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10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运用正交试验法选择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条件。方法 将培养第3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 正交表分别在基础培养基RPMI-1640、TC-199、DMEM/F-12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培养液(常规培养液)中用终浓度为2、3、6ug/ml的MNNG各处理24、36、48小时;随后换用常规培养液培养4周,再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细胞存活时间为指标,对基础培养基、MNNG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在基础培养基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培养液中,用3ug/ml的MNNG诱导,MNNG的处理时间为48小时,诱导效果最好,培养细胞在换用5%小牛血清后可存活246天以上,并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生长及分裂现象。结论 运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出的MNNG作用条件可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化,转化细胞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未转化细胞。  相似文献   
122.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液中氨基酸及葡萄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培养过程中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液中氨基酸 (AA)、葡萄糖 (Gluc)及甘油三酯 (TG)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培养液在培养 0~ 6d过程中AA、Gluc及TG含量变化。结果 精氨酸 (Arg)、苏氨酸 (Thr)、蛋氨酸 (Met)、赖氨酸 (Lys)及Gluc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 ;天门冬氨酸 (Asp)、丙氨酸 (Ala)及游离氨 (Amm)有明显上升 ;TG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液中适当增加Arg、Thr、Met、Lys和Gluc ,同时减少Asp和Ala的含量 ,及时更换培养液有利于维持血吸虫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23.
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响。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2 2d后 ,隔日一次按 30 0mg/kg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硫脲 ,至感染后 4 2d剖杀动物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感染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小鼠肝脏表现为散在分布的炎性细胞浸润灶 ,中心未见虫卵 ,仅见一些颗粒状物质。其平均直径和面积均较感染对照组的典型虫卵肉芽肿显著减小 (P <0 .0 1)。结论 感染小鼠腹腔注射丙烯硫脲后肝脏内未见虫卵肉芽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4.
β-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β鄄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联合法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实验被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β鄄巯基乙醇组、肝基质组、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培养第7天,对各组细胞进行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与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化学染色,并结合图像分析比较4个组培养细胞的AgNORs水平及LDH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基质组、β鄄巯基乙醇组、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培养细胞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以及LDH的平均光密度等4个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其中,以β鄄巯基乙醇组培养细胞的4个参数升高最显著,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次之,肝基质组升高幅度最小。统计学分析显示,除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与β鄄巯基乙醇组之间的AgNORs及LDH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其余组间3个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β鄄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均能促进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增殖、代谢,但β鄄巯基乙醇的作用比肝基质显著;二者联合使用对培养细胞的增殖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5.
Fura-2/AM荧光法测定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用钙荧光探剂 (Fura- 2 / AM)检测静息状态下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 ,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 [Ca2 + ]i的影响。方法 将 1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童虫制成细胞悬液 ,贴壁法接种于 30 ml培养瓶中 ,培养液为 RPMI- 16 4 0含 2 0 %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在培养的 0 - 3d,制备日本血吸虫细胞悬液 ,采用 Fura- 2 / AM钙荧光探剂测定正常静息状态下及加入β-巯基乙醇后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i。结果 正常静息状态下 ,培养 0 d的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i为 188.2 nmol/ L ;培养 1- 3d的 [Ca2 + ]i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它们的平均值为 (187.0± 10 .7) nm ol/ L ,与培养 0 d的 [Ca2 + ]i比较 ,差异也无显著性(P>0 .0 5 )。