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血清学方法结合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LISA法检测156例反复中上腹或跻周痛儿童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HPIgG)检出率56.4%(88/156);再对88例抗-HPIgG阳性者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出率50.1%(52/88),以明确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HP)活动性感染,认为血清学方法可作为初步筛选试验,根据其结果再进行^13C-UBT判断HP感染状态,二种试验方法结合具无创,准确,快速,相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物质(S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急性分离TG神经元,通过排管快速换液装置行胞外给药,电极内灌药行胞内透析后,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结果 依照我们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分类的方式,同样可将TG神经元H+-门控电流也分为四型,即T-型、S-型、B-型、O-型;共加SP和H+能浓度依赖性增强S-型H+-门控电流,SP受体拮抗剂GR82334不能阻断此作用;共加SP和H+能增强B-型H+-门控电流,GR82334和胞内透析GDP-β-S能阻断SP对B-型H+-门控电流的这一增强作用,而预加SP则抑制B-型H+-门控电流,并以短暂成分尤为明显,此抑制效应不能被GR82334阻断.结论 SP对H+-门控电流的调制依ASIC亚基组成不同,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S-型H+-门控电流的ASIC分子膜外结构上可能存在SP的别构位点.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出现骨吸收增强,同时伴有细胞因子增多,骨代谢紊乱.进一步观察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尿胶原吡啶酚(pyridinoline,PYD)、雌二醇的水平,有利于判定上述因子是否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有关.目的探讨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中IL-6,骨钙素与雌二醇,尿液中PYD的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寻找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可能有关因素.设计以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对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实验室.对象选择1999-01/2001-12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5例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为实验组,年龄42~69岁.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女性10例为对照组.方法空腹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同时收集晨尿2 mL,分别测IL-6,骨钙素,PYD和雌二醇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血清IL-6,骨钙素,雌二醇水平及尿液中PYD比较.结果实验组的25例患者IL-6[(201.0±79.9)ng/L],骨钙素[(25.5±16.2)μg/L],PYD[(41.3±9.7)nmol/mmol肌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59~2.953,P<0.05~0.01);实验组血清雌二醇水平[(79.8±73.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t=2.071,P<0.05).结论IL-6,骨钙素,PYD,雌二醇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调节IL-6,骨钙素,PYD,雌二醇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意识、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IVIG治疗组患儿意识、肌张力障碍等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均显著缩短犤(36±11)hvs(55±20)h,(34±18)hvs(50±19)h,(252±37)hvs(280±50)h,t=2.04~3.63,P<0.05犦。IVIG治疗后患儿PBMC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犤TNF-α:(1.0±1.6)μg/Lvs(4.2±3.8)μg/L,IL-1β:(1.1±1.5)μg/Lvs(3.4±3.8)μg/L,IL-6:(0.8±1.4)μg/Lvs(3.0±3.2)μg/L,P<0.01犦,而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IVIG早期应用对改善HIE患儿意识、肌张力障碍具有较好疗效,可能是通过抑制PBMC产生TNF-α,IL-1β和IL-6等损伤性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38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予强化降糖治疗并观察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血糖控制后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数显著升高(P<0.01)Homa-Is(3.19±1.16比5.23±1.97,t=20.416);FNNS/FPG(0.019±0.08比1.02±0.07,t=44.218),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P<0.01)Homa-IR(2.03±0.82比1.12±0.41,t=10.223)及IAI(-5.84±1.29比-4.62±0.86,t=2.823).结论纠正葡萄糖毒性,可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具有引导组织再生、调节细胞生长和功能分化的作用。本文检索了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1-09/2005-0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liphaticpolyester,biomaterial,trestl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9-02/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脂肪族聚酯,生物材料,支架”,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的种类、特点或应用前景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相关文献,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8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12篇文献中,5篇涉及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的种类,5篇涉及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的特点,2篇涉及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的应用前景。资料综合:高分子生物合成材料有脂肪族聚酯、医用聚氨酯、聚氨基酸、医用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其中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降解性好、生物组织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良好,广泛应用于皮肤及角膜的修复、血管及各导管的支架疗法、手术缝合线等。生物合成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再生的支架与模板,具有引导组织再生,可调控的降解速度,促进细胞黏附、生长和功能分化的重要作用。目前以材料化学、组织工程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免疫学为基础,多学科结合,着重研究组织干细胞与生物合成支架材料的复合体,制备多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再生的生物支架合成材料,为临床医学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手段。结论: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合成支架材料具有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细胞亲和性、一定的力学性能、可塑性以及可消毒性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T细胞凋亡状况,分析其在疾病免疫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CT检查患者骶髂关节并分级.尼龙棉柱法分离患者外周血T细胞,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T细胞促凋亡蛋白FADD、Caspase-3、Caspase-8和抗凋亡蛋白FLIP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FADD、Caspase-3、Caspase-8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抗凋亡蛋白FLIP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蛋白及抗凋亡蛋白表达异常和T细胞凋亡不足与患者免疫学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5-氟脲嘧啶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的影响.方法 采用Lovo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5-氟尿嘧啶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后,细胞增殖率下降指数为0.82-1.99,而细胞凋亡率增加指数为2.48~4.89.结论 5-氟尿嘧啶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血清学方法结合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诊断HP感染的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方法有内镜检查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涂片及培养、病理组织切片法;非侵入性方法有血清学与13C、14C尿素呼气试验。儿童一般不愿接受侵入性检查方法,因此本文讨论用非侵入性的血清学方法及13C-UBT诊断儿童HP感染,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为本院1997年11月至1998年10月消化专科门诊以反复中上腹或脐周痛为主诉的患儿156例,其中男69例,女87例;3~6岁39例,~10岁73例,~14岁44例,病程3月至8年。12 血清抗-HPIgG检测 抽取156例患儿静脉血2ml分离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上的Fas/FasL的表达水平,探讨Fas/FasL诱导的细胞凋亡在As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临床确诊的6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30例正常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外周血CD3^+CD4^+、CD3^+CD8^+T细胞亚群上的Fas/FasL表达水平。结果早、晚期AS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上的FasL的表达率分别为(0.59%、0.93%),CD3^+CD8^+T细胞上的FasL的表达率分别为(2.93%、4.32%),与健康对照组(0.48%、1.14%)比较,其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3^+CD8’T细胞上的Fas表达率(58.25%、59.91%)比较,早期AS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上的Fas的表达率(64.75%)明显升高(P〈0.05),而CD3^+CD8^+T细胞上的Fas的表达率(48.64%)明显降低(P〈0.05),Fas在晚期AS患者外周血CD3^+CD4^+、CD3^+CD8^+T细胞上的表达率(57.63%、56.32%)无明显变化。结论Fas、FasL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水平与AS的病情发展阶段相关;Fas、FasL的异常表达所导致T细胞凋亡功能紊乱可能是A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