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了解国内肾移植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水平变化。方法:按设定的标准随机选取肾移植术后3个月、1年、2.5年和4年患者各10例,健康志愿者10例(对照组)。用EUSA法测定瘦素的血浆浓度,统计后进行分析。结果:移植近期组(3个月和1年)与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瘦素浓度比较无差异,但移植远期两组的瘦素浓度(2.5年和4年)高于对照组和移植近期两组。结论:肾移植近期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高瘦素血症,但远期相当部分患者在肾功能良好情况下可再次出现高瘦素血症,从而可能影响长期生存移植患者的免疫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52.
肾移植术后特异性HLA抗体对急性排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特异性HLA抗体对移植肾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36例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特异性HLA抗体水平,随访观察HLA抗体对急性排斥的影响.结果术后HLA抗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高于阴性组(32.65%vs13.79%,P=0.000).按照HLA-Ⅰ类和Ⅱ类抗体水平分组后,移植肾无排斥存活率依次为HLA-Ⅰ-/Ⅱ-组>HLA-Ⅰ-/Ⅱ+组>HLA-Ⅰ+/Ⅱ-组>HLA-Ⅰ+/Ⅱ+组(P=0.03).结论术后特异性HLA抗体可能是引起移植肾急性排斥的原因之一,HLA-Ⅰ类抗体与急性排斥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3.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近年由于手术及麻醉技术的进展,使手术治疗更趋安全。以往子宫全切阴道断端采用圆针铬制肠线连续锁边缝合,出现阴道断端愈合不良,残端肉芽肿等并发症。故我院1998—2002年间对两种不同缝线缝合阴道断端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有限采样法监测肾移植受者的血霉酚酸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限采样法监测肾移植受者血霉酚酸(MPA)浓度的可行性及其方案。方法21例肾移植患者分别在术后第3、11、21d服用霉酚酸酯(MMF)前以及服药后0.5、1、1.5、2、2.5、4、8、12h等9个时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MPA浓度,用线性梯形法计算服药后0~1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术后第3、11、21d所测得的MPA药时曲线形态基本相同,部分呈现双峰现象。服药后8、4h及服药前浓度(C8、C4及C0)与MPA-AUC0-12的相关性相对较好;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根据C1、C2.5、C4、C8计算所得的AUC与标准AUC的相关性最好,C1、C2.5、C8次之,综合考虑检测成本和可操作性,推荐C1、C2.5、C8三个时点的多元回归模型AUC=4.809+6.434×C8+2.454×C2.5+0.980×C1。结论汉族肾移植患者口服多剂MMF后,以服药后1、2.5、8h的血MPA浓度(C1、C2.5、C8)估算MPA-AUC0-12为好,可作为临床监测MPA浓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快速建立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以Lewis大鼠为供体,F344大鼠为受体,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共54只。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CsA2mg·kg^-1组和CsA6mg·kg^-1组(每组18只)。空白对照组术后每天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试验组腹腔注射CsA2mg·kg^-1或CsA6mg·kg^-1,连续10d。术后20、40和60d时分批处死,取移植心脏行病理检查,时冠脉血管重塑和单核细胞浸润情况进行评分。结果:(1)对照组有7(39%)只大鼠出现移植心停跳,CsA6mg·kg^-1组有2(11%)只大鼠带心死亡。(2)术后40d各组都出现典型的冠脉内膜增生病变,术后60d病变更加明显。(3)各时段CsA组冠脉内膜增生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单核细胞浸润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术后20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用近交系的Lewis和F344大鼠建立心脏移植模型,移植后给予短程、小剂量CsA(2mg·kg^-1)干预,术后40d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慢性排斥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的机制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择期肾移植患者51例,ASAⅡ~Ⅲ级,随机分成乌司他丁干预组(n=26)和对照组(n=25)。观察两组麻醉给药前,术后第7、14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水平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第7、14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水平及外周血细胞因子sICAM-1、IL-8水平较麻醉给药前前显著升高(P<0.01),在第7天时点最高,在第14天时点仍显著高于血管开放前水平(P<0.05);但乌司他丁组升高的幅度在第7、14天时点均对照组组小(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水平增高,CD95表达增加是肾移植患者免疫系统亢进的表现,乌司他丁能有效减少肾移植围术期CD95的表达,能够保护和恢复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肾移植围术期血中促炎因子sICAM-1、IL-8水平显著增高,可能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乌司他丁能有效减少肾移植围术期ICAM-1、IL-8的释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移植肾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环孢素A的肝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59.
模拟临床的动物小肠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0.
肾移植慢性排斥的后期药物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7例术后6个月-8年7个月发生慢性排斥的肾移植患者进行治疗,21例经治疗后血清肌酐明显下降,并稳定,6例病情有反复。比较不同时期的免疫抑制剂用量,发生稳定组在慢性排斥发生后1、3、6个月时环孢素A、强的松、硫唑嘌呤的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不稳定组在上述时期的免疫抑制用量不高于或于治疗前。认为长期应用较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环孢素A)是维持慢性排斥治疗效果的关键,并应充分重视硫唑嘌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