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例MDS及AML患者,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方法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75%(9/12),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10.33月,3例死亡;8例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6.7%(8/12),6例并发感染,发生率为50%(6/12).其他不良反应未发现.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MDS及AML,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  相似文献   
42.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症状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分析收治的16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眼部充血表现(或合并突眼)13例,单纯突眼1例,颞部杂音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6例单纯南动脉途径应用NBCA进行栓塞,术后瘘口即刻闭塞3例;1例有瘘口残留,随访2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另外2例瘘口残留,但症状明显好转.8例进行了单纯静脉入路栓塞,其中2例应用ONYX和弹簧圈进行栓塞,完全闭塞瘘口;2例分别合并有术后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前者术后1个月好转;5例单纯进行了ONYX栓塞:1例由动静脉联合入路进行栓塞,瘘口完全闭塞,1例因瘘口细小进行了颈动脉压迫并观察随访,术后2个月瘘口更加细小,术后3例患者出现眼部并发症,1例为动眼神经麻痹,1个月后好转,1例为复视并外展神经麻痹,1例为结膜充血,眼球疼痛不适,后好转.结论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动脉入路栓塞,瘘口闭塞率低于静脉入路,但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亦低,静脉入路瘘口闭塞率高,但应注意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3.
茴香菖蒲Acorus macrospadiceus是贵州等地少数民族常用的药食两用植物。该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茴香菖蒲叶片和根状茎的挥发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经计算机谱库检索(NIST14.0,NIST14.0s)和人工解析,应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从茴香菖蒲叶片和根状茎中分别分离出了30和43个色谱峰,分别鉴定出25和36个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7.85%和97.18%。茴香菖蒲叶片和根状茎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草蒿脑(estragole),其相对含量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3.56%和71.62%。茴香菖蒲叶片和根状茎挥发油中均含有草蒿脑、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茴香烯(trans-anethole)、β-榄香烯(β-elemene)、莰醇(endo-borneol)等14种挥发性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6.98%和77.47%,但各成分含量在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且具有各自独特的挥发油成分。通过对茴香菖蒲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植物资源自身特点发现,其叶片更具有开发利用前景。另外,应注意茴香菖蒲在作为药用时,要与石菖蒲A.tatarinowii加以区分。该文为茴香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总结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对 178例动脉瘤采用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 ,其中 43例采用机械式可脱弹簧圈 (MDS)栓塞治疗 ,13 5例采用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结果 以 MDS栓塞组的 43例动脉瘤中 ,栓塞程度 10 0 %者 3 5例 (81% ) ;栓塞 90 %以上者 6例(14 % ) ;栓塞 90 %以下者 2例 (5% ) ,有 4例有弹簧圈短尾停留在载瘤动脉内 1~ 2 mm ,没出现临床症状。以 GDC栓塞组的 13 5例中 ,栓塞 10 0 % 12 6例 (93 % ) ;栓塞 90 %以上 8例 (6% ) ;栓塞 90 %以下 1例 (0 .7% )。全组手术死亡6例 (3 % ) ,术中出血 6例。 MDS组有 11例动脉瘤在栓塞后 3~ 3 2个月进行造影随访 ,其中 1例动脉瘤稍微变大 ,2例钨丝弹簧圈出现腐蚀溶解 ,动脉瘤复发 ,行再次栓塞。 GDC组有 15例栓塞后 6~ 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 ,均无变化。结论  MDS和 GDC都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有效材料。GDC因其顺应性、可控性好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效果好 ,是目前最主要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分析88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中再破裂28例,总结分析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小(微小动脉瘤)、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形状(有不规则分叶或有凸起)、术中载瘤动脉痉挛( 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颈大小、手术时机、手术中使用球囊或支架没有明显关系(P>0.05)。破裂发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重视可能引起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破裂发生后采用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6.
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难治性脑积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脑积水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窥镜的新技术,对34例难治性脑积水进行治疗,对其中18例梗阻性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对14例交通性脑积水行脉络丛凝固,对2例伴有单侧室间孔闭塞的交通性脑积水透明隔造瘘。结果:随访6 ̄25个月、34例中28例(82%)有效,其中18例梗阻性脑积水全部有效,14例交通性脑积水8例有效,6例无效,2例伴有单侧室间孔闭塞的交通性脑积水均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7.
舒航 《北方药学》2015,(3):82-82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实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体温测定为(36.92±0.61)℃,对照组体温测定为(38.03±0.4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高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开展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对于调整和控制体温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脑室内病变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对30例脑室内病变进行治疗13例丘脑肿瘤行肿瘤活检、透明隔造瘘及窥镜引导下V-P分流;9例囊性颅咽管瘤行囊液抽吸、囊壁部分切除,其中5例置Ommaya管;4例松果体区肿瘤行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底造瘘术;2例第三脑室内囊肿部分切除;1例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摘除;1例侵及室管膜下的胼胝体肿瘤活检.结果所有患者均明确病理,随访3~35个月,27例有效,3例死于肿瘤扩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的脑室内病变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9.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内镜单独或辅助手术的方法,对111例患者行126次治疗。结果:随访3-34个月。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的54例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45例(83%)有效。脉络丛凝固术的26例交通性脑积水20例(77%)有效。透明隔穿通术的6例单侧脑室积水均有效。内镜引导置管的40例次脑积水,分流管颅内端均通畅。并发症:术后体温发烧1-4天11例,颅内感染2例,硬膜下出血及积液2例。结论:神经内镜用于脑积水的治疗,明显改善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可使部分患者免除体内置管之苦,应作为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进展缓慢的交通性脑积水及单侧脑室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对分隔型及其他类型脑积水,内镜应作为术中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50.
高压氧治疗实验性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使用新生猪复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研究高压氧(HBO)对HIB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7 d仔猪使用改良Levine法复制HIBD模型后,随机分为HBO组(16只)和对照组(14只)。HBO组采用纯氧加压至170 kPa,每天1次,对照组无任何治疗。分别于缺氧缺血(HI)后1 d,7 d处死每组各一半的仔猪,观察两组仔猪的死亡率及神经系统症状、右颈总动脉血流量(rVCA)、脑重、脑内亚二倍体细胞的比例。结果:HBO组死亡率及神经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亚二倍体细胞所占的比例,HI后1 d时HBO组两侧海马区及左侧额顶叶皮质均明显低于HIBD组[(13.92±6.04)% vs (21.84±7.58)%,(14.66±6.16)% vs (22.65±6.55) %,(12.16±7.07)% vs (21.65±8.38)%],P<0.05;HI后7 d时仅两侧海马区差异有显著性[(14.32±6.46)% vs (25.04±6.37)%,(9.41±6.00)% vs (17.06±7.38)%],P<0.05。结论:HBO治疗HIBD具有一定的效果,作为一种HIBD的治疗方法,以早期、短期应用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