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及IL-17在OB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型模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20~25 g清洁级C57BL/6,雄性,20只;IL-17基因敲除C57BL/6,雄性,10只;BALB/c雄性,10只,按体质量随机配对分为三组。正常C57BL/6(n=10)无手术对照组;实验组A:BALB/c(n=5)→C57BL/6(n=10)组;实验组B:BALB/c(n=5)→IL-17基因敲除C57BL/6(n=10)组。分别于术后第14、30天取出移植气管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于术后第7、14、30天检测脾脏中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的标记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气管移植的野生型小鼠中,M1型巨噬细胞的标记CD86随移植后时间的延长,逐渐下调;IL-17基因敲除受体组巨噬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BALB/c→C57BL/6组较对照组管腔明显狭窄,BALB/c→IL-17基因敲除组较BALB/c→C57BL/6组管腔狭窄明显减轻。结论巨噬细胞向M1方向极化与OB发生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IL-17基因敲除明显下调小鼠气管移植模型体内巨噬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水平,并减轻气管移植物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2.
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及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体外培养的生长增殖情况及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D)基因转染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差速贴壁法培养大鼠CFs,利用携带MyoD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Lenti6/V5-DEST-MyoD转导培养的大鼠CFs,用稻瘟菌素筛选2周,挑选转基因单克隆细胞,传代培养,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免疫化学鉴定。结果成功建立高纯度大鼠CFs的细胞培养模型,且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正常的生长增殖等生物学功能。转染细胞的MyoD cDNA基因表达阳性,其下游抗α-肌动蛋白(α-actin)呈阳性表达,胞质呈棕黄色,并且含有与细胞纵轴平行排列的肌丝,细胞核用苏木素复染后呈淡蓝色。在2.0×10~5/mL细胞密度的CFs接受转MyoD基因后,抗α-actin阳性率为(27.04±9.41)%。结论真核表达载体成功介导MyoD cDNA转导入体外培养的大鼠CFs,诱导其转化为具有潜在功能的类骨骼肌细胞,CFs可成为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及19例健康对照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DSCs的比例,并动态检测该比例在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后的变化特征,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MDSCs比例与血清HBV 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均数t检验,MDSCs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DSCs表型为HLADR-/lowCD11b+CD33+的细胞群其主要为CD14+的单核细胞型。其比例为(1.4±0.2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53±0.06)%,(P〈0.01);抗病毒治疗12周后其比例为(1.33±0.26)%、24周后其比例为(1.82±0.48)%。MDSCs的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P=0.452)。横断面比较分析结果显示MDSCs水平与HBV DNA无相关性(r=-0.14,P=0.60),但与ALT(r=0.621,P=0.01)、AST(r=0.612,P=0.012)、TBIL(r=0.717,P=0.003)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病情。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skeletal myoblast cells,SM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并观察犬SMCs的生长特性。方法采用机械分解法与IA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的二步酶消化法相结合,分离消化法培养获取犬SMCs,用DMEM培养液培养,以Ficoll梯度液纯化,进行Desmin免疫组化鉴定,并观察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结果犬SMCs培养后经台盼蓝检查成活率达95%以上,在接种后4~5d增殖达高峰,细胞生长旺盛;Fiooll分离纯化的SMCs纯度较高;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有97%的SMCs胞浆呈阳性反应。结论改良方法获得的SMCs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采用FicollU纯化以血清培养,即可获得高产量高纯度的SMCs。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米力农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大鼠模型。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米力农雾化吸入治疗组(治疗组)和油酸诱导ALI组(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每隔60min记录大鼠BP、肺动脉压(PAP)、气道压(Paw),并且检验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注射油酸240min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定量(TP)、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测定肺湿干比(W/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且对肺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AP[(9.5±1.3)vs.(12.6±1.3)mmHg],Paw[(6.2±0.8)vs.(7.5±0.8)mmHg],肺内分流率[(13.5±3.3)%vs.(18.8±4.1)%]和氧合指数(PaO2/FiO2)[(300±26)vs.(226±17)mmHg]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TP[(0.55±0.07)vs.(0.71±0.1)g/L],白细胞计数[(0.66±0.1)vs.(1.11±0.09)×106/L]和分类[(29.4±3.1)%vs.(36.6±3.7)%],肺W/D[(6.2±0.4)vs.(7.2±0.4)],TNF-α[(213.7±11.5)vs.(296.3±15.7)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和电镜观察治疗组肺组织水肿以及板层小体脱颗粒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米力农雾化吸入能够缓解油酸引起的ALI。  相似文献   
