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福建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首次调查福建省5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HBV相关肝病临床的可能相关性.方法收集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等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HBV基因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应分析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431例HBV DNA阳性血清中基因B型275例(63.8%),C型100例(23.2%),D型及其混合型共51例(11.8%),未见A、E、F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泉州和三明地区HBV基因B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福州地区(P=0.002;P=0.006);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组都是以基因B型为主要基因型;基因C型在肝硬化中所占比例(47.0%)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14.5%)和重型肝炎组(14.7%)(P=0.009;P<0.001);基因B型的e抗原阳性率(52.4%)显著低于C型(56.0%)(P=0.008);基因D型患者e抗原阳性率(30.8%)也低于C型(P=0.051).对应分析表明原发性肝癌(HCC)与基因D型及其混合型关系密切.结论 (1)福建省HBV感染以基因B型为主,其次是C型,也存在基因D型的流行.(2)福建省部分地区基因型B和C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3)基因B型在年轻患者中可能与重型肝炎的发展有关;基因C型在年长患者中可能更易导致肝硬化.(4)基因D型与HCC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2.
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调查及预防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成效,为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调查A期(1996.4.1至1999.3.31)及B期(2004.6.1至2006.5.31)入院的肝炎患者院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比较预防措施。[结果]前后两个时期患者院感率分别为9.2%和7.1%(P>0.05);重型肝炎患者院感率分别为31.8%和19.8%(P<0.05)。严重的肝脏病变是院感的主要原因,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两个时期免疫调节剂、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微生态调节剂和H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方面存在差异。[结论]肝炎医院感染的防治仍然以综合措施为主,合理防治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泉州为福建省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为有效控制其蔓延,应提高对AIDS的认识。[方法]对泉州地区1995年5月至2006年3月发现的37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HIV11例,AIDS26例)中,男33例,其中20~49岁32例(86.5%)。以异性接触传播为主,其中1对为夫妻间传播,14例(37.8%)有境外旅游居住史(均有性乱史)。HIV感染者均为普通住院病人手术常规检查及输血前检查发现;26例AIDS患者发病至确诊时间10~365d(98.85±124.29d)。住院后明确诊断时间1~20d(4.71±4.56d),5例多次住院(省级及地市级医院)未及时发现。AIDS临床表现以发热、消瘦、咳嗽和淋巴结肿大为主,少数出现腹泻及皮肤湿疹。并发症涉及以消化、呼吸、血液和淋巴系统为主,并发机会性感染以细菌和真菌为主,14例有确切的死亡时间,1例确诊后2个月自杀,余13例发病至死亡35~527d(95.86±97.76d)。[结论]全社会应共同关爱AIDS患者,加强宣传力度,对未感染者应提倡安全性行为,医务人员亦应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在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和在医院感染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入院时及入院2周时血清IL-10、IL-13、IL-15水平.结果 入院时IL-15值及IL-15/IL-10、IL-15/IL-13比值比较,慢性肝功能衰竭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58.16±290.91)ng/L比(38.55±21.49)ng/L、12.93±14.26比1.10±0.55、98.55±97.55比9.70±5.03,均P=0.000],死亡组明显高于治疗好转组[(479.93±205.52)ng/L比(244.51±236.29)ng/L、17.65±17.78比8.53±7.98、130.69±115.50比68.55±65.99,均P<0.05).入院2周时医院感染组IL-10、IL-13、IL-15值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组[(383.49±147.04)ng/L比(75.19±85.68)ng/L、(47.75±20.96)ng/L比(14.47±17.66)ng/L、(582.61±334.09)ng/L比(322.17±239.49)ng/L,P<0.01],未发生医院感染者及好转组血清IL-10、IL-13值明显高于死亡组[(104.34±104.24)ng/L比(39.18±29.98)ng/L、(20.14±21.61)ng/L比(7.46±6.56)ng/L,P<0.05).入院2周与入院时IL配对比较,医院感染组中好转组IL-10、IL-13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 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存在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合并医院感染后可能进一步激活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加重免疫功能紊乱.联合检测血清IL-10、IL-13、IL-15值有助于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并可能作为早期发现医院感染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15.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前瞻性调查1996年4月~2000年12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为25.40%、感染例次率31.85%,医院感染多数发生在入院前2周、占71.43%,感染部位分布:腹腔28例次,下呼吸道16例次,上呼吸道10例次,胆道10例次,其他15例次;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侵袭性操作、AST、胆酶分离与医院感染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侵袭性操作是危险因素,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重型肝炎易发生医院感染,男性、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6.
重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性抗菌治疗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6 - 10~ 2 0 0 1- 12泉州市第一医院入院前 1周未经抗菌治疗、入院时无感染征象、住院时间超过 72h的重型肝炎病例 ,根据临床分期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15 9例患者中 76例发生医院感染 ,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 (A组 )、静脉注射第三代头孢菌素组 (B组 )及半合成青霉素组 (C组 )医院感染率分别为 5 6 16 % (41/ 73)、34 0 % (17/ 5 0 )和 5 0 0 % (18/ 36 )。与A组比较 ,B组早、中、晚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时间均明显推迟 ,中期、晚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中期重型肝炎病死率明显降低 ,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与A组比较 ,C组各期重型肝炎的医院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预防性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可推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时间 ,降低中、晚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 ,降低中期重型肝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7.
胸腺肽α1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感染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胸腺肽α1(T α1)辅助抗生素在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的抗感染疗效,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应用T α1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感染者15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慢性HIV感染者外周血T和B淋巴细胞上C D160的表达特征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1例慢性HIV感染者[33例长期无进展者(LTN)、25例典型进展者(TP)和23例艾滋病者(AIDS)]及35例健康对照者(NC)的T和B淋巴细胞上CD160的表达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其与疾病...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系统评价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2013年6月前发表关于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应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合计5 567例患者,MRSA所致肺炎者利奈唑胺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均高于万古霉素组(P<0.05);MRSA所致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cSTTI)者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均高于万古霉素组(P<0.05);利奈唑胺的肾功能不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万古霉素(P<0.0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高于万古霉素(P<0.01)。结论对于MRSA所致的肺炎、cSTTI感染,利奈唑胺的临床及微生物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调查罗氏芬与胸腺肽联合应用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入院时无感染征象重型肝炎病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A组:未予抗生素预防及专予胸腺肽组45例;B组:静脉注射罗氏芬联合胸腺肽组24例。结果:69例患者中29例发生医院感染,A、B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1.11%(23/45)和25.0%(6/24),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医院感染发生时间为(17.83±11.16)天较A组(9.36±6.30)天明显推迟(P<0.05);两组均未发现真菌感染。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联合应用罗氏芬与胸腺肽可推迟医院感染发生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并可预防抗感染后引发的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