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照观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方法采用Peter运用彩色多普勒参数,对84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及30例正常人颈动脉局部脑血灌注量进行对照观测.结果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硬化斑近端有涡流,管径轻度扩张,局部血灌注量较正常人明显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对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余震  胡长林  唐玲  吴碧华  陈莉芬  陈健 《重庆医学》2004,33(10):1441-1442
目的探讨兔脑内血肿周围组织中Bcl-2、Bax表达及微创血肿清除治疗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鲜未肝素化自体血2次注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部分脑出血模型用尿激酶在兔脑内血肿局部溶解血肿,血肿形成 6h内抽吸血肿,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动态观察脑出血后Bcl-2 、Bax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结果两组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 mRNA表达都在6h达高峰,以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强;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Bax mRNA表达高峰在24h,然后逐渐减弱.治疗组较对照组Bax mRNA表达明显减弱;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治疗明显增强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 mRNA的表达、抑制Bax mRNA的表达,发挥抗凋亡和/或抗坏死作用,减轻脑出血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2 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中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评估指标包括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安全性及治疗一年后患者卒中复发率。结果  ( 1)治疗 14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 ,降纤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年后两组卒中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降纤酶组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 2 )用药后降纤酶组与同期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降纤酶是降解纤维蛋白原安全有效的药物 ,可改善急性期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34.
脑梗死患者心电图与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心电图与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的变化.方法检测156例首发急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浆CK-MB活性,分析比较不同部位大脑半球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浆CK-MB活性变化.结果右侧岛叶脑梗死患者快速心律失常和QTc延长发生率显著增加,左侧岛叶脑梗死患者ST段上升或下降显著增加,其他各种心电图改变各组间无明显区别.血浆CK-MB活性升高亦主要见于岛叶梗死患者,血浆CK-MB活性升高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预后更差.结论造成心电图异常和血浆CK-MB活性升高的大脑半球脑梗死部位主要是岛叶,对影响到岛叶的脑硬死患者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心脏监护.  相似文献   
35.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血管病(CVD)已成为城乡居民三大主要死因之一,目前虽然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药物治疗与方法上,有着显著的进步,但仍然缺乏理想疗效的药物与方法。基于大多数脑梗死是动脉血管内血栓阻塞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因而理想的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血管,在  相似文献   
36.
脑梗死可导致不可逆性神经元网络破坏和胶质细胞脱失,并伴有相应神经功能缺损,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干细胞的发现和对其研究的日益深入,应用干细胞治疗卒中展现了诱人的前景。由于临床上使用胚胎干细胞存在伦理学和法律问题,因此成体干细胞成为干细胞研究中较为合适的材料。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通过重点监测场所和重点人群,实现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方法 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以患者疾病档案为核心的传染病智能信息中枢,构建传染病监测预警与态势推演核心能力,进行传染病预警信号重要性预测评估。结果 系统覆盖全市1 425家基层医疗机构、18家等级医院、2 580+学校、4 134家药店、4家实验室以及医保购药和民政部门,检测覆盖55种传染病,6大症候群监测信号,自上线以来,主动报卡提醒12.1万次,新增报卡5.4万余例,多源监测3 525.6万次,疾病建档1 444.2万份等。结论 通过扩宽监测内容和渠道范围,实现对传染病早期监测、辅助排查及多模态可视化预警,构建多点触发机制,将监测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38.
大鼠脑梗死早期亚临床发作及胶质谷氨酸转运体-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亚临床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监测大鼠脑电活动,检测海马组织中胶质谷氨酸转运体-1(GLT-1)的表达。结果大鼠脑梗死后样放电的发生率为27·4%,亚临床发作组海马CA1区和CA3区GLT-1免疫表达[分别为(344·5±35·0)μm2和(360·4±13·5)μm2]显著低于非亚临床发作组[CA1区和CA3区分别为(447·0±22·8)μm2和(402·3±28·5)μm2],而两组GLT-1在齿状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脑梗死后可出现样放电,并与海马组织中CA1区和CA3区GLT-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9.
李小凤  胡长林 《重庆医学》2004,33(8):1227-1228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治疗脑梗死的药理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阿魏酸钠治疗组;对照组:脑梗死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评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脑组织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评分下降,缺血程度减轻,内皮素的含量减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阿魏酸钠能减轻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及缺血的病理改变,机理可能与拮抗内皮素、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水蛭提取液对实验性脑血肿周围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用定量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并于制模后随机分为水蛭提取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水蛭提取液和生理盐水,每日1次;制模后每日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3 d、6 d及10 d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HSP70与TGFβ-1的表达,图像分析仪计算阳性细胞面积。结果脑出血后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改善(P<0.01~0.001),治疗组评分各时间点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第3 d、6d及10 d治疗组脑血肿周围组织HSP70及TGFβ-1阳性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水蛭提取液对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HSP70与TGFβ-1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