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为探讨胸腺肽α1(Tα1)辅助抗生素在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的抗感染疗效,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应用Tα1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感染者15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30例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随机  相似文献   
92.
艾滋病15例误诊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的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对策。方法:对15例AIDS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AIDS以男性为主,20~49岁病人占80.0%(12/15);除1例夫妻间性传播、1例病因不明外,13例均有性乱史。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以发热、消瘦、咳嗽、淋巴结增大为主,少数出现腹泻及湿疹,并发机会性感染的病原菌以细菌和真菌为主,8例X线胸片提示有肺部病变,6例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分类检查示CD4^+/CD8^+为0.03%~6.8%,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为189~250个/mm^3。10例首次发病至确诊时间均〈1年,平均(98.85±12.29)天,5例首次发病至确诊时间〉1年。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医务人员AIDS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主动监测能力和水平,接诊医师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并注意全面总结分析,可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与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的相关性。方法 127例NAFLD病例,根据彩超脂肪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61例、中度45例、重度21例,选择21例同期就诊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专人测量身高、体重、WC,接受肝脏超声波检查及肝功能等检测,并接受腹部CT扫描,测量VAT、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腹部脂肪总面积(TA)。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方差不齐者以ANOVA(Welch法)比较,否则改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行两两比较。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或等级变量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WC、VAT、TA、SAT、BMI、AST、ALT、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FLD严重程度与BMI、WC、VAT、SAT、TA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67(P=0.000)、0.503(P=0.000)、0.473(P=0.000)、0.280(P=0.001)、0.465(P=0.000)。结论控制体重,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是预防NAFLD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9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90例血浆置换患者治疗后,显效34例,有效3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4.4%。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的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浆过敏反应。对90例患者平均随访(23.5±4.1)个月后,全部患者总存活率达66.3%,生存时间延长。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但须警惕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目前拉米夫定已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然而治疗中及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发.本文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HBeAg/抗-HBe早期血清学转换(服药6个月内)的4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临床随访,旨在探讨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指导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8.
99.
80岁上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医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41例发生院内感染53例次,感染率为34.4%(53/154)。53例次中,肺部感染占47.2%,尿路感染占20.8%,肠道感染占13.2%,术后伤口感染占7.5%,其他(包括褥疮、胆道等感染)占11.3%。细菌培养取得病原菌4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8%,革兰阳性球菌占16.7%。这些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老年患者发生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血清IL-13、IL-15水平及IL-15/IL-13比值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0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3、IL-15水平。结果 肝炎组血清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IL-15值及IL,15/IL-13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好转组(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与无细菌感染组间比较,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均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IL-13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IL-15、IL-15/IL-13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存在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的异常,存在IL-13、IL-15的失衡;通过联合检测血清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激活状态,有助于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