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10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弓形虫所致慢性感染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同系雌性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RH株弓形虫速殖子经-20 ℃贮存15 d后取出,37 ℃快速复苏,腹腔接种实验组小鼠(7.7×105个/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只;2月后作莫里斯水迷宫实验,记录游泳轨迹;并作脑组织匀浆涂片和病理学检查。 结果 ①实验组小鼠脑组织匀浆涂片可见弓形虫包囊,平均密度为15个/ HP;海马及邻近脑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距离隐藏站台的累积距离、游泳总路程均随训练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实验组的潜伏期、距离隐藏站台的累积距离均长于对照组(P<0.01)。③实验组小鼠在60 s 内搜索策略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 结论 腹腔接种经处理的RH株弓形虫可以致小鼠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2.
本实验分别将日本血吸虫(大陆株)雌、雄、合抱虫体可溶性抗原制剂,佐以卡介苗,一次性皮内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后的小鼠对血吸虫的攻击产生相当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42.3%、42.6%和44.5%)。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虫体可溶性抗原进行分析,免疫血清为1:300时,仅有一条蛋白带出现强而明显的反应,其反应蛋白带的分子量为94/90kD。  相似文献   
143.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磷酸酶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碱性磷酸酶 (AKP)和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虫龄 2 6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 ,培养于RPMI16 4 0含 2 0 %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培养 7,14 ,2 1,35和 4 9d时 ,分别运用改良的Gomori钙 -钴法和Gomori硫化铅法进行AKP和ACP染色。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AKP和ACP活性均渐减弱。培养 2 1d后 ,所有培养细胞的AKP活性开始减弱 ;培养至 4 9d ,AKP阴性反应细胞所占比例增大 ,但仍有较多细胞具AKP活性 ;而ACP活性在培养 14d时 ,有的细胞显著增强 ,有的却明显减弱 ;培养至 35d ,所有细胞的ACP活性减弱 ,并出现ACP阴性反应的空泡状细胞 ;至 4 9d ,大部分细胞的ACP反应为阴性。结论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AKP、ACP活性均减弱 ,AKP、ACP活性的强弱可以作为评价血吸虫细胞培养条件优劣的指标 ;培养细胞呈分批、逐步退化。  相似文献   
144.
肺生物基质及鼠尾胶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ECM)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存、生长的影响,在佐证ECM有利于培养细胞的生存、生长。方法:将虫龄21d的日本血吸虫细胞接种于预先涂有肺生物基质、鼠尾胶的培养瓶和小盖玻片上常规培养,分别在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拍照,并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培养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染色。对照组未涂生物基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饱满,弹性好,立体感强,存活时间长,LDH活性强,对高温具一定的耐受性;尤其是肺基质中培养的细胞,酶活性最强,培养60d的细胞仍观察到具有分裂能力。结论:ECM能改善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存、生长的微环境。实验组间比较,肺基质组更优。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通过观察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后骨架的改变,研究MNNG对培养细胞转化、增殖的作用。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1周时用浓度为3mg/L的MNNG处理48h,然后用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菌素的培养基培养2周,再换用RPMI-1640含5%小牛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法和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法显示培养细胞骨架。结果 MNNG诱导后,在培养第4、5周时部分培养细胞骨架排列紊乱,微丝集聚于细胞边缘。结论 MNNG有一定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转化、促进其分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6.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 6大热带病之一 ,其流行地区广泛 ,全世界约有 2亿血吸虫病病人。血吸虫虫卵是血吸虫病病理损伤的主要因素 ,随着对血吸虫病研究的深入 ,血吸虫生殖生理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在所涉及的 10 0多类 (>10 0 0 0种 )复殖目吸虫中 ,只有裂体吸虫 (约 10 0种 )是雌雄异体 [1 ]。血吸虫在生长发育方面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从生殖生理方面探索其生长发育和成熟的一系列生理机制对于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使从基因水平研究虫卵生理机制成为可能。现对血吸虫虫卵形成的生理机…  相似文献   
147.
为适应教学、科研及外事工作的需要,湖北医学院聘请外籍教师举办全脱产英语口语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于一九八一年九月上旬起至一九八二年三月底结束。入学前进行了口语考试。根据工作需要和择优录取相结合的原则,第一期录取学员22人,分别来自基础部与各附属医院。学院领导自始至终亲自  相似文献   
14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ISA)检测血吸虫病特异抗体国内外已有多篇报导,该法具有敏感性高、微量、快速等优点现被许多学者公认,但对其特异性则各家意见不一。过去,我们曾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志第二抗体,  相似文献   
149.
在灭螺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中,螺类酶学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种酶在药物作用前后活性的变化在大量文献中被报道,本文对灭螺药物作用下的螺类酶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0.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为评价指标,研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MEF与肝基质联合组(后简称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和对照组4组。联合组与肝基质组预先铺敷肝基质,MEF组和对照组未铺敷肝基质,将虫龄21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分别接种于预先铺敷或未铺敷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肝基质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于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常规培养基中,联合组与MEF组的细胞培养于有MEF饲养层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7d,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进行LDH、ACP染色,OlympusBX51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HIP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4组童虫培养细胞其LDH、ACP活性不同。LDH、ACP着色按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对照组依次变浅。定量分析显示,培养细胞的LDH含量,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培养细胞的ACP含量两两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联合组、MEF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基质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F饲养层能促进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代谢,并能与肝基质协同促进培养细胞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