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德敏  金涌  蒋培培  余芳  余庆  许曼 《安徽医药》2013,17(2):188-190
目的制备氨基葡萄糖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中空栓,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其中氨基葡萄糖含量及累积溶出度,检测波长为330 nm。结果氨基葡萄糖在1~5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3%(RDS=0.85%)。中空栓含量符合要求,体外溶出迅速,中空栓剂在20 min内累积溶出率达98.5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可控。中空栓剂比普通栓剂释药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川芎嗪组.采用MCT进行一次性皮下注射(60 mg/kg)造模,28天后测定血浆中ET-1、NO的含量及mPAP、RVHI.结果 模型组及丹参川芎嗪组mPAP、ET-1、RVHI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及丹参川芎嗪组N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壁的炎症、调节血管扩张和收缩失衡、减轻右心室肥厚,从而降低mPAP.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帕金森病语音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混合域局部统计的帕金森病语音障碍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语音信号从时域转化为时频混合域,即进行时频化表示。在时频化表示方法中将语音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再将每帧的语音进行傅里叶变换,通过计算得到能量谱,并将能量谱通过映射关系映射到图像空间进行可视化;其次统计信号每个能量数据在时间轴上和频率轴上的差分值,根据差分值计算该能量的梯度统计特征,用梯度统计特征来表示其不同时域与频域的能量值的突变情况;最后利用KNN分类器对提取的梯度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本文在不同的帕金森病语音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发现本文所提取的梯度统计特征在分类时有更强的聚类性。与基于传统特征与深度学习特征的分类结果相比,本文所提取的梯度统计特征在分类准确率、特异性和灵敏性上均优于前二者。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梯度统计特征在帕金森病语音分类诊断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复方羟苯乙酯醇溶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简称《规范》)2002年版收载的品种[1],具有抑菌力强、毒性低和无刺激性等特点,广泛用于医院内服液体制剂中。该制剂处方中对起防腐作用的羟苯甲酯( methyl hy-droxy benzoate , methyl paraben )和羟苯乙酯( ethyl hydroxy benzoate ,ethyl paraben )的用量要求较高,如果用量较少,则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用量过大,又易引起不良反应。现行《中国药典》二部中对羟苯甲酯和羟苯乙酯均采用电位滴定法加化学滴定法[2]进行二次滴定来测定其含量,而现行《规范》中则采用化学滴定法[1],将复方羟苯乙酯醇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加热回流反应完全后,再通过硫酸回滴测定羟苯乙酯和羟苯甲酯的总量。该方法操作复杂,费时,且杂质易干扰结果判断。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我们在结合全军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提高要求的基础上,探索以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羟苯乙酯醇溶液中羟苯甲酯和羟苯乙酯的含量[3],建立一种适于基层医院药品检验且简便快捷、精密度高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旭  孔火旺  孙燕  蒋培培  付桂英 《中国药房》2014,(45):4297-4299
目的:提高硫酸镁甘油溶液的质量及其控制标准。方法:针对本品原处方中不含防腐剂且质量标准无甘油鉴别项进行改进。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查筛选硫酸镁甘油溶液防腐剂的种类及浓度(苯甲酸0.03%、0.08%,羟苯乙酯0.01%、0.03%,苯扎溴铵0.01%、0.02%,醋酸氯己定0.001%、0.000 1%);采用化学法鉴别甘油。结果:除在冷处苯甲酸(0.08%)和羟苯乙酯(0.03%)有结晶析出外,其余各浓度防腐剂均在硫酸镁甘油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含有苯甲酸(0.03%)、苯扎溴铵(0.01%、0.02%)、醋酸氯己定(0.001%)的样品放置15 d内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规定;综合考虑后优选0.03%苯甲酸为硫酸镁甘油溶液的防腐剂。新处方甘油鉴别呈正反应。结论:建议硫酸镁甘油溶液的处方中增加0.03%苯甲酸为防腐剂,质量控制标准中增加甘油鉴别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探针法动态观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发病进程中细胞色素(CY)P450酶系的活性。方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0、7、9、11、13、15、17周给予探针药物非那西丁并收集尿液,检测其中非那西丁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各代谢指标以考察CYP1A2的活性变化情况,同时设立正常大鼠组为对照。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流动相为甲醇-水(12.5∶8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单位体重代谢量在第9周时达到最高,明显高于第0周和正常组((15.02±3.12)、(10.03±3.60)、(9.96±4.00)mg.kg-1),随后又逐渐降低,即CYP1A2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结论:建立的探针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大鼠尿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以及CYP1A2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脂谱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血脂谱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28名糖耐量正常的志愿者在口服82.5 g葡萄糖前及后30 min、2 h、3 h、4 h、5 h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VLDL-C和胰岛素水平。并分析口服葡萄糖后血脂谱的动态变化与胰岛素的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并比较正常体重与超重肥胖者上述指标的并异。结果与结论:口服葡萄糖后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VLDL-C较服糖前呈下降趋势,HDL-C则呈上升趋势;超重肥胖者不同时间点的血脂谱较正常体重组有所升高,2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P<0.05;胰岛素与血脂谱动态变化不存在相关性。糖负荷后血脂谱的动态变化与胰岛素的分泌变化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刊于2009年3月26日至2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与肾脏病学术会议。会上,多位国内外著名的内分泌科和肾脏病科专家教授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多篇优秀的会议来稿被交流探讨。鉴于本次会议的学术价值,本刊特在本期专门开设会议专栏,刊登专家报告的精彩内容以及从会议来稿中精心挑选的优秀论文,以飨广大读、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