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科技开发与科研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新兴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及其科研管理与科技开发等问题,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本中心学科建设有:标本接收室、临床生化室、卫生检验室、放射免疫室、基因诊断室、临床微生物室、细胞遗传室、组织病理室和细胞病理室等多个学科,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生物安全体系,在科研管理方面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在科研协作大学设立“金域奖学金”,为科技发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2.
据《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11月40卷第11期报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倪磊等,为阐明哮喘缓解3年以上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气道反应性等有关因素的关系,探讨哮喘缓解的机制,选择了20例哮喘缓解3年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组np16181~16193区基因变异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之间的关联.方法 随机收集199例浙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和205名正常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直接测序检测该区域基因,同时分析变异与2型糖尿病及主要临床指标间的关联.结果 发现np16181~16193区域为高度变异区,存在多种变异形式,考虑为基因多态性位点;在该区域发现有4种变异碱基排列形式仅存在于T2DM中;在np16181~16193区域中变异组餐后1 h血糖明显高于未变异组(P<0.05),而其余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粒体基因组np16181~16193区域引起的变异尚不能视为2型糖尿病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登革病毒引起人的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2001年5月以来,泰国爆发登革热流行,国内目前尚未见病例报告,我院确诊一病例,患者男,19岁,工人,无外出史,主因恶心、呕吐5 d,发热2 d,于2001年10月12日到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就诊,体温达39.5℃,伴头痛、眼眶痛,4 d后热退,而后四肢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工的高血糖患病情况,并对高血糖者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聚集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06名学院职工的血糖、血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在306名受检人员中,高血糖总检出率为13·4%,其中男性为14·2%,女性为12·5%,男性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0~60岁之间高血糖检出率出现高峰,女性随年龄增加检出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糖合并高血压的检出率为9·48%,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高血糖合并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检出率患病率为6·54%,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明确了高血糖的检出率及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高血糖人中的聚集性比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中保证脑灌注压情况下限制液体输入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输注乳酸林格液维持循环稳定,试验组采用持续监测颅内压输注维持脑灌注压在5.33~13.3kPa之间情况下输注乳酸林格试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1∶1的比例)。比较2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去骨瓣前、去骨瓣后5分钟、去骨瓣后10分钟、止血完成、手术结束的MAP、HR、CVP和手术后1、2、3、5、7天的GCS值,比较伤后半年GOS评分。结果:(1)2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2)2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MAP、HR、CVP无明显差异(P>0.05);(3)2组患者去骨瓣后5分钟、去骨瓣后10分钟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且伴随着血压的下降,心率升高(P<0.05);(4)去骨瓣前、止血完成CVP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P<0.05),而去骨瓣后5分钟、去骨瓣后10分钟反而低于实验组(P<0.05)。(5)患者手术后第5、7天GCS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半年后GOS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证脑灌注压情况下限制液体输入可以有效保持术中麻醉状态下循环稳定,同时改善脑外伤手术预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方法将366例CKD患者按2002年K/DOQI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分为5期,再按是否发生心衰分为2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既往病史、吸烟史、心电图T波改变、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脂、血压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发生心衰组的年龄升高,有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者、心电图T波改变均比未发生心衰组明显增多(P〈0.05);心衰组C反应蛋白(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舒张压(DBP)均比未心衰组明显升高(P〈0.01),而H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则比未心衰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患者年龄升高、既往有心血管病史、吸烟、CRP水平、Hb水平是CKD患者发生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干预这些危险因素,有可能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CK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膳食结构调整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3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统一在营养科定餐,遵循糖尿病饮食控制总热卡的原则,把水果和牛奶作为加餐,评价该组患者膳食结构调整的合理性,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血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膳食结构更加合理,体质指数达到正常范围,低血糖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低,空腹、中餐后、晚餐后血糖较干预前降低。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进行膳食结构调整,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HCV-1b型ISDR区、PKR-BD区、NS5A-V3功能区及2-PePHD功能区的基因序列突变程度与干扰素屏0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拟进行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以及实验室数据和随后的临床治疗资料。提取血清标本RNA,RT-PCR鉴定HCV基因型。选取H弹1b型阳性的标本,利用R11-PCR分别扩增ISDR区、PKR-BD区、NS5A-V3功能区及E2-PePHD功能区的基因片段,对Pat产物进行基因测序,与标准株的基因序列比对,确定各区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和数量。回顾性分析各基因区氨基酸突变数量与干扰素/利巴韦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6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HCV-1b型患者124例,占74.4%;在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满12个月并随访满6个月的HCV-1b型感染者中,治疗前NS5A区的ISDR突变程度与持续病毒反应(SVR)的发生率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突变型(突变氨基酸数≥4)患者群的SVR发生率为85.7%,中间型(突变氨基酸数为1~3)患者群的s、R发生率为55%,而野生型患者群的SVR发生率最低,仅为30%;而PKR-BD区、NS5A-V3、功能区以及E2-PePHD功能区的氨基酸突变数量与SVR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CV-1b型感染者治疗前NS5A区的ISDR突变程度对于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疗效具有很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行性椎间盘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的诊疗要点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2006年8月,收治DDD患者共15例,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3~46岁。病程2~10年。病变间隙均为单节段,其中L3,4 1例,L4、58例,L5、S1 6例。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8.94&#177;1.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51.4&#177;8.3)分。患者均经至少3个月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200~500mL,平均360mL。1例患者术后椎间孔开放侧胫前肌力下降至3级,3个月后恢复至5-级,余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15例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2个月内椎体间均骨性融合,融合率100%。术后VAS和ODI评分分别为(2.84&#177;1.6)分和(19.1&#177;3.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改善率为61.8%&#177;7.3%,ODI评分改善率为64.3%&#177;5.5%。疗效评价:优6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3.3%。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TLIF是治疗DDD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