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弥补了传统McAb制备繁琐、抗原性强、穿透力弱等不足,为HCC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手段。我们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构建和筛选特异性抗HCC噬菌体ScFv库。 1.材料与方法:(1)抗HCC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应用HCC细胞常规免疫BALB/C小鼠,从其脾脏提取tRNA并纯化m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应用linker-(Gly4Ser)3装配ScFV基因,在其5’端和3’端分别引入内切酶SfiI和NotI酶切位点,连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IGF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不同肝组织的表达,探讨它们与HBV-DNA整合在肝癌发生中的关系,为肝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肝癌和癌旁肝组织各32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2例,胎肝10例和正常肝组织8例,Southern杂交检测各种肝组织中HBV-DNA整合情况,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不同肝组织中IGFs和PCNA在超微结构水平的分布与表达。结果:81.3%(26/32)的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为HBV-DNA整合阳性。83.3%(10/12)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为HBV-DNA整合阳性。所有胎肝组织和正常成人肝组织均无HBV-DNA整合。87.5%(28/32)的肝癌和84.4%(27/32)癌旁肝组织的表达PCNA;肝癌组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IFG-Ⅰ受体(IGF-ⅠR)的阳性率分别为40.6%(13/32)和56.3%(18/32);癌旁肝组织表达(IGF-Ⅰ和IGF-ⅠR折阳性率分别为50.0%(16/32)和65.6%(21/32)。肝癌组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0Ⅱ)和IGF-Ⅱ受体(IGF-ⅡR)的阳性率均为78.1%(25/32);癌旁肝组织表达IGF-Ⅱ和IGF-ⅡR垢阳性率均为81.3%(26/32)。HBV-DNA整合组中,肝癌和癌旁肝组织表达IGF-Ⅱ和IGF-ⅡR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整合组(P<0.001)。IGFs有以下三种分布形态;全胞浆型、核旁型和核内型。所有正常成人肝组织均不表达IGFs和PCNA,所有胎肝均表达IGFs及其受体和PCNA。结论:大多数肝癌、癌旁肝组织存在HBV-DNA整合。IGF-Ⅱ基因和IGF-ⅡR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HBV-DNA整合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激活这些基因。IGFs及其受体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IGFs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机制刺激肝细胞生长、增殖、异常分化而发挥致癌作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存在着活跃的细胞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13.
Apogossypolone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Apogossypolone(ApoG2)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体外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poG2作用于MCF-7细胞后,对其体外增殖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ApoG2(20μmol/L)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FCM检测ApoG2作用于MCF-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ApoG2药物在浓度为5μmol/L、作用14 d后就能对MCF-7细胞增殖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平板克隆实验表明,经不同浓度(5、10和20 μmol/L)ApoG2作用14 d后,对MCF-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同样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poG2与MCF-7细胞共培养72 h后,细胞呈现明显的核固缩和碎裂、染色质凝集和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现象.FCM检测结果显示,20 μmol/LApoG2作用72 h后,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而且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ApoG2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增殖和克隆形成,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腹水的常见病因有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膜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腹膜种植或转移 ,但临床上有不少病例经各种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断、治疗。我科从1994年 7月起开展腹膜活检术 ,对 2 5例原因不明的腹水患者进行了腹膜活检 ,其中 2 0例 ( 80 % )获得明确诊断 ,直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 5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17例 ,女 8例 ,年龄 2 7~ 75岁 ,平均年龄 43 .7岁。体检发现有程度不同的腹水 ,经腹部B超、CT证实 ,腹腔穿刺抽出腹水送常规及脱落…  相似文献   
15.
杨冬华  覃汉荣  范子荣 《临床荟萃》1999,14(22):1044-104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是经十二指肠镜观察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及其开口,在直视下插人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后,在X线下显示胆系和胰管形态的综合诊断方法。Mcune(1986年)首次报道此项技术,迄今已历经30余年,现已成为诊断胰胆疾病重要的方法之一,并逐渐发展到在一定范围内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堪称人类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随着内镜的改进和插管技术的提高,造影成功率亦有显著提高。但临床上常常遇到某些先天性或因病变导致解剖结构改变的情况,使部分经验不足的医师感到困难,本文就ERCP中的特殊情况结合临床体会,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IGF-I、IGF-II及其受体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及其受体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DNA 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I、IGF-II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在肝癌组织中IGF-I、IGF-I受体、IGF-II、IGF-II受体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40.0%、46.7%、66.7%和63.3%,在癌旁肝组织中IGF-I、IGF-I受体、IGF-II、IGF-II受体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46.7%、53.3%、70.0%和73.3%,有36.7%的肝癌和50.0%的癌旁肝组织同时表达四种mRNA.IGF-I、IGF-II及其受体mRNA在分化较差的肝癌细胞、肝细胞再生结节和不典型增生肝细胞中阳性信号最强.结论:IGF-I、IGF-II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癌的发生发展与IGF-I、IGF-IR、IGF-II、IGF-IIR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GF-Ⅱ及戎受体(IGF-ⅡR)在肝细胞癌孪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DNA、RNA原位分子杂交和Southern杂交技术,观察和分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中IGF-Ⅱ、IGF-ⅡR基因的单细胞转录瓣表达与HBV DNA整合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Ⅱ、IGF-ⅡR mRNA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慢性肝炎(33.3%)〈肝癌(66.7%)〈肝硬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Ⅱ,IGFⅡ)及其受体(IGFⅡR)在肝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Ⅱ、IGFⅡR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观察,发现IGF...  相似文献   
19.
20.
IGF—Ⅰ,IGF—Ⅱ及其受体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子荣  杨冬华 《癌症》2000,19(2):150-152,15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及其受体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其意义。方法:采用DNA-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癌和癌旁肝中IGF-Ⅰ、IGF-Ⅱ及其本 mRNA的表达。结果:在肝癌组织中IGF-Ⅰ、IGF-Ⅰ受体、IGF-Ⅱ、IGF-Ⅱ受体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40.0%、46.7%、66.7%和63.3%,在癌旁肝组织中IGF-Ⅰ、IGF-Ⅰ受体,IGF-Ⅱ、IGF-Ⅱ受体mRNA的表达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