β-巯基乙醇可使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 [Ca2 + ]i明显升高 (P<0 .0 1) ,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培养 1- 3d,静息状态下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i比较稳定 ,β-巯基乙醇能影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i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弓形虫包囊在慢性感染小鼠不同脑组织内的分布情况。方法以AH株弓形虫包囊腹腔感染小鼠20只,饲养3月后取小鼠脑组织,分离出大脑皮层、海马、中脑、小脑和脑干各部分,逐一称重,用PBS液制备成脑组织匀浆(体积均为2 ml)。从每只小鼠的每种脑组织匀浆中各吸取30μl匀浆液,涂片3张,每张10μl,瑞氏染色,显微镜下(10×40)计数弓形虫包囊个数,并用方差分析比较单位浓度(mg/ml)不同脑组织的匀浆液所含包囊的个数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单位浓度(mg/ml)不同脑组织的匀浆液所含包囊的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海马和大脑皮层处最多,脑干和小脑处最少。结论弓形虫包囊在慢性感染小鼠不同脑组织内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主要集中于海马和大脑皮层处。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肝基质与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小盖玻片(实验1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2组和3组),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4d,实验1组和3组细胞分别在含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48h,彻底清洗后继续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2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培养第4w,均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第5~7w,每周取各组细胞进行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和唾液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观察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含量及分布变化。取培养第6w(MNNG作用后第5w)的各组染色细胞,用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内代表糖含量的光密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3组细胞与实验1、2组比较,PAS染色显示的四种类型细胞其着色均显著增强,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显示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培养过程中,第二类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体积增大;分裂细胞增多。这种状况在MNNG处理后第5w最为明显。结论肝基质和MNNG联合可显著增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糖代谢和分裂增殖能力,二者具协同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分析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型与CT分型之间的关系,探讨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临床和CT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分型中急性脑炎型9例、癫痫型38例、脑瘤型21例、脑卒中型2例;CT分型中脑炎型17例、脑梗塞型2例、肉芽肿型44例、局限性脑软化灶和脑萎缩7例;临床急性脑炎型与CT脑炎型有相关性,其它分型间无相关性。结论:脑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及分型只部分反映其CT表现,其中临床急性脑炎型病人CT常表现为脑炎型,而临床其它类型表现的病人则需要通过CT来明确病灶。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酪蛋白激酶2α(SjCK2α)基因,并定位表达,观察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效果。方法:首先针对SjCK2α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RNA逆转录后的cDNA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并使其带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获得SjCK2α的目的基因片段,回收后连入表达质粒pET28a(+)。重组质粒pET28a(+)-SjCK2α转化入BL21细胞,构建表达菌;并用IPTG诱导表达菌的表达;用Ni-NTA树脂纯化后透析,收集重组目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血清。免疫组化法对皮肤型童虫、肺型童虫和常规培养肺型童虫进行组织学定位。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再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6周后剖杀,灌注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计算减虫率;摘取肝脏组织剪碎、KOH消化后收集虫卵,计算减卵率;摘取眼球取血,收集血清,ELISA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另设感染对照组和化工剂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扩增的目的基因SjCK2α基因片段长度为1047bp,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SjCK2α转化入BL21细胞后,构建的表达菌在IPTG诱导下获得大量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血清。免疫组化染色发现,SjCK2α主要定位于童虫表面。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攻击感染6周后获得15%的减虫率和17%的减卵率,与对照组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感染对照组的IFN-γ和IL-4含量分别为42.77±12.11和17.31±9.13,佐剂对照组的IFN-γ和IL-4的含量分别为30.99±16.55和18.65±7.52,重组蛋白免疫组的IFN-γ和IL-4的含量分别为36.19±14.56和9.90±5.20,三组间两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和表达SjCK2α基因,其主要表达于童虫表面;SjCK2α免疫小鼠后未能获得免疫性保护。  相似文献   
130.
<正>目的:钙连蛋白(Canx)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存在于内质网中需Ca2+的凝集素样分子伴侣蛋白,可与新合成的尚未折叠完全的蛋白质的寡糖链结合,防止蛋白质彼此聚集和泛素化,避免折叠不完全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同时也可促进其它伴侣蛋白与这些蛋白质结合,使其折叠完全。无论是曼氏血吸虫还是日本血吸虫,仅有与Canx相似的钙结合蛋白的研究报道。本文报道与宿主相关的日本血吸虫Canx基因的克隆、表达,为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设计引物用常规PCR法扩增出Canx编码基因,在设计引物时,切除了含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