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p16基因在尖锐湿疣及其癌变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尖锐湿疣及其癌变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33例尖锐湿疣和7例尖锐湿疣癌变患者p16基因有无纯合性缺失和变突变。结果 p16基因在尖锐湿疣及其癌变中存在的纯合性缺失,而且缺失程度在尖锐湿疣癌变中明显升高,且是尖锐湿疣癌变的早期表现;未发现p16基因点突变。结果 尖锐湿疣及其癌变与抑癌基因p16失活有关,临床上通过对尖锐湿  相似文献   
62.
苏祖兰  陈彬 《肿瘤》1993,13(4):182-185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探求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简易分类的可能性。以寿命法和时序检验,绘制简易分类中4种类型的不同生存率曲线。结果:何杰金氏病(HD)、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L)和B细胞淋巴瘤(BL)是可以独立存在的4大类型。它们具有可以明确区别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不同变化趋势和生存率曲线。这种简易分类易为病理科医师掌握,也易被临床医师理解。本文比较了纯形态和综合诊断指标的分类价值。  相似文献   
63.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上海分类”制定一年多来,经我们运用于临床外检,收到一定效果。同时也发现有的类型的诊断标准不易掌握,有的类型之间易于混淆,甚至会诊也不易取得一致意见。为了探讨上海分类标准的可掌握性,同时了解我院近年来NHL的检出概况,特将5年来外检收集的263例NHL资料,进行一次回顾性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多个阅片人之间及各亚型之间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并就统计结果提出线索,对诊断分歧和混淆原因作初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p2 1WAF1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 10 0例乳腺癌组织p2 1WAF1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结果 具有p2 1WAF1DNA多态性和无多态性的乳腺癌组织p2 1WAF1蛋白表达阳性分别为 18例 (10 0 % )和 32例 (39 0 %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 ;在乳腺癌组织腺管形成 1,2 ,3组中具有p2 1WAF1DNA多态性改变和蛋白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 1(5 0 % ) ,6 (14 0 % ) ,11(2 9 7% )和 7(35 0 % ) ,2 0 (4 6 5 % ) ,2 3(6 2 2 % ) ;在细胞核多形性 1,2 ,3组中具有p2 1WAF1DNA多态性改变和蛋白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 1(5 9% ) ,2 (4 8% ) ,15 (36 6 % )和 5 (2 9 4 % ) ,15(35 7% ) ,30 (73 2 % ) ;在组织学分级 1,2 ,3组中具有p2 1WAF1DNA多态性改变和蛋白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 3(8 8% ) ,4 (8 7% ) ,11(5 5 0 % )和 14 (4 1 2 % ) ,2 1(4 5 7% ) ,15 (75 0 % ) ,在核分裂象计数 1(<5个 ) ,2 (5~ 10个 ) ,3(>11个 )组中p2 1WAF1蛋白阳性例数分别为 7(36 8% ) ,19(4 3 2 % )和 2 4 (6 4 8% )。以上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2 1WAF1DNA多态性与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P均 <0 0 1)。结  相似文献   
65.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包含两大类机制,即遗传学机制和表观遗传学机制。肿瘤的表观遗传学主要体现在DNA甲基化模式上,一些肿瘤抑制基因的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及整个基因组的低甲基化状态。对肿瘤表观遗传学深入研究将对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和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通过对Fas及FasL基因蛋白在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non-Hodgkin'sBcelllymphoma,B-NHL)及良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的研究,探讨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在B细胞淋巴瘤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的125例石蜡标本及40例良性淋巴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Fas表达在细胞膜。FasL表达在细胞浆。B细胞淋巴瘤中Fas蛋白阳性总表达率为66.40%,FasL蛋白阳性总表达率为64.80%。良性淋巴组织中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0%,FasL为62.50%。淋巴瘤组与良性淋巴组织之间Fas及FasL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阳性细胞在良恶之间分布部位不同。淋巴瘤组内各亚型之间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恶组表达高于低恶组。DLB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FCL(滤泡细胞淋巴瘤)组表达高于SLL(小细胞淋巴瘤)组。Fas及FasL的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部位无关。结论Fas及FasL的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的类型及恶性程度有关。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检测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的一个指标,但Fas及FasL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判断B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淋巴瘤。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p21^WAF1 DNA多态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p21^WAF1 DNA多态性和蛋白表达,并根据随访结果行预后分析。结果100%(18/18例)的具有p21^WAF1 DNA多态性的乳腺癌组织p21^WAF1蛋白表达阳性,39%(32/82)的无p21^WAF1 DNA多态性乳腺癌组织蛋白表达阳性,p21^WAF1 DNA多态性组明显高于无多态性组(X^2=21.95,P<0.01);p21^WAF1 DNA多态性与p21^WAF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576,P<0.01)。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21^WAF1 DNA多态性组生存期低于无多态性组(X^2=6.02,P<0.01)。结论乳腺癌p21^WAF1 DNA多态性可能是造成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缩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367例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总结甲状腺腺瘤和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细针穿刺诊断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经验和价值,旨在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67例甲状腺病变进行病理形态学为主的复验和结果分析。结果:甲状腺疾病中女性患者占82.6%;各类疾病中甲状腺腺瘤占首位(50.1%);术中冷冻切片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定性)的符合率为100%,具体类型诊断(定类)符合率为88.2%;细针穿刺诊断准确率为77.8%。结论:应重视甲状腺腺瘤与单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恶性疾病的细针穿刺诊断准确率低,无法取代传统的冷冻切片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