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胰腺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有无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6年成立胰腺专业组以来至2006年8月4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资料,其中专业组行PD 324例,非专业组行PD 108例。结果专业组与非专业组手术切除率、切缘阳性率、胰瘘发生率、平均切除肿瘤大小、平均清除淋巴结数、平均术中输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生存期、手术死亡率分别为44.9%、7.10%、2.78%、3.19cm、10.11、770ml、5.7h、15.4d、27.7个月、1.23%和30.0%、16.67%、12.96%、2.67cm、5.69、1210ml、5.18h、23.4d、19.9个月、8.33%,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在胆瘘、出血、胃潴留、感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宜成立胰腺诊治中心或专业组,集中收治胰腺病人,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规范性。②主张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2.
正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五年生存率仅为6%[1]。是否接受根治性的R0切除是决定胰头癌病人远期预后的最重要因素[2]。然而,即使对于接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肿瘤的局部复发仍是限制胰腺癌疗效的重要因素。对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标本的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至少有70%~80%的病人并未获得严格意义上的R0切除,尤其是胰腺环周切缘的阳性,使得这部分病人的生存期明显缩短[3]。如何减少由于不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CA-199、CA-50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一时期住院的14例胰腺癌患者和16例非胰腺癌患者.同时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CA-199、CA-50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2.9%和93.8%,胰腺癌患者CA.199、CA一50二者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K—ras基因突变和CA-199联合检测系列试验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7%和93.8%.平行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和62.5%。部分胰腺癌患者外周血K-ras基因的检测结果和CA—199、CA-50值与胰腺癌病期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RT—PCR检测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CA—199联合检测可以弥补单一检测的不足,部分结果与临床病期有一定相关.有助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但敏感度偏低,应用临床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的18例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其中男女各9例,平均年龄43.4岁。13例实行胰腺中段切除术,5例实行胰腺肿瘤切除+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2例,胰岛素瘤4例,胰腺类癌、VIP瘤各1例。肿瘤总计22枚,平均直径3.3(0.8—6.0)cm。术后并发症:胰瘘6例次(33.3%),腹腔出血2例次(11.1%),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继发糖尿病各1例次(5.6%)。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再手术病例。随访11—161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局部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5.
经皮肾镜微创技术治疗坏死感染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微创治疗坏死感染性胰腺炎的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方法:对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了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在经原有引流窦道实施该手术前,其中1例患者接受了1次经皮穿刺引流术,而另1例患者则接受了3次经皮穿刺引流术以及1次开腹清创手术?结果:2例患者均仅进行了1次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感染症状迅速得到控制?没有手术相关的死亡及并发症?结论:在合理选择患者的情况下,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坏死感染性胰腺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联合腹腔干切除的扩大胰体尾切除术(Appleby手术)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对4例接受Appleby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为原发胰体尾癌,3例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均未行血管重建?本组中2例有淋巴转移,1例侵犯左肾上腺,联合左肾上腺切除?4例均达到R0切除?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6 h,无1例术中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均有轻微腹泻?胰瘘,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后正常进食?术后3例有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患者症状好转或明显消失?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转氨酶一过性升高,予以保肝治疗后好转?术后均未出现明显胆道异常?结论:联合腹腔干切除的扩大胰体尾切除术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达到R0切除,且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耐吉西他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GZ)上皮间质转化的现象?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亲代SW1990细胞与SW1990/GZ细胞的形态差别;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通过表面特异抗原(CD44+?CD24+和CD133+)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比例?结果:在形态学上,SW1990/GZ表现出明显的间质细胞特征,与亲代SW1990相比处于G1期的细胞无明显差异;SW1990/GZ细胞低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而高表达间质细胞的标记物Vimentin;SW1990/GZ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 < 0.01);与亲代细胞SW1990相比,SW1990/GZ细胞中CD44+CD24+细胞比例以及CD133+细胞比例分别提高了2倍和4倍以上(P < 0.01)?结论:SW1990耐吉西他滨细胞株(SW1990/GZ)发生了明显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肿瘤干细胞比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8.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GCGN)为罕见的胰岛细胞肿瘤,1991~2001年,本院先后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例GCGN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35~42岁,平均38.3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腹、会阴、双下肢、面部皮疹及舌炎和(或)口炎3例;烦渴多饮3例;体重逐渐下降2例。体检:3例均有前述部位皮肤多处暗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呈片状。伴有色素沉着;舌质红、舌缘肿胀及浅表糜烂。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61岁。因咳嗽、咳痰20天摄全胸片承前纵隔肿瘤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胸片及CT示右前上纵隔实质性肿块约5X5cm大小。B超示右胸腔1.4cm液性略区提示右胸腔少量胸腔积波。1996年12月全麻正中切口剖胸探查。术中见肿块侵及心包、右房面、上胶静脉外膜并与右肺呈浸润性生长,有少量血性心包积液。切除部分肺及部分周围正常组织,完整切除肿块。术后经过良好,术后患者未予放疗、化疗。病检示前纵隔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酸化酶(NSE)阳性,S-100散在阳性。胳蛋白(DeS)、波形蛋白(Vim)…  相似文献   
60.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968年1月至200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35例,年龄7~70岁,平均40.1岁.临床表现:腹部包块15例(34.1%),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17例(38.6%),黄疸5例(11.4%),有上腹部饱胀、呕吐等消化道梗阻症状5例(11.4%),体检或行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0例(22.7%).影像学检查:行CT检查33例(75.0%),B超检查16例(36.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6例(13.6%),磁共振成像检查2例(4.5%),上消化道钡餐10例(22.7%).手术方法:手术切除39例,切除率为88.6%.未行手术切除5例(11.4%).结果 并发症发生情况:胰瘘7例(15.9%),腹腔大出血4例(9.1%),胃肠吻合口梗阻1例(2.3%),胆瘘2例(4.5%),切口感染3例(6.8%).随访结果:1999年之前收治的患者随访8~60个月,手术死亡2例(4.5%),另有1例于术后15个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999年之后收治的患者随访6~108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75个月不明原因死亡外,其余均健在.结论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排螺旋增强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中段胰腺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胰腺头颈部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