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内科学 | 4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85篇 |
预防医学 | 42篇 |
药学 | 2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1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流行病之一,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发病率,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医历代医家对高血压病的病因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高血压病当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中风”等病的范畴。关于其发病机理历代大多数医家认为高血压一病多由风、火、痰、虚、瘀引起,病位以肝肾心脾为重点,其中又以肝肾为主,其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则主要责之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另外,还可有心脾两虚,气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荣。实则有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充;痰浊中阻,阻塞脉道,上蒙清窍。而李军教授根据长期临床所见,认为痰瘀阻络也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并以化瘀涤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甚效,今举验案3例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6例年龄≥65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在试验前10 d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关病因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根据患者情况,7d后改为200 mg,2次/d.7d后,再改为200 mg,1次/d,维持到患者心律失常控制,而后给予每天50 mg维持,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1.47%、92.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7%、92.65%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能够显著控制老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能有效抑制心律失常,又不会促发心律失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24.
25.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致病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PD的药物主要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等,缺少可以明确改善病理进展的疾病修饰疗法。在中医学的认知体系中,该病属本虚标实,总由肝肾阴损、气血不足,并与风、火、痰、瘀关系密切。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对PD的防治,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处理,以及对DA能神经元的神经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潜在的机制包括并不限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炎症、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该文主要根据PD的发病机制进行分类总结,系统阐述中药单体提取物及复方在防治PD中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以及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PD的中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来广东省军区门诊部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炎患者276例,取宫颈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衣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培养结果:276例宫颈炎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者135例,阳性率为48.91%,包括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118例,人型支原体(MH)感染者5例,UU+MH混合感染者12例;药敏试验结果:强力霉素对支原体最敏感,其耐药率仅为4.45%;其次为克拉霉素,其耐药率为11.85%。结论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解脲支原体感染率最高,强力霉素和克拉霉素可作为治疗宫颈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某院成人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型,以及其与产β 内酰胺酶及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临床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成人)的痰标本1 994份,进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生物学分型、β 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1 994份痰标本共分离嗜血杆菌102株(5.12%),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68株(66.67%),流感嗜血杆菌20株(19.61%),其他嗜血杆菌14株(13.72%)。副流感嗜血杆菌共检出Ⅰ~Ⅵ 6种生物型,分别为:Ⅰ型42株,Ⅴ型14株,Ⅱ、Ⅵ型各4株,Ⅲ、Ⅳ型各2株;其中54株(79.41%)产β 内酰胺酶。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83.82%、60.29%、57.35%和70.59%;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克拉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8.82%、13.24%、5.89%、20.58%和25.00%;尚未检出对亚胺培南、氯霉素耐药的菌株。各生物型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副流感嗜血杆菌是该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Ⅰ型和Ⅴ型为主要流行生物型;多数菌株为产β 内酰胺酶株,临床应重视副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及耐药性分型监测,防止耐药菌株流行。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整合素αvβ3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0例脑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αvβ3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整合素αvβ3在脑胶质瘤中均有阳性表达,且表达水平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增加。结论整合素αvβ3可能与脑胶质瘤的主要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而抗整合素αvβ3治疗可能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30.
探讨左旋精氨酸对大鼠脑外伤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液压性脑外伤模型,采用放射法和干湿重法分别测量脑外伤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和脑组织含水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