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主动脉根部瘤是指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根部的瘤样扩张,伴或不伴有瓣环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1].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对3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患者顺利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术后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镇静,对照组未用药物,比较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结果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MP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VEF、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V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有利于改善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心脏功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血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的影响。方法 将5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I组为对照组,Ⅱ组为卡托普利治疗组,Ⅲ组为缬沙坦治疗组,Ⅳ组为缬沙坦加卡托普利治疗组。分别于入院后(T1)、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2)、手术结束(T3)、术后6h(T4)、术后24h(L)、术后48h(T6)测定血ET-1、NO及MPAP、PVR。结果 四组之间ET、NO、MPAP、PVR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I组比较,Ⅱ组T2、T3、T5,Ⅲ组及Ⅳ组T2至T6时间点ET-1水平显著低于I组(P<0.05);Ⅱ组T2、T3、T5、T6,Ⅳ组T2、T3、T5时间点NO水平显著高于I组(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T3,Ⅳ组T3、T5时间点ET-1水平显著低于Ⅱ组(P<0.05)。与I组比较,Ⅱ组T5,Ⅲ组T4、T5、T6,Ⅳ组T5、T6时间点MPAP水平显著低于I组(P<O.05);Ⅱ组T3至T6,Ⅲ组及Ⅳ组T2至T6时间点PVR水平显著低于I组(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及Ⅳ组T6时间点MPAP水平显著低于Ⅱ组;Ⅲ组T5、T6,Ⅳ组T3至T6时间点PVR水平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 缬沙坦有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ET-1水平,增加NO的浓度,并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对于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心房颤动(AF)的二尖瓣病变患者,我们尝试在行二尖瓣置换术与射频消融术同时加行左心房折叠术(LAP),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48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和慢性AF的患者,按是否处理巨大左心房分为二尖瓣置换术与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同时加行左房折叠术(LAP)组23例和二尖瓣置换术与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对照)组25例.患者一般资料详见表1.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相似文献   
55.
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心肌酶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心肌酶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5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于术前(T1)、停外外循环(T2)、体外循环后20nin(T3)、术后6h(T4)、术后24h(T5)采基桡动脉血测定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AST、CK、CK-MB、HBDH体外循环后显著升高,LDH术后6h显著升高(P<0.05);AST、CK术后6h达峰值,LDH、HBDH术后24h达峰值;CK-MB体外循环的20min达峰值且于术后6h显著下降(与峰值比较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有明显的组织损伤作用,心肌酶学可反映组织损伤的程度及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