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脑膜败血黄杆菌致新生儿心包炎一例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276200)公维国,宋日玲,田立华,张德安,胡秀娟1993年12月从一例心包炎患儿心包积液中分离出一株脑膜败血黄杆菌。患儿,男,10天龄,因发热、喘憋3天入院。T:37.8℃。精神萎靡,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住院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5个月,采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表(EROTCQOLQ-C30)及自编的癌症病人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表,对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病人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01).结论 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既明显提高了癌症病人遵医行为,同时也提高了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36.
探讨采取何种方式翻身,既可使髋部骨折患者感觉舒适及预防压疮的发生,又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传统的翻身方法并不适用于髋部骨折的患者,国内外护理人员通过对翻身方法的改进,研究出适合髋部骨折患者的翻身方式,并研制出辅助翻身器具,如翻身床、翻身架等. 相似文献
37.
1 病历摘要 女患,32岁。因面部红斑日晒后加重伴关节痛1年,于2001年8月20日收入院。患者1年前无诱因面部出现红斑,微痒,日晒后加重、曾按“日光性皮炎”治疗无效,近日病情加重,并时有关节痛而来诊。既往肺结核25年,现已治愈。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颊部见蝶状对 相似文献
38.
作者对32例实体瘤骨转移瘤引起疼痛患者用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基膦酸)联合搏宁(帕米磷酸二钠)治疗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止痛总有效率达96.9%,疗效持续时间为16 3±12.2周,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降低(P<0.01)、发热、暂时性骨疼痛加剧.针对毒副作用,强调做好心理、防止感染和出血、发热及疼痛护理,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600(miRNA-600,miR-60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池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并明确为AML的患者80例作为AML组,采集同期非恶性血液病患者标本25例作为对照组,用qRT-PCR检测两组骨髓标本中miR-600表达水平,进...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检测其外周血中PBMSCs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骨折不愈合与PBMSCs的关系。方法:采集大鼠和人类的外周血进行PBMSCs和BMMSCs的细胞培养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4+。结果:大鼠的单核细胞在人类BMMSCs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培养基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8d后,BMMSCs的细胞总数、CD34-CD44+和CD34+CD45+细胞分别较接种起始数量增加了9、29和8倍。结论:本文初步实验和已有研究证据证实在人、大鼠体内存在循环干细胞(PBMSCs),此类细胞可在体内或体外进行功能性成骨分化,测定循环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量值变化来预测和早期诊断骨折不愈合的新方法和新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