法检测阳性单克隆噬菌体的抗原性;挑选出与新模型兔血清呈强阳性反应,但与SEA免疫兔血清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的单克隆噬菌体,按1×1015pfu/次剂量,0-2-4周方案,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末次免疫4周后,每鼠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4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42d后观察减虫率及减卵率。结果所选14个单克隆噬菌体均能与新模型兔血清和常规感染模型兔血清反应,尤其是第8号和第13号2个克隆与新模型兔血清呈强阳性反应,但与SEA免疫兔血清呈阴性反应;8号、13号单克隆噬菌体及原始噬菌体肽库免疫小鼠后诱导抗攻击感染的减虫率及每克肝脏减卵率分别为35.81%和63.32%、32.09%和52.02%、14.90%和30.64%。结论阳性多克隆噬菌体与SEA免疫兔血清免疫吸附后能去除大部分表达SEA抗原模拟表位的克隆,所选14个单克隆噬菌体均表达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采用体外培养方式,探讨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源(SIEA)免疫血清的抗卵胚胎发育的作用。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无菌分离提取虫卵,转入RPMI-1640培养基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加入正常鼠血清 SIEA免疫血清。试验1:培养虫卵30d;试验2:培养虫卵14d。观察统计各期虫卵比较。结果 在试验1中,SIEA免疫血清组成熟卵比例与对照组比较,下降22.5%,初产卵、胚胎卵和死亡卵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在试验2中,SIEA免疫血清成熟卵比例下降14.7%,胚胎卵比例上升24.4%。结论 体外培养系统中SIEA免疫血清具有抗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肠球菌溶血素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肠球菌溶血素的毒力因子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 3 9株临床标本分离的粪肠球菌以及 3 1株健康人群粪便分离的粪肠球菌的溶血素检出率 ;并检测了β溶血肠球菌、非 β溶血肠球菌对 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临床菌株的溶血素检出率为 5 8.9% ,健康人群分离株的溶血素检出率为 19.3 % (P <0 .0 0 5 ) ;β溶血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 β溶血株 (P <0 .0 1)。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肠球菌溶血素与其毒力有关  相似文献   
55.
细胞外基质促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贴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肝、肺生物基质及鼠尾胶三种细胞外基质 (ECM )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方法 灌注法获取 2 1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 ,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 ,将密度为 2× 10 6/ml的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均匀铺敷三种基质及未铺敷基质 (对照 )的各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定时计数贴壁细胞数 ,计算贴壁率。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从 8h— 4 8h ,各组日本血吸虫细胞的贴壁率逐渐增高 ,4 8h后下降。同一培养时间 ,基质不同 ,细胞的贴壁率不同。培养 4 8h时细胞的贴壁率 ,鼠尾胶组、肝与肺基质组分别为 6 3 2 7%、4 8 95 %、4 5 36 % ;统计学处理发现 ,它们之间差异显著 ;鼠尾胶组与肝、肺基质组比较 ,p <0 0 1;肝与肺基质组之间比较 ,p <0 0 5 ;对照组与各基质组比较 ,均具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ECM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贴壁作用。其中 ,鼠尾胶对日本血吸虫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最强 ,其次是肝生物基质 ;肺生物基质的促贴壁作用相对较弱 ,但也强于对照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感染小鼠脾细胞诱生Th1细胞因子(γ-IFN)和Th2细胞因子(IL-4)mRNA的动态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d后,按300 mg/kg.d腹腔注射丙烯基硫脲,持续抑制雌虫产卵,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同时设立常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在感染后第2,3,6,9和12 w,采用RT-PCR对各组小鼠脾细胞IFN-γ和IL-4的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 新模型组与常规模型组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FN-γmRNA水平在感染后9w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至第12w;IL-4 mRNA水平在感染后3w开始逐渐增强,至12w仍维持高水平。新模型组IFN-γmRNA水平在感染3w后明显高于常规模型组(P〈0.05);常规模型组IL-4 mRNA水平在感染6w后明显高于新模型组(P〈0.05)。正常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较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Th1淋巴细胞功能先升高,然后逐渐向Th2淋巴细胞功能极化,提示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不是诱导Th2功能极化的唯一因素,对细胞免疫应答由Th1向Th2功能极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
亚精胺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SD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琥珀酸脱氢酶(SDH)为指标,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24 d龄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用冷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联合法将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培养至第4 d,一部分细胞用含Spd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25、50、75、80、90、100、150、200 μmol/L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4 h,另一部分细胞用终浓度为75 μmol/L的Spd分别处理0(对照)、12、24、36、48、60、72 h.然后用PBS清洗3次,再换用常规培养基继续培养.至第8 d,对处理过的培养细胞进行SDH细胞化学染色,Olympus-BH2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将结果输入HPIAS-2000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用Spd作用24 h,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SDH活性随Spd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75 μmol/L时达到最高,〉75 μmol/L,SDH活性逐渐减弱.当Spd作用浓度为75 μmol/L时,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SDH活性随着Spd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48 h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减弱.统计学分析显示,Spd处理后的实验组培养细胞,其SDH活性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用终浓度为75 μmol/L的Spd处理培养细胞48 h,培养细胞的SDH活性显著强于其余各组(P〈0.01). 结论 Spd可显著增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生长代谢活性;用终浓度为75 μmol/L的Spd处理48 h,培养细胞的SDH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8.
本文综述了弓形虫感染对人类和动物中间宿主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寄生虫感染与宿主行为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血吸虫生活史复杂,从尾蚴侵入皮肤在人体内寄生开始,经历童虫、成虫、虫卵阶段。为了适应宿主的内环境得以生仔,虫体的超微结构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这些不断变化的结构给血吸虫免疫机制的研究增添了难度。血吸虫各期虫体既具有共同抗原,也具有各自特异性抗原,它们在血吸虫的免疫诊断、免疫病理或诱导宿主的保护性免疫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血吸虫免疫机制复杂,相关知识尚不完全清楚。对于血吸虫超微结构的研究,不仅可揭示虫体发育的形态学变  相似文献   
60.
酚酶抑制剂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抗再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雌虫酚酶活性被抑制后,日本血吸虫成虫诱导感染小鼠的伴随免疫作用.方法每只小鼠初次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42 d后攻击感染(40±1)条尾蚴,其间初次感染21 d开始,按300 mg/kg的剂量隔日1次腹腔注射丙烯基硫脲,至攻击感染后20 d剖杀小鼠.同时设立实验对照组(未注射丙烯基硫脲组),初次感染对照组及攻击感染对照组.计算各组减虫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减虫率分别为86.4%和36.8%.经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10.7,P<0.01).两组检获虫体总数分别为28.9±10.2和34.8±14.2.经t检验差异也有显著意义(t=1.785,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酚酶活性被抑制后,虫卵卵壳形成被抑制,雌虫不能产出正常虫卵或虫卵不能发育成熟.依此建立的新模型提示,无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存在,成虫能诱导小鼠更强的抗再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