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苏寿汦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79,(2)
灭蚊是防治蚊媒传染病的主要措施。灭蚊的最根本办法是改造环境消灭孳生地,其次是采取其他措施消灭成蚊和幼虫。自从1942年推广二二三以来,由于它在防治农林虫害和改善环境卫生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曾被认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最有价值的杀虫剂。许多疟疾工作者认为滞效喷洒可以阻断疟疾传播,因此把它作为防治疟疾的主要手段,从而对灭疟前途抱很 相似文献
62.
本文首次用二维电泳技术对淡色库蚊越冬过程中血淋巴蛋白质/多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越冬前期、越冬期及越冬后期分别查出分子量及等电点不同的蛋门质/多肽点133个、121个和159个。分子量在13.9~67.0KD 的斑点占96.23~100%,等电点在5.52~7.34的斑点占66.92~86.16%。越冬过程中三个时期共有的斑点为92~117个。越冬前期、越冬期及越冬后期各期特有的斑点分别为26个、29个和42个,变异率分别为19.55%、23.97%和26.42%,总变异率为23.49%。因用于采集血淋巴的蚊虫胃血均为 Sellal 期,卵巢发育不超过休止期,故可排除胃血和卵巢后期发育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自从1954年以来,我室陆续在豫东地区发现有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1964年,我们在开封县防治疟疾期间,于所接触的患者中,看到当地间日疟原虫的形态虽然大部分仍与一般间日疟相同,但有少数的间日疟原虫及受染红细胞的变化,与一般寄生虫学著作和疟疾学专著上所描述的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试图对此问题加以研究,挑选了一 相似文献
64.
在中华按蚊实验种群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1983年7~8月,在河南省郑州祭城乡西湖庄村的稻田和水塘内进行了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动力学的研究。生殖、存活和数量变动规律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该项研究,求得自然条件下该地区中华按蚊种群动态数据如下: 1.产卵周期平均为2.5天,最短者为2天,最长者为3.375天。2.蚊群当黄昏活动高峰后和黎明时各出现一次产卵高峰。3.产卵数最高值为400个/次/只,最低值为4个/次/只。平均产卵数七月份为96个/次/只,八月份为73个/次/只。4.成蚊前期平均发育历期七月份为14.1667天,八月份为13.3167天。5.羽化到吸血的平均时间为1.0078天。6.成蚊平均寿命七月份为4.6538天,八月份为4.9253天。七、八月份雌性成蚊中寿命超过12天者约占千分之七。这些成蚊具有传疟的危险性。根据未产卵蚊和经产蚊比率变化,推断出六、八两月内种群数量各出现一次高峰。 相似文献
65.
1984年6~10月在淮滨县18个乡开展了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结果在11个乡发现恶性疟,这些乡分布在淮河两岸,发病季节高峰在9月;居民带出率10月比6月高3~18倍,婴儿感染率为3.5%。证明1984年该地属暴发流行。通过调查,嗜人按蚊的地理分布及在人帐内的组成比与恶性疟的分布及发病率密切相关。结合其生态特征,证明嗜人按蚊是当地恶性疟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