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377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52篇
  3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结石直径≤4 mm)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治疗方法有多种,因设备技术不一样,在各种医院采取的方法不同,我院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80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最小者16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52.5岁。其中28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高中起点分类招生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模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我校2015级在校高中起点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普招和分类招生班中随机各抽取一个班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种生源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期末卷面成绩。结果一年级课程,两种生源的学生平均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课程,两种生源的学生的健康评估和外科护理学(下)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生源的学生解剖学、生理学、病原微生物学和外科护理学(下)及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同差异,进行差异性教育和管理,能让他们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与鼓膜置管术或鼓膜切开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9月6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并鼓膜切开术,治疗组选择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分析中耳积液消失的时间、听力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听力水平、炎性因子;感染率。结果治疗组听力水平、炎性因子、中耳积液消失的时间、听力改善的时间、感染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 0.05。结论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取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效果良好,其实施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落差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住院留守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儿科病区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家属满意度,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照顾好患儿,积极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地成长环境,降低留守儿童患身心疾病的机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王英  靳彦涛  胡斌  赵琦  徐凯智 《河北医药》2015,(7):1066-1067
目的:观察不同氧浓度通气对行后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 L组吸入氧浓度( FiO2)为50%,H组FiO2为100%。分别在气腹前(T0)、气腹后1 h(T1)、气腹后2 h(T2)、气腹结束后5 min(T3)、机械通气结束(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采患者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及肺内分流(Qs/Qt)情况。结果2组患者PaO2/FiO2在气腹后逐渐降低,L组气腹结束后有所升高,H组气腹结束后仍继续降低,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2组Qs/Qt气腹后逐渐升高,气腹结束后L组开始降低,H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FiO2通气比纯氧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影响小,适用于老年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手术期间的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27.
笔者对AMI恢复期130例及CAD90例的患者,自85年~93年制定康复锻炼处方,在医疗监督下分批进行了院内12~26周、出院后门诊指导定期住院复查2年(93例)~9年(127例)的锻炼治疗,并与非锻炼组对照,从左心功能,体力耐力负荷、ECG、症状及CAD易患因素,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评估本研究对AMI、及CAD患者恢复工作、生活能力及祛除CAD危险因素防治CAD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手段。方法 2005年11月,救治1例确诊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的青年女性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患者发病前与病死家禽有密切接触史,从发病至死亡约10d。在呼吸困难发生前,发热持续了5d,以急性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主要特征入院,X线胸片示双肺大片实变影并进行性进展,入院至死亡不足3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患者下呼吸道吸出物标本,发现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5型特异性基因片段呈阳性;尸检肉眼所见主要有支气管充血、双肺实变,多浆膜腔积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论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是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疾病。提高认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早干预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9.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用药特点、用药问题及影响新生儿药物暴露的因素,从而促进NICU的合理用药和药学监护。方法:随机抽取400例NICU患儿,分析患儿围产期临床特征、人口学特征和药物治疗情况。对患儿用药数量与围产期临床和人口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400例患儿胎龄38.50(4.00)周,用药数量5.00(3.00)种。患儿使用的药物数量与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呈负相关,与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常用药物主要为维生素类、营养类药物、酶制剂、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泌尿和生殖系统药物和中药清热剂。使用的79种药品中65种包含儿童用药信息,27种包含新生儿用药信息,12种仅有成人用药信息。结论:NICU中胎龄低、出生体质量低、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Apgar评分低、并发症多的患儿,用药数量多,应重点进行药学监护;新生儿常用药品说明书信息短缺,可通过减少辅助用药的使用促进新生儿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CO2气腹腹腔镜与免气腹腔镜在胆囊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在某院因胆囊结石行双视免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35例为试验组,以及同期因胆囊结石行CO2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35例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h疼痛评分、术后1d 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动脉血氧分压、呼气末CO2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视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建议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