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30例在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面情绪,提高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2.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081是肺移植或心肺移植后一种进行性细支气管闭塞.小气道功能紊乱和呼吸受阻。临床上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症(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免疫学和非免疫学因素及其他致病因素。病理学特点为近呼吸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炎症和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通过观察转染生肌调节因子(myoblast determination,MyoD)基因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基因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DFs)生物学功能的变化,探讨Myo和Cx43基因转染DFs细胞在治疗心律失常中意义.方法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真核质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LV)表达系统,将大鼠MyoD cDNA和Cx43 cDNA转入大鼠成纤维细胞中,经Biasticidin筛选培养,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膜片钳技术等方法检测MyoD及Cx43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及离子电流变化,并且通过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肌动蛋白和结蛋白的表达.结果 RT0-PCR,Western blot检测出MyoD及Cx43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显微镜观察到基因转染筛选后,培养1周细胞的融合现象,并有多核肌管形成及连接蛋白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其下游蛋白Desmin及α-actin呈现阳性表达,膜片钳检测到转染后钙离子及钠离子电流改变.结论 MyoD和Cx43基因转染使DFs分化为可兴奋偶联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心律失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通过模拟手术过程对老年心肌与青年心肌 β受体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的对比研究 ,探讨老年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成年犬 (3~ 4岁 )及老年犬 (7~ 8岁 ) ,分两组 (n =1 0 ) ,A组 (青年组 ) :成年犬 ;B组 (老年组 ) :老年犬。常规建立犬体外循环模型。应用MPA 2 0 0 0生物信号分析系统 ,记录LVEDP、 dp/dt、-dp/dt。分别于复跳即刻、复跳后 0 .2h、复跳后 1h取左室心肌 ,测定心肌 β受体密度、G蛋白含量、cAMP含量、AC活性变化。结果  (1 )心功能指标 :在各个时段B组的LVEDP均大于A组 ,而A组的 dp/dtmax ,-dp/dtmax均大于B组。体外循环后 ,两组 dp/dtmax ,-dp/dtmax均有下降且B组下降更为明显 ;(2 )A、B两组在复跳即刻 β受体密度较正常有所下降 ,而复跳 1h时后受体密度有所上升。B组复跳后受体的恢复较A组慢 ;(3)A组Gi在复跳后下降明显 ,B组中复跳后Gs较前有较大下降。Gi/Gs比例B组较A组明显升高 ;(4)B组AC的活性以及cAMP的含量下降较A组明显。结论 心脏手术后老年心肌中 β受体密度恢复缓慢 ,Gi/Gs比例升高 ,从而加重了老年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5.
体外循环 (CPB)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与术后心、肺等器官功能失常有关。肝素涂抹材料可有效地提高聚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减轻炎症反应。有关肝素涂抹管道对CPB诱发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国内亦未见其对粘附分子影响的报道。本研究就肝素涂抹体外循环管道 (H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发生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近交系Brown Norway(BN)和Lewis大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同系移植组:Lewis(供体)→Lewis(受体),18只;异系移植组:BN(供体)→Lewis(受体),18只.于移植后7、14、30、60 d通过Micro-CT扫描观察移植气管影像学变化,并评价阻塞情况;7、30、60 d取出移植气管,HE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各时间点,同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均无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少,气道阻塞率在8%左右;异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明显增厚,早期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晚期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气道明显狭窄、阻塞,其中以第7天阻塞最重,随后渐改善,7、14、30、60 d气道阻塞率分别为(56.8±9.04)%、(51.05±9.79)%、(44.01±7.92)%和(42.97±8.82)%,各时间点异系移植组和同系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位气管移植能够稳定形成可模拟肺移植后OB的气道阻塞性病变,克服了肺移植和异位气管移植用于OB研究的一些限制,可更好地作为OB的动物模型应用于实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DC(monocyte—derived DC,MoDC),对细胞表型,免疫学功能及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提取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GM—CSF和IL-4诱导,体外培养5-8d,得到悬浮的MoDC,培养第5天加入浓度为1μg/ml的LPS诱导成熟。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MoDC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CD80/86,SLA-II,CD172a等分子表达,BrdU法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o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检测MLR上清液中IFN—γL-4水平。结果IL-4/GM—CSF刺激猪PBMC,可以获得MoDC,其表型为CD1^+CD14^+CD172a^+CD80/86^+SLA—II^+,经LPS刺激后CD80,CD86,SLA—II表达升高。结论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猪PBMC成功获得了MoDC,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移植耐受诱导和应用于异种移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8.
目的用高糖高脂饲料+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树鼩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为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疾病模型提供基础。方法14只雄性中缅树鼩,随机分为高糖高脂组(n=6)和高糖高脂+DEX组(3mg/kg,h.i.,n=8),连续观察8周,并测定树鼩空腹血糖(FBG)、体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A1c)。结果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地塞米松皮下注射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树鼩血糖升高,体重降低,同时发生脂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结论高糖高脂+地塞米松连续多次空腹注射可诱发树鼩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且动物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膀胱壁建立膀胱逼尿肌无力尿失禁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雌性成年未生产过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实验组开腹暴露膀胱后用置于-80℃液氮中的冷探针冷冻膀胱壁,对照组行假手术单纯开腹暴露膀胱。继续饲养2周后行离体逼尿肌收缩功能测试并观察膀胱壁病理变化。结果分别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逼尿肌最大张力和收缩频率测量结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膀胱逼尿肌组织学检查比较显示实验组肌纤维细而疏松,对照组肌纤维粗而紧密。结论液氮冷冻膀胱壁可以建立膀胱逼尿肌无力尿失禁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发生率高、稳定。  相似文献   
180.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OB是导致肺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5年存活率仅有30% ~40%.目前临床对OB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OB的发生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探索OB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为防治新策略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Th17&Treg细胞以及相互作用与OB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Th 17 &Treg细胞是CD4 +T细胞的两个亚群,以分泌IL-17为特征的Th17细胞参与一系列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而Treg细胞对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