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78例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院近4年重型肝炎患者胆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养分离的95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0%,其中以大肠埃希菌(26.3%)和肺炎克雷伯菌(23.7%)为主;革兰氏阳性菌占35.8%,以肠球菌(26.5%)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5%)为主;真菌占24.2%,以白色念珠菌(39.1%)和热带念珠菌(39.1%)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97.1%),其次为阿米卡星(86.1%);革兰氏阳性菌时替考拉宁敏感率最高(97.1%),其次为万古霉素(95.1%);真菌对二性霉素敏感率最高(100~6),其次为氟康唑(95.7%).结论 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病原体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但革兰氏阳性菌、真菌也占有较大比例.根据胆汁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素是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可以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对粘附分子在CPB炎症及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日益成为热点之一 ,现综述如下。一、粘附分子及其参与CPB炎症反应机制粘附分子 (adhesionmolecule,AM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其种类繁多 ,目前在CPB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有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 1 )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 (PECAM 1 ) ,主要分布于内皮细胞 (EC ) ;整合素家族的CD1 1a/…  相似文献   
43.
贾士杰  范慧敏  刘伟 《中国肿瘤》2014,23(12):999-1004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国2002~2011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公开发表的2002~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1年全国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在137.1/10万~156.1/10万之间,基本保持稳定。肺癌、肝癌和胃癌是主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三者约占总恶性肿瘤死亡率的60%;肺癌死亡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APC=2.79%,Z=4.03,P=0.004),肝癌和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2.53%,Z=-3.60,P=0.007;APC=-3.32%,Z=-10.58,P<0.001)。农村总恶性肿瘤、肝癌以及胃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肺癌死亡率略低于城市;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约为女性的2倍。[结论]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保持稳定,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性别以及年龄阶段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转染生肌调节因子(myoblast determination,MyoD)基因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Cx43)基因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DFs)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及MyoD和Cx43基因转染DFs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真核质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LV)表达系统,将大鼠MyoD cDNA和Cx43 cDNA转入大鼠成纤维细胞中,经Blasticidin筛选培养,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法等方法检测MyoD及Cx43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且通过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生长情况,膜片钳技术检测离子电流变化。结果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出MyoD及Cx43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膜片钳检测到转染后钙离子电流,显微镜观察到基因转染筛选后培养1w细胞的融合现象,并有多核肌管形成。结论MyoD和Cx43基因转染使DFs分化为成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心力衰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心肌阿片受体参与了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调节作用,阿片类物质通过激活心肌阿片受体能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作用。心肌阿片受体的激活所产生的早期时相和后时相心肌保护作用的信号途径涉及G i/G o、蛋白激酶C、酪氨酸激酶和ATP敏感钾离子通道等途径。在心脏外科手术或者冠心病等心脏病的治疗中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并尝试联合其他心肌保护药物如莨宕碱类药物来保护心脏必将成为临床心肌保护的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6.
目的构建表达大鼠TLR4 shRNA的慢病毒,并观察其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的抑制作用和对内毒素(LPS)诱导的IL-6、IL-1β释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4个可能具有干扰效力的shRNA表达质粒,将他们分别与预先构建好的TLR4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筛选出一段干扰效果最好的shRNA,使用Gateway的方法重组到慢病毒表达载体中并进行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使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并加入LPS刺激,ELISA检测IL-1β、IL-6的释放情况。结果成功筛选出具有较高干扰效率的shRNA,并成功包装入慢病毒,慢病毒滴度为2.0×106TU/ml。转染慢病毒后的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IL-1β、IL-6的释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大鼠TLR4 shRNA的慢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IL-1β、IL-6表达的作用,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基因治疗大鼠肺移植后的慢性排斥反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利用磁敏感差异成像并增加图像对比的新技术,其对血液代谢成分、缺氧血、钙化和铁沉积等非常敏感。已广泛应用于血管畸形、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神经系统变性病以及脱髓鞘疾病等的临床诊断。文章对SWI的基本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针刺对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吗丁啉组,每组20例.针刺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电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30 min;吗丁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餐前30 min口服吗丁啉,每次10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消化道症状评分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的改变,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消化道症状总有效率为85.0%(17/20),而吗丁啉组为70.0%(14/20).针刺组腹胀、嗳气、呕吐的积分改善均优于吗丁啉组(均P<0.05).针刺组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总分为8.40±0.22,治疗后下降至5.36±0.17,其中腹水、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的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下降幅度随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有增大趋势,而吗丁啉组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能有效减轻肝硬化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并改善肝功能,其对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疗效优于吗丁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E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1.81±12.49)岁。将心功能Ⅰ-Ⅱ级定义为心功能不全低危组,将心功能Ⅲ-Ⅳ级定义为心功能不全高危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BMI、HDL-C等指标心功能不全高危组与心功能不全低危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CRP、HE4、UA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调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HE4以及NT-proBNP时,HE4和NT-proBNP是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而当调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HE4、NT-proBNP、吸烟、饮酒、HDL-C、LDL-C以及UA时,结果提示性别、HE4和NT-proBNP是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HE4和NT-proBNP是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E4水平与心功能的分级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IL-8、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变化,探讨N-去硫酸基团肝素对幼猪肠穿孔脓毒症诱发急性肺损伤治疗机制.方法 23只雄性幼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5)、模型组(B组,n=6)、N-去硫酸基团肝素治疗组(C组,n=6)、低分子肝素治疗组(D组,n=6),建立肠穿孔脓毒症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后,机械通气基础上,在ALI即刻,C组12 mg/kg N-去硫酸基团肝素静脉注射,D组300 U/kg低分子肝素静脉注射,观察比较基础状态、出现ALI后4 h、8 h血清IL-2、IL-8、sVCAM-1水平.并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浓度.结果 C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B组和D组,其血清IL-2、IL-8在ALI后短暂上升即均呈下降趋势,sVCAM-1持续下降.B、D组血清IL-2、IL-8、sVCAM-1在ALI后均呈明显上升.结论 N-去硫酸基团非抗凝肝素对脓毒症诱发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和其降低血清IL-2、IL-8、sVCAM水平,从而抑制白细胞的趋化、黏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