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23篇 |
免费 | 438篇 |
国内免费 | 2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篇 |
儿科学 | 97篇 |
妇产科学 | 42篇 |
基础医学 | 351篇 |
口腔科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932篇 |
内科学 | 480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253篇 |
特种医学 | 2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582篇 |
综合类 | 1668篇 |
预防医学 | 827篇 |
眼科学 | 23篇 |
药学 | 655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595篇 |
肿瘤学 | 2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225篇 |
2022年 | 238篇 |
2021年 | 284篇 |
2020年 | 252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55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271篇 |
2013年 | 314篇 |
2012年 | 407篇 |
2011年 | 512篇 |
2010年 | 402篇 |
2009年 | 333篇 |
2008年 | 346篇 |
2007年 | 361篇 |
2006年 | 316篇 |
2005年 | 265篇 |
2004年 | 279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170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3(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33, USP33)是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 DUB)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通过对底物蛋白的去泛素化阻止蛋白酶体降解,进而调节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同时,USP33在不同肿瘤中的特异性可为肿瘤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方向。该文现就USP33在信号通路、自噬、中心体扩增、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 相似文献
52.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女性常见癌症第2大死因。乳腺虽不属于人体不可或缺的器官,且原位癌也不致命,随着病情进展速度逐渐加快,癌细胞后期发展至脱落会转移,侵犯至患者心、脑等重要脏器器官,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现阶段对乳腺癌相关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赫赛汀以癌细胞作为靶点,能进一步抑制转移性乳腺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所报道的文献结合我院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以下总结,为后续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联合第四代EMS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低位开窗+碎石清石术治疗的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年龄1~8岁,中位年龄2.5岁。经尿道置入F8/9.8输尿管镜,以2μm激光手术系统行囊肿低位开窗术,再以EMS系统碎石清石。术后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尿管,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如期出院。随访期间未见输尿管囊肿或结石复发。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联合第四代EMS系统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具有出血少、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无管化方案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不适感,加快康复进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颈神经后支阻滞麻醉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拟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颈神经后支阻滞麻醉组(Ⅰ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Ⅱ组).Ⅰ组根据颈神经后支的局部解剖特点,术前通过测量颈椎X线片,确定颈椎关节突关节腰部体表投影点,经皮穿刺阻滞手术切口相对应的双侧脊神经后支而麻醉颈项部;Ⅱ组采用传统的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术中麻醉效果和麻醉作用时间,对呼吸、血流动力学和SpO2的影响,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与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麻醉优率(74%)明显高于Ⅱ组(42%)(P<0.05),Ⅰ组手术时间少于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药用量明显低于Ⅱ组(P<0.01).两组麻醉后和椎管探查时平均动脉压均升高,且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SpO2均>95%;术后24、48 h的VAS 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两组无严重麻醉不良反应.结论 颈椎的后路手术施行颈神经后支阻滞麻醉,与其他麻醉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麻醉药用量少、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降低脊髓及脊神经根损伤几率等优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在医院里,护士是和病人接触最多的,无论是严冬酷夏,还是刮风下雨,她们总是守卫在病区、守护着生命。护士的工作是平凡的,她们的工作不容易总结、不容易搞发明创造;护士的工作是艰辛的,虽然没有医生工作的风险大,但劳动强度是相当大的.巡视病房、配药打针、频繁的昼夜轮班,长期的这种辛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但是护士的待遇比较低,付出与回报不相符,还有面对异性患者的尴尬。 相似文献
56.
阑尾炎是普外临床最常见的外科急诊手术之一,约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0%~16%。从2004-01—2006-01子洲县人民医院应用半月线切口行阑尾切除术16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5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及人们医疗保健观念的逐渐改变,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医院建设高潮。医院改扩建快速发展的趋势,必然要求医院对相关辅助科室的建筑设计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笔者就建设标准化洗衣房、供应室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9.
苗丽春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8,(8):811-811
鼻衄又称鼻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并发症状,亦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鼻中隔前端有血管丛,叫克氏区或黎氏动脉丛,是“易出血区”。鼻出血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其中,全身因素包括高血压、血管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病凝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发热;高空作业;妇女月经前期等。 相似文献
60.
为适应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笔者对高等职业学校教研室的优化设置、双师型人才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精品课程研究、科研活动开展、和谐环境建设和搭建校际教研室网络平台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发挥教研室在高职校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