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崔翔  王振东  朱新年  华鹏  薛敬东  范振平 《肝脏》2012,17(5):356-358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世界范围内的感染人口约为3.5~4亿,在低流行区的感染率约为0.1%~2%,在高流行区的感染率约为10%~20%,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1-2],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3].  相似文献   
3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8岁。因乏力、上腹痛伴发热5天,意识不清1天入院。既往有血友病病史6年。就诊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上腹痛,伴发热、恶心、厌油,体温38.1℃。2天后乏力、恶心症状加重,并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4天后出现狂躁不安,言语混乱,次日凌晨陷入昏迷,遂来院就诊。查体不合作,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球结膜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H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免疫应答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008年10月-2010年6月于解放军302医院就诊的40例急性乙肝患者血样进行人白细胞抗原-A2( HLA-A2)检测,对其中18例HLA-A2阳性患者取病程极期及恢复期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以6...  相似文献   
34.
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α链可变区基因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扩增人T细胞受体(TGR)α链可变区(Vα)基因的方法. 方法 根据TCR Vα 32个亚家族的基因序列特点,设计扩增Vα基因的上游内、外引物各42条,并将上游内、外引物各分为5组简并引物.在恒定区(C区)设计下游内、外引物,测序引物以及扩增Cα基因的上游引物各1条.提取细胞RNA,用PolyA介导反转录后,采用巢式PCR扩增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8T细胞TCR Vα的32个亚家族基凶,以JurkatT淋巴瘤细胞作为对照.用T-easy载体克隆RT-PCR产物,对克隆基因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从正常人CD8 T细胞中扩增到了所有TCR Vα亚家族基因,以10个Jurkat细胞所提取的RNA作为模板即可获得成功扩增.TCR Vα同一亚家族基因的同源性均大于75%,序列差异主要在CDR3高变区. 结论 建立了一种高效灵敏的TCR Vα编码基因扩增方法,为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TCR克隆和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5.
1例37岁慢性乙型肝炎女性患者因月经紊乱自行口服左炔诺孕酮分散片(1.5 mg/d, 每个月连续口服21 d、停药7 d)治疗。3个月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和黄疸, 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93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68 U/L, γ-谷氨酰转移酶100 U/L, 总胆红素206.1 μmol/L, 直接胆红素138.9 μmol/L。经实验室检查排除慢性乙型肝炎再活动和其他嗜肝病毒感染后, 考虑肝损伤与左炔诺孕酮有关。停用左炔诺孕酮, 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2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支持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6.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血色病的认识。方法使用“血色病”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1991~2010年的文献,发现经肝穿刺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血色病患者71例,分为原发性血色病(primary haemochromatosis,PHC)和继发性血色病(secondary haemochromatosis,SHC),比较二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3例PHC患者,男36例,女7例,平均年龄(38.1±15.2)岁,12例可疑存在类似家族史;28例SHC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24±13.2)岁。SHC继发于血液病9例,慢性肝病19例。PHC和SHC的主诉主要为皮肤色素沉着、乏力、糖尿病、性功能低下、活动性气促;体征主要为皮肤色素沉着、脾大、肝大、肝脾均大和心界扩大,且多合并多器官受损;多器官损害以肝脏受损+皮肤色素沉着最为多见,PHC和SHC的发生率分别为67.4%(29/43)和67.9%(19/28),上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存在肝硬化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痛和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要明显多于无肝硬化者(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铁蛋白在PHC患者中的升高率为94.3%,在SHC为100.0%(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在PHC患者中的升高率为78.6%,在sHc共检测2例,均升高。结论血色病为多脏器受损的铁过载性疾病,国内确诊依赖于肝穿刺或腹部MRI;为避免误诊和漏诊,长期输血和慢性肝病患者应常规检测空腹铁蛋白和TS,升高者应进一步筛查遗传基因,早期治疗可能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7.
副伤寒目前仍是我国常见传染病,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常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现将本科室收治的1例非典型甲型副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维生素C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DAPT)药物所致非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PCI术后口服DAPT药物致出现皮下瘀斑的冠心病患者共159例,患者被随机分成维生素C组77例(口服维生素C片0.2g/次,3次/d),安慰剂组82例(继续口服DAPT基础上,口服安慰...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急性乙肝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TCR)参与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HLA-A2阳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荧光标记的CD3、CD8抗体和五聚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BsAg183-191和HB-sAg335-343特异性CD8 T细胞频率。取6例患者PBMCs,用HBsAg335-343表位多肽诱导培养3~4周,用磁珠分选出CD8 T细胞后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HBV特异性CD8 T细胞,经IL-2/CD3抗体/CD28抗体扩增后提取细胞mRNA,用cDNA5′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取TCR分子α链和β链全长可变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每个样本的克隆测序数≥50个。确定TCRα、β链基因家族并比较CDR3区序列特点。结果 6例患者样本600多个TCRα、β链克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BV特异性CD8 T细胞均呈现TCR分子α、β链基因家族优势表达特点,每例患者样本以2~4种α链和1~4种β链家族为主,其中α2、α14、α15、β3、β13和23链家族同时出现在1例以上患者,有1例患者所有克隆分析的β链基因均为β13家族。同一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趋于一致,而不同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相差较大。结论经HBV抗原表位多肽诱导增殖的特异性CD8 T细胞具有明显的TCRα、β链取用优势特点,这种TCR链的优势表达特点可能是影响抗HBV感染特异性细胞免疫力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α和β链亚家族特点。方法:从1例HLA*0201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乙肝抗原HBsAg表位S335-343多肽和细胞因子刺激PBMC以诱导CD8+ T增殖,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特异性CTL到96孔培养板,培养10~14 d后,提取细胞RNA,PolyA介导反转录,巢式PCR扩增TCR Vα和TCR Vβ,并用非特异性CD8+ T细胞作为对照。对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从HBV急性肝炎患者分离的HBsAg335-343表位特异性CD8+ T细胞扩增出15个Vα亚家族和10个Vβ亚家族,其中用少量CTL仅检出Vα2、Vα9和TCR Vβ3、Vβ4、Vβ9,提示这几种亚家族可能为该特异性CTL TCR的优势取用亚家族,除Vα2呈现3种序列和Vβ9呈现2种序列外,其他亚家族内序列单一;而从患者非特异性CD8+ T对照细胞中可扩增到所有的32个TCRVα和25个Vβ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序列呈现高度多样性。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存在优势利用的特点,可能是由于针对同一抗原的特异性CD8+ T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其机制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