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丽娟  朱凤  范恒 《河南中医》2020,40(7):987-989
五脏功能相互影响,一脏病变可累及五脏六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可以从肺发病。肺在窍为鼻,外邪由鼻咽进入肺部,治不及时或误治,传脾胃肠道,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影响肾主水的功能,肝肾同源,金克木,肺经热盛,肝木受损,致肝肾功能皆有损伤;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致心脏功能失调,最终致五脏功能皆伤。故在治疗上,除清肺热、补肺阴外,需补益脾胃。新冠肺炎患者可首先表现为脾胃症状,脾胃功能受损,累及于肺;肺病日久,又影响于脾,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土能克水,脾土热盛,耗伤肾阴;土侮木,肝气郁结化热,日久伤阴,肝肾同源,肝肾之阴皆伤;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偏亢,终致心功能失常,五脏功能失司。故对于以脾胃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治以解表祛湿,清热解毒,疗效显著。肝气郁结化火,损伤肝肾之阴;肝木克土,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肾水不能养心,致心功能损伤,最终导致五脏俱损。故治疗多用柴胡类方,以调畅气机,疏肝解郁。在了解脏腑传变的基础上,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早预防、早干预和早治疗,可明显缩短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减少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转化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2.
根据中医理论,女性面部痤疮的发生与其月经周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心肝郁火,湿热内壅,冲任失调为其重要病机。治疗上应按照女性月经周期,予以疏肝清热,理气活血,冲任调和则痤疮自愈。  相似文献   
9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是全世界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形式[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中药、保留灌肠、调节情志、饮食调理等治疗UC.溃疡性结肠炎属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压力是本病发病和复发的诱因,患者大多有特殊的心理因素的影响[2],仅予以药物治疗是不足够的,还须配合合适的护理.近期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是缺乏的,尤其是专科护理[3].本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显著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4.
杨佳  范恒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4):174-177
胞外囊泡(EVs),曾经被误认为是细胞垃圾碎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介导配体-受体反应或传递胞质成分(蛋白、mRNA和microRNA)等方式与靶细胞发生联系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EVs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有可能成为替代干细胞治疗的新型物质。随着对EVs研究的深入,将来有望利用其特有的作用方式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并研发新型的药物载体,达到诊断和治疗更多疾病的目的。现就EVs的生物学特性、与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及MSCs来源的EVs在多种疾病中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kappaB p65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乌梅丸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kappaB p65疗效的大小, 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2, 4-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 将56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 按雌雄随机分4组, 分别为乌梅丸组、SASP组、模型组和正常组, 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匀浆NF-kappaB p65的变化. 结果: 在正常结肠组织中NF-kappaB p65无或仅有弱阳性表达, 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NF-kappaB p65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45.67%±4.25% vs 10.45%±5.20%, P<0.05), 乌梅丸(26.32%±9.65%)和SASP(31.23%±5.18%)组阳性细胞率则明显低于模型组, 乌梅丸组阳性细胞率较SASP组更低. 结论: NF-kappaB与UC发病关系密切, 乌梅丸可能通过抑制NF-kappaB p65活性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张夏毅  沈霖  范恒  梁丽  廖弈 《世界中医药》2011,6(6):527-529
目的:检测TNB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在穴位埋线治疗前后的NF-κBp65和STAT6mRNA的表达水平,初步阐明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2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模型组不设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TAT6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改善,大鼠黏膜组织损伤也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F-κBp65和STAT6mRNA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NF-κBp65和STAT6mRNA减少(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通过NF-κB和STAT6双信号途径下调炎症因子,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初步评价强骨活力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符合方案集患者共227例,两组均给钙尔奇D做基础治疗药物,同时治疗组(A组)110例,给予强骨活力片口服治疗,1074mg,bid,疗程24周;对照组(B组)117例.给予安慰剂口服治疗,疗程24周.治疗前后作腰背四肢骨痛积分;结果:治疗前后腰背四肢骨痛积分差值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值的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密度变化率的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药物可能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6%.结论:强骨活力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K基因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活化的影响,探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的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2例使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西药组12例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大便常规、结肠镜和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 %,西药组为75 %(P<0.05);中药组结肠黏膜病变疗效总有效率为90.9 %,西药组为7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均降低,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抑制NF-κBp65及STAT6的活化及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中医体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患者男89例,女153例,平均年龄(47. 7±12. 4)岁。男性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25例(28. 1%),女性患者以阳虚质为主,占57例(37. 3%)。年龄、中医证型均与中医体质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P 0. 05)。按年龄划分,老年患者主要对应阳虚质,中年患者主要对应气郁质,青年患者主要对应平和质,未成年患者则欠缺明显的对应关系。按中医证型划分,肠道实热证主要与平和质对应,肠道气滞证主要与气郁质对应,脾虚气弱证主要与气虚质对应,脾肾阳虚证主要与阳虚质对应,阴虚肠燥证主要与血瘀质对应。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性别、中医证候均有一定相关性,这对指导通过"治未病"理念防治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观察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的影响,比较四方疗效大小,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2,4一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98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7组,分别为乌梅丸组、白头翁汤组、参苓白术散组、痛泻要方组、SASP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粘膜组织匀浆促炎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因子IL-10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造模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均升高(P<0.01),而IL-10降低(P<0.01),理肠四方各治疗组、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理肠四方均有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8、TNF-α),从而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经两两比较后,乌梅丸疗效最好,白头翁汤次之,参苓白术散与SASP组疗效相当,而痛泻要方疗效稍差.该实验也提示我们在临证治疗UC时仍要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