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心室辅助装置临床应用中的管理要点。方法 2001.1~2002.12共有6例患者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其中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4例(1例术前2次心搏骤停),肥厚性心肌病多次心搏骤停1例,急性大面积心梗并心源性休克1例。4例植入Berlin—Heart人工心脏,其中1例为永久植入型,余为体外气动隔膜型;另2例植入Me—dos心室辅助装置;6例患者中行双心室辅助1例,其余5例为左心辅助。术后采用四联抗凝治疗,专人定时密切监测心室辅助装置血泵和主机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各项参数。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后可携心室辅助装置自由活动。全部病例中有2例患者于术后心功能基本恢复并成功撤除人工心脏康复出院,1例患者携带人工心脏出院。死亡2例中,1例因术前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但终因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于第l0d死亡。另一例患者因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并发严重的免疫性溶血于术后第12d死亡。心室辅助装置工作期间无机械故障发生。结论 心室辅助装置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作为长期应用以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显著。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心室辅助装置系统的各项管理,使其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2.
阿片受体介导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阿片受体参与了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调节作用,阿片类物质通过激活心肌阿片受体能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作用.心肌阿片受体的激活所产生的早期时相和后时相心肌保护作用的信号途径涉及Gi/Go、蛋白激酶C、酪氨酸激酶和ATP敏感钾离子通道等途径.在心脏外科手术或者冠心病等心脏病的治疗中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并尝试联合其他心肌保护药物如莨宕碱类药物来保护心脏必将成为临床心肌保护的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3.
卢蓉  范慧敏  李健  刘中民 《上海医学》2003,26(4):279-280
随着体外循环 (CPB)技术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常规应用及对其理论的深入研究 ,逐渐认识到CPB对机体和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从而使这一技术开拓性地应用于抢救各类危重患者 ,并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我院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6月间 ,应用应急体外循环 (ECPB)救治患者2 1例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2 1例 ,年龄 2 2~ 73岁 ,平均43 .2岁。建立ECPB的原因 :心脏手术后 7例 (其中鱼精蛋白严重过敏反应 1例、术后顽固性心律失常 1例、术后心力衰竭 5例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失败 5例 ;外伤导致…  相似文献   
84.
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心脏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救治原则。方法:对20例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患者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9.6岁。其中心脏穿通伤8例,钝性伤6例,医源性损伤6例。现场紧急开胸4例,急诊手术治疗16例。结果:死亡13例,余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破裂可能,早期诊断及手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除具有支持体外造血、促进体内造血功能重建外,还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能够通过调节多种固有或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功能,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本文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对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北京市40岁以上女医师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样北京市40家医院40岁以上女医师140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和特征分析.结果 本组平均年龄(46.5±5.4)岁,脑卒中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脂血症(27.7%)、高血压(20.8%)、睡眠障碍(14.3%)、焦虑抑郁(14.1%)、糖尿病(8.6%)、吸煳(...  相似文献   
87.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OB是导致肺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5年存活率仅有30%~40%。目前临床对OB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OB的发生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探索OB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为防治新策略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Th17&Treg细胞以及相互作用与OB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Th17&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两个亚群,以分泌IL-17为特征的Th17细胞参与一系列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而Treg细胞对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成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使用心脏超声进行无创心功能评价。方法C57BL/6雄性小鼠20只,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采用左侧第4肋间手术径路进入左胸腔,在手术显微镜下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前1 d和术后4周使用小动物心脏超声评价左室收缩末直径、舒张末直径、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术后4周超声检查完成后处死小鼠,取心脏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小鼠心梗模型建立过程中死亡率10%(2/20),建模术后4周内死亡率10%(2/20),使用超声检查评价,建模成功率为75%(15/20)。建模后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心室明显扩大,病理切片可见大量心肌细胞坏死,瘢痕形成。结论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可以成功建立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可用无创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策略,建立一种稳定的小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的方法.方法 20~ 25 g清洁级的C57BL/6,雄性,25只;BALB/c雄性,5只,按体质量配对分为两组,实验组A:BALB/c(n=5)→C57BL/6(n=10);对照组B:C57BL/6(n =5)→C57BL/6(n=10),进行气管原位移植.使用H-E染色,对比观察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同系气管移植和未进行气管移植小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小鼠模型建立过程中病死率0% (0/20),术后4周病死率5%(1/20).病理显示实验组小鼠气管内皮受损,黏膜下层有大量炎症细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模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为100%.而对照组均未发生OB,移植气管形态接近正常,无管腔狭窄.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模拟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小鼠原位气管模型,为研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应用医用热成像诊断(MTD)系统行术中心肌实时温度监测,探讨体外循环时冷停搏液灌注心肌保护过程中心肌温度与冠脉血肌钙蛋白T(TnT)、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心肌三磷酸腺苷(ATP)之间的相应变化关系,以期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指导体外循环术中间隔冷灌注安全灌注时间点.方法 家猪12只常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灌注冷停搏液,行动态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分时段采集冠状窦血样标本及左室前壁心肌标本.对所得心肌温度及TnT、ATP、SOD等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成功建立体外循环灌注模型并顺利采集到灌注及复温过程中相应心肌温度变化数据.经回归分析,心肌实时温度与冠脉血TnT、心肌样本ATP浓度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0.88,P均<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612x-0.8597,y=-0.1335x+3.2495;而心肌温度与心肌样本SOD活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TD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术中心肌温度变化从而反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心肌损伤情况.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对心肌保护起到有效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