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广州地区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区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与病原学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510060)范慧敏,唐小平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广州地区又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为了解广州地区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病原学分布,本文收集了1994年全年在本院住院的本地区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232.
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月~8月共有4例患行人工心脏植入术。结果:4例患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结论:人工心脏不仅可以作为终末期心衰患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而且可以促进心衰患心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3.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抗病毒序贯治疗方案 ,并采用对比研究评价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 3组。抗病毒序贯治疗组 30例 ,接受日达仙治疗 8周 ,1 6mg 次 ,皮下注射 ,2次 周 ,于第 5周起加用α 干扰素 5 0 0MU 次 ,肌内注射 ,隔日 1次 ,疗程 6个月 ;HBeAg阴转 2个月或α IFN结束后 ,使用拉米夫定 ,10 0mg d ,用至 18个月以上。IFN联合日达仙组 14例 ,接受日达仙和α 干扰素治疗 ,用法同抗病毒序贯治疗组 ,疗程为 6个月。拉米夫定组 30例 ,接受拉米夫定治疗 ,用法同抗病毒序贯治疗组 ,疗程 18个月以上。结果 抗病毒序贯治疗组、α 干扰素 (α IFN)联合日达仙组和拉米夫定组的短期ALT复常和HBeAg阴转率 (有效率 )分别为 76 7%、78 6 %和 13 3%。抗病毒序贯治疗组与α IFN联合日达仙组的效果相当 ,均高于拉米夫定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持续有效率分别为 76 7%、5 7 1%和 16 7%。抗病毒序贯治疗组高于α IFN联合日达仙组和拉米夫定组 ,治疗费用仅约为IFN联合日达仙组的 6 0 %。抗病毒序贯治疗组和α IFN联合日达仙组中肝损敏感期出现率为 4 7 7% ,出现时间为IFN治疗开始后的 2~ 8周 ,较文献中单用IFN治疗引起的肝损敏感期的出现时间 (6~ 8周 )早。结论 抗  相似文献   
234.
曹浩  范慧敏  刘中民 《医学综述》2009,15(22):3440-3443
肺移植的长期成功率受到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限制,而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OB形成的病理机制涉及异常的呼吸道上皮重塑、血管重塑、基质重塑和淋巴系统新生。一个潜在的机制是损伤和异常重塑的恶性循环,导致OB不断加重。也就是说,解剖和功能的异常(如上皮重塑减弱黏膜纤毛清除能力,加重误吸相关的损伤)诱导和恶化免疫介导和非免疫介导通路。本文综述了OB发生的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35.
调节性T细胞与移植耐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中,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能够抑制那些逃避人工诱导耐受机制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而非己外来微生物抗原或移植器官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类似于自身抗原的固有耐受,是多机制参与的过程,都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现在人们已认识到Treg细胞在抑制非己抗原和同种异基因器官和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6.
目的: 应用自主研发的医用热成像诊断系统,采集冠心病病例术前及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心肌热成像数据加以对比分析,以期为冠心病诊疗提供新的方法.材料和方法: 对12例临床确诊冠心病(多支病变)行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于术前及术中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并与心电图、冠脉造影术、心肌断层核素显像结果相对比.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顺利采集到相应时段的心肌温度数据及热区分布变化图.红外热成像所显示的缺血心肌区域与心电图、冠脉造影术、心肌断层核素显像一致.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手段,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诊疗过程的动态监测并具有指导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37.
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报告1例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病例。方法2003年7月1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Eisenmenger综合征女病人在全麻、中低温、全心肺转流下进行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结果手术顺利,心脏自动复跳,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出血、感染和急性排异反应,术后1h清醒,36h拔除气管插管。第3d下床活动。术后30d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各项生命指征正常,可在隔离病房内自由活动,术后50d转普通病房。现已健康生存半年余,病人状况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供、受体,加强心肺保存,以及重视围术期处理,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可以挽救终末期心肺疾患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38.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围术期动态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补体(C)C3、C4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例进行CPB手术和10例非CPB手术围术期中几个时期的血液(包括术前、术后即刻、24 h、48 h和72 h),测定其血清cTnT、hs-CRP和C3、C4的水平。结果术前cTnT、hs-CRP和C3、C4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CPB组患者cTnT以术后即刻显著增高[(0.64±0.18)ng/ml vs(0.09±0.11)ng/ml,P<0.01)],术后24 h后开始下降至72 h后趋于正常;hs-CRP于术后24 h开始显著增高[(16.40±1.71)mg/Lvs(1.57±3.62)mg/L,P<0.01)],至72 h后逐渐降低;C3水平在术后即刻显著低于术前[(0.67±0.29)g/L vs(1.36±0.61)g/L,P<0.01)],术后48 h恢复并显著高于术前水平;C4水平在术后即刻显著低于术前[(0.14±0.07)g/L vs(0.27±0.16)g/L,P<0.01)],术后72 h恢复并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对照组hs-CRP术后24 h增高,至术后72 h后逐渐降低(P<0.01),其他各项指标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T、hs-CRP和C3、C4水平能反映CPB围术期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和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39.
为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在CPB前后心肌上ICAM-1的表达,并探讨抑肽酶对其表达的影响,选择掺期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及结束时取右心房心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的表达,以测得ICAM-1积分光密度值(IOD值)进行分析,结果: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CPB隍心肌细胞上ICAM-1的表达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而在抑肽酶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在对照组,心肌血管EC上ICAM-1在CPB后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抑肽酶组,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P<0.05,认为CPB时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EC上ICAM-1的表达增高,ICAM-1可能参与CPB时心肌的炎症损伤,抑肽酶可以通过抑制CAM-1的表达而减轻CPB所致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40.
Treg/Th17平衡的分子调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环境中,初始T细胞可以分别分化为Th1、Th2、Th17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其中,近几年才发现的Th17细胞可以通过IL-17、IL-21、IL-23等促炎症细胞因子介导一系列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而Treg对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主要的调节功能。因此,Treg可以通过IL-2、TGF-β1等促炎症细胞因子介导RORγt、Foxp3、STAT3、STAT5、IRF4以及RORα、共同转运受体等转录因子的表达,调节Treg/Th17平衡,调控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移植排斥反应。其中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