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主因左下肢腘窝密集丘疹30余年,于2013年10月就诊。患者于幼年时发病,开始为单个黑色毛囊性丘疹,后皮损逐渐增多,近半年来发展迅速,表现为局限于腘窝处密集的黑色丘疹,大小均匀一致,皮损可以挤出白色豆腐渣样物质,伴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中国克雅氏病(CJD)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8年中国克雅氏病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榆测脑脊液中是否含有14-3-3蛋白,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PCR及测序方法对脚基因进行129位多态性及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共发现散发型CJD临床诊断病例31例,疑似诊断病例11例,2例家族性CJD和1例格-斯-斯综合征.病例的地理分布及职业无明显聚集性;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平均年龄56.7岁,男女比例8:9;疑似诊断病例发病平均年龄为57.4岁,男女比例5:6.快速进行性痴呆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全部诊断病例的33.3%.临床诊断病例比疑似诊断病例出现更多的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2008年中国监测到的CJD病例以散发型为主,病例的地理分布、职业、性别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3.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束后发病及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脾组织中抵抗蛋白酶K的PrPSc。结果当颅内接种稀释度由低到高变化时,仓鼠发病的潜伏期及病程同时也由短到长发生变化。发病仓鼠脑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rPSc,但是PrPSc的量在不同的组之间无太大差别。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中未检测到具有PK抗性的PrP信号。结论本实验室保存的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的LD50为9.2-log10LD50i.c.units/0.001g brain,即当对仓鼠颅内接种10μl羊瘙痒因子263K的10-9.2稀释液时,50%的仓鼠会死亡。  相似文献   
44.
40岁以上高龄妊娠与分娩结局分析(附5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40岁以上妊娠妇女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2005年12月分娩的40岁以上孕妇56例及同期妊娠的18~34岁孕妇100例,后者为对照组.结果 高龄组不孕史、习惯性流产和子宫肌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 5);高龄组剖宫产率(78.6%)比对照组(38%)高(P<0.01).但两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和围生儿死亡率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40岁以上妇女妊娠的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增高,但只要重视和加强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合并症,母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5.
肖康  周伟  王园  王晶  董小平  石琦 《疾病监测》2019,34(2):106-111
目的了解2016年中国克–雅病(CJD)监测网络中12个省份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我国CJD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脊液中14-3-3蛋白,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测序方法对PRNP基因进行129位和219位氨基酸多态性及基因突变的分析。结果2016年共监测CJD病例449例,其中散发型临床诊断病例159例(35.41%),疑似诊断病例19例(4.23%),遗传型病例15例(3.34%),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5例(1.11%),格斯特曼综合征(GSS)3例(0.67%),以及R148H基因携带者1例(0.22%)。 病例报告无季节聚集性,长久居住地呈散在分布,职业分布广泛。 临床诊断病例年龄中位数为61(18~87)岁,男女性别比为1.13∶1;疑似诊断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39~77)岁,男女性别比为2.60∶1。 快速进行性痴呆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脑脊液14-3-3蛋白、脑电图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3项检测结果中,出现阳性结果越多的病例表现出更多的典型症状。 对429份血液样品PRNP基因的检测,其中420例129位氨基酸为M/M纯合子,421例219位氨基酸为E/E纯合子。结论2016年我国监测到的CJD病例的报告时间、长久居住地、职业、性别比例以及年龄分布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46.
脑脊液127份14-3-3蛋白检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雅病 (Creutzfelt Jacobdisease, CJD)是由于朊蛋白(prion)引起的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致死性退行性疾病。目前对此病的确诊依赖于脑组织常规病理检测或异常朊蛋白(PrPSc)的检出。但由于脑组织标本获得困难且易造成潜在污染,目前各国学者一直致力于CJD脑脊液 (cerebrospina  相似文献   
47.
细胞转录调节因子YY1及其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早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检测YY1在不同宫颈癌细胞及人乳头瘤病毒易感细胞中的表达、功能状态和YY1位点破坏所诱导的P97活性增强效应。方法 提取了4种宫颈癌细胞和2种人角源细胞胞核蛋白,检测其内源性YY1蛋白。同时将带有HPV16标准LCR和YY1位点突变LCR序列的荧光素酶质粒短暂转染上述细胞以检测P97活性。结果 所有被检测细胞均含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YY1蛋白,其蛋白量在各细胞间无明显差别。HPV16LCR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价脑脊液14-3-3蛋白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轴索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47例MS患者及36例对照中获取脑脊液标本,用免疫印迹法分析脑脊液14-3-3蛋白条带。结果 MS患者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率为24.5%,急性期起病的患者12例中7例阳性;阳性的患者其扩展的残疾功能状况量表评分均≥2.0分,且〉4.5分的患者阳性率更高。结论 免疫印迹法分析脑脊液14-3-3蛋白对判断MS患者急性期是否出现轴索损害及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在我国开展克雅氏病(CJD)监测,探讨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多学科交叉技术开展以疾病监测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和发病机制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结果建立了CJD病原学诊断技术,制定了《克雅氏病诊断标准》,开展了覆盖12个省(市)自治区的CJD监测。首次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国CJD病人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首次报道了我国多种遗传型CJD病例。建立了包括朊病毒实验动物平台、体外无细胞转化平台、PMCA平台、PrPSc抗原库等技术平台。首次发现了朊病毒可利用脾脏和肌肉组织进行复制、NADPH可促进PrPSc增殖;系统描述了PrPSc和其他神经因子在疾病潜伏期和终末期的变化;报道了PrP蛋白与多种神经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证明了PrP蛋白序列、二级结构、糖基化类型及胞内存在位置的改变均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本研究直接服务于我国朊病毒病的防控工作,为朊病毒的研究积累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中国克雅氏病(CJD)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8年中国克雅氏病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榆测脑脊液中是否含有14-3-3蛋白,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PCR及测序方法对脚基因进行129位多态性及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共发现散发型CJD临床诊断病例31例,疑似诊断病例11例,2例家族性CJD和1例格-斯-斯综合征.病例的地理分布及职业无明显聚集性;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平均年龄56.7岁,男女比例8:9;疑似诊断病例发病平均年龄为57.4岁,男女比例5:6.快速进行性痴呆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全部诊断病例的33.3%.临床诊断病例比疑似诊断病例出现更多的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2008年中国监测到的CJD病例以散发型为主,病例的地理分布、职业、性别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