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成本干预对消毒供应中心成本控制的效果。方法:消毒供应中心于2008年6月开始进行成本干预,对干预前、干预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耗材和劳务成本等各项指标及收入、支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本干预后,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医疗耗材及收支结余等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成本干预可使消毒供应中心及临床科室节约成本,达到增收节支,为患者提供“优质、低耗、高效”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市售散装熟肉的卫生质量,探讨影响卫生质量的因素,为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桓台县辖区2007-2008年157家熟肉经营店与130家个体熟肉摊点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进行细菌学指标的检测。[结果]2007~2008年合计检测熟肉制品826份,合格的574份,合格率为69.49%。2007年为65.57%(259/395),2008年为73.09%(315/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季度合格率为75.82%(138/182).第二季度为61.19%(134/219),第三季度为67.40%(153/227),第四季度为75.25%(149/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店面经营的熟肉制品合格率为78.41%(443/565),流动摊贩为50.19%(131/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制产品的合格率为76.18%(403/529),非自制产品的合格率为57.58%(171/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桓台县市售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规范其操作行为,健全加工、运输、销售环节的下牛设旆,是提高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胃镜对食管乳头状瘤(EP)的诊治价值。方法:对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32例食管乳头状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P检出率为0.08%,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于食管中下段,胃镜下易诊断,治疗以钳除为主。结论:胃镜对食管乳头瘤的诊治,具有效果好、方法简便、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自拟双土饮(金银花、板蓝根、土茯苓、黄芩、生地黄、白鲜皮、牡丹皮、紫草、赤芍、炒槐米、生甘草)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药(连翘、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马齿苋、大青叶)口服,两组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ASI(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各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病因、病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报道l例筛窦IMT,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术后头痛及眶周胀痛立即消失,病理检查结果为IMT,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IMT是一种间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检查,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张增繁  胡秀娟 《中外医疗》2009,28(32):163-16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行TCD检查。结果29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减慢,8例血流速度增快,13例血流速度正常。结论TCD检查可直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创伤,可重复性好,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治疗,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VBI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6岁。26d前曾因患葡萄胎行吸宫术,术后用呋喃氟尿嘧啶化疗10d后,出现腹泻、腹疼、脓血便,每日3~10次;伴食欲不振,乏力、头晕、恶心、鼻出血、咯血。4d前出现发热、畏寒,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奔克等治疗,效果不显,遂来就诊。查体:体温39℃,心率120次/min,慢性病容,中度贫血貌,精神不振,皮肤粘膜苍白,口腔内可见溃疡,全身皮肤有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脾未触及。肝功正常,肝胆B超无异常。血象:WBC0.8×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10…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观察诊断为结节性胃炎患者的内镜、病理表现,以及Hp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33例结节性胃炎病例中,内镜下表现特点为:以胃窦部为主,大小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Hp感染率93.9%,病理检查提示胃黏膜呈中度至重度炎症改变,淋巴滤泡发生率69.6%.明显高于其他胃炎.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后,随着Hp的根除.临床症状消失,淋巴滤泡消失,病理炎症程度减轻.结论:结节性胃炎为Hp感染的一种特殊征象,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内镜下表现,是Hp感染的内镜指标,提示对结节性胃炎应考虑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