96.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多项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调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富含胆碱和三甲胺的食物在肠道菌群酵解作用下生成的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促进心力衰竭的进展,肠道菌群失调也可以升高血清中氧化三甲胺的水平,因此肠道菌群成为心力衰竭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HBV RNA在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59例恩替卡韦(ETV)治疗96月(或108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样本。在基线、3月、6月、9月、12月、36月、72月和96月(或108月)时检测HBV RNA水平、HBV DNA水平和血清学指标(HBeAg)。结果 在接受ETV抗病毒治疗12月、36月后,HBV RNA虽然有所下降,但HBV RNA转阴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月后,甚至96(或108)月时,有33例患者的HBV RNA水平低于100 copies/mL,其中29例患者的HBV RNA低于检测下限,HBV R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RNA水平越低,HBeAg转阴率越高(P<0.05),年龄、HBV RNA与HBeAg转阴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ETV抗病毒治疗时间延长,HBV RNA的清除越彻底,其转阴率越高。本研究证实抗病毒时间、年龄与HBV RNA转阴率呈正相关,越早抗病毒治疗效果越好。HBV RNA可作为ETV治疗预测HBeAg是否转阴...  相似文献   
98.
人工心脏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应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防治办法。方法:2001年1月-2001年9月共有4例病人行人工心脏植入术。其中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2例,肥厚性心肌病心跳骤停1例,急性广泛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1例。术前心功能均为Ⅵ级。全部病人中有3例为左心辅助;1例为双心室辅助。结果:本组所有病人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2例于术后心功能基本恢复并成功拆除人工心脏。并发症:术后早期胸腔引流量200-450ml,晚期出血1例;脑栓塞1例,血泵内血栓形成3例/次;右心功能不全1例,所有病人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死亡1例。结论:人工心脏可以明显促进心衰病人心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加强围术期观察及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CD4+T细胞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es cardiomyopathy, DCM)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雄性,4周龄,饲喂高脂饲料(high fat diet, HFD)6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饲喂6周后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注射1周后两组小鼠做心脏超声检测,后处死小鼠,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情况,Q-PCR检测两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检测小鼠体内CD4+T细胞的表型。结果 与普通饮食喂养小鼠相比,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出现了明显的心功能损害和心肌病理学改变。糖尿病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及炎症因子TNF-α和IFN-γmRN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糖尿病模型小鼠纵隔淋巴结中CD4+CD4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出现了明显的心功能损害,纵隔淋巴结CD4+CD44+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心肌组织中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升高,提示激活的CD4+Th1细胞可能在DCM中扮演着重要角色,TNF-α可能也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临床应用中的管理要点.方法:2001年1月-8月共有4例病人行人工心脏植入术.其中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2例(1例术前2次心跳骤停),肥厚性心肌病多次心跳骤停1例,急性大面积心梗并心源性休克1例.2例植入Berlin-Heart人工心脏;2例植入Medos人工心脏(其中1例为双心室辅助,其余3例为左心辅助).术后采用四联抗凝治疗,专人定时密切监测人工心脏血泵和主机工作情况.结果:本组所有病人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例于术后第55天、52天心功能基本恢复并成功撤除人工心脏.1例因术前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但终因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于第10天死亡.人工心脏工作期间无机械故障发生.结论:人工心脏作为终末期心衰病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作为长期应用以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显著.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人工心脏系统的各项管理,使其在长期的运作中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