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以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50ml/L CCl_4经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予秋水仙碱、小和大剂量抗纤软肝颗粒治疗,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层粘蛋白(LM)原住杂交的方法检测MMP-1 mRNA、TIMP-1 mRNA。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P<0.05),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P<0.01);有效抑制Ⅳ型胶原、LM的生成和沉积(P<0.01),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P<0.01)。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从而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MMP-1、TIMP-1 mRN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以探讨MMP-1、TIMP-1与基质转换的关系,以及抗纤软肝颗粒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与治疗组。采用250ml/L CCl4在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抗纤软肝颗粒治疗,各组分别于第3、5、7、9、11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1 mRNA、TIMP-1 mRNA。结果: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①胶原持续增高,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②MMP-1 mRNA的表达先逐渐增强,后期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增强。③TIMP-1 mRNA的表达持续增强,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弱。TIMP-1 mRNA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IMP-1通过对MMP-1活性的抑制,导致ECM在肝脏内的过度沉积;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肢原降解而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 T2 DM)患者脂蛋白脂酶 ( L PL)基因位点变异对大血管病变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16例 T2 DM患者 ( T2 DM组 ) ,采用 PCR-RFL P检测其第 6、第 8内含子基因多态性 ,并与 6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 1)对照组与 T2 DM组 L PL/Pvu 、Hind 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相似 ( P>0 .0 5 ) ;( 2 ) P-P-型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为 62 % ,明显高于 P+P+型 ( 3 6% ) ( P<0 .0 5 ) ,而且 P-P-型与大血管病变呈正相关 ( r=+1.67,P=0 .0 0 8) ;( 3 ) H+ H+型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为 45 % ,高于 H-H-型 ( 2 2 % )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 4 ) H+H+型三酰甘油 ( TG)水平明显高于 H-H-型 ( P<0 .0 5 ) ,P+P+型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 P-P-型 ( P<0 .0 5 )。结论  LPL /Pvu 基因多态性调控 T2 DM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4.
单一TTV急性感染患者肝组织学特点及Fas/Fas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单一TTV急性感染患者肝组织病理损害特点及与Fas/FasL表达的关系。对某职业学校TTV感染流行期间18例住院确诊患者肝活检组织,采用HE、浸银Gomori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观察。18例肝穿刺标本中出现汇管区炎14例(77.8%),胆小管损害6例(33.4%),肝小叶内灶状坏死7例(38.9%),小泡性脂肪变(微脂滴)3例(16.7%),汇管区纤维化2例(11.1%)。免疫组化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3种方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YMDD变异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10 mg·d-1)治疗48周,B组采用ADV(10 mg·d-1)与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100 mg·d-1)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ADV(10 mg·d-1)治疗36周;C组采用ADV(10 mg·d-1)与LAM(100 mg·d-1)联合治疗48周。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 A,B,C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 721.8,16 922.6,15 140.6;以A组为参照,B,C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9 064.4,14 412.1。A,B,C组HBV-DNA转阴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 125.5,15 384.2,14 334.5;以A组为参照,B,C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61 580.0,16 400.0。A,B,C组HBeAg/HBeAb转换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 092.8,4 943.5,57 873.8;以A组为参照,B,C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08 992.0,108 991.7。A组出现rtA181V和rtN236T各1例,B组rtN236T变异1例。结论 ADV联合LAM治疗方案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YMDD变异患者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46.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YMDD病毒变异后的治疗策略. 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门诊和住院的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48周;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100 mg/d,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36周;C组采用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100mg/d,联合治疗48周;D组接受恩替卡书1 mg/d,治疗48周.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4组患者治疗12周内ALT水平进一步反弹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0.0%(9/30)、10.0%(3/30)、6.7%(2/30)、10.0%(3/30)(A组与B组、D组间比较χ2=3.750,P=0.053;A组与C组比较χ2=5.455,P<0.05).A组1例患者出现重型肝炎;治疗12周时4组患者YMDD变异株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7.2%、0、0、0;治疗48周时4组患者间ALT水平、HBeAg阳性患者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D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达到检测水平以下的百分率与A组患者比较,χ2值分别为7.131、5.516、5.260、6.748,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6.9%(2/29)、6.7%(2/30)、0、0,A组2例耐药患者测序为rtN236T变异,B组rtA181V和rtN236T变异各1例.结论 YMDD变异后采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或恩替卡韦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7.
归芍复肝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归芍复肝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服归芍复肝煎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方法。两组均治疗24 w。结果:治疗2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占86.67%和63.33%(P<0.05);治疗24 w后,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V-DNA转阴率分别占20%,2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V-DNA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w,治疗组血清ALT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芍复肝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和抑制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250mL/L四氯化碳给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秋水仙碱及抗纤软肝颗粒小、大剂量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Ⅱ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lmRNA、TIMP-1mRNA.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P<0.05),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TTV感染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病毒DNA原位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单一TTV(transfusion trsnsmitted virus)急性感染患者肝组织病理损害特点及病毒DNA的表达。方法 对某职业学校TTV感染流行期间,18例血清TTV阳性住院患者的肝活检组织进行HE、浸银Gomodri染色检查,以及地高辛标记TTV DNA(Dig-TTV D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 18例肝穿刺标本中出现汇管区炎14例(77.8%),胆小管损害6例(33.4%),肝小叶内灶状坏死7例(38.9%),微脂滴3例(16.7%),汇管区纤维化2例(11.1%),原位杂交阳性8例(44.4%),TTV阳性表达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坏死区及汇管区旁较密集。结论 单一TTV急性感染可致患者肝组织轻度炎性病变,其特征是汇管区炎及胆小管损害。TTV可能是一种嗜肝病毒。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中药高位结肠浴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在综合保肝支持治疗基础上,配合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中药高位结肠浴治疗;对照组39例仅用综合保肝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下降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药高位结肠浴能显著降低重型肝炎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所以可有效治疗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