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天幕裂孔疝、脑干伤患者施行了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良好效果。对天幕裂孔切开的指征和操作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我院采用JP—4型定向仪治疗丘脑肿瘤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2岁。因头昏、头痛、呕吐、嗜睡、步态不稳、右手震颤11天,于1992年1月27日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步态不稳,向右倾倒,双瞳等圆,视力下降,右侧外展不全,右侧肌力正常但肌张力略增高,右手震颤,CT示左丘脑一囊性  相似文献   
33.
Thumper心肺复苏器是依照美国心脏学会1987年所制定标准设计,为世界各地急救医疗中心及医院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使用,近年来此机器已逐渐引入国内应用。我科于1999年5月引进美国林比罗特公司的1005型Thumper心肺复苏器,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时,它代替了以往的徒手操作。该机器符合心肺复苏术的最初处理原则,将心肺  相似文献   
34.
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因反复鼻衄4天,于1987年10月6日入院。检查:左侧鼻腔有少量血迹,未见明显出血点。化验检查: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6×10~(12)/L,血小板160×10~9/L,出血时间1分,凝血时间2.5分,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使用止血剂和前、后鼻孔填塞等疗法,未能止血,从16日至21日5天内反复鼻衄12次,每次出血少则50ml,多则200ml以上,最多1次达800ml,双侧鼻孔喷出新鲜血,口内也吐血。于1987年10月21日下午,行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和双侧颈外动脉造影,发现右侧颌内动脉末梢迂曲怒张、左侧颌内动脉明显增粗,末稍小动脉密集成团,确诊为双侧颌内动脉血管瘤。乃先将导管送入右侧颈外动脉,导管头端达颈;椎体平面。经导管共注入1块明胶海绵的颗粒,再次造影示:右枕,颢浅  相似文献   
35.
小儿颅脑损伤的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颅脑损伤的特点。方法总结近10年我科治疗小儿颅脑损伤病例。结果228例病人中,良好156例(68%),中残31例(14%),重残22例(10%),植物生存6例(3%),死亡13例(6%)。结论小儿颅脑损伤的特点为“四少一多”。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索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 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8.
对冲伤致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冲性颅脑损伤所致的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合并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的手术处理,提高此类病人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近5年67例对冲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CT片进行分类,其中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为主15例(Ⅰ型),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量与对冲部位血肿量相似17例(Ⅱ型),对冲部位血肿量为主35例(Ⅲ型)。对不同类型的病例采取相应的手术处理。结果按GOS评分,患者预后良好31例,中残15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对病人的血肿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9.
定向手术治疗震颤麻痹30例报告胡开树,王玉海,何成谓,蔡学见,陈铮立,刘斌我院从1990年以来采用DZY-A型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及与其配套的BF501-III型射频治疗仪,定向手术治疗震颤麻痹30例,就其病例选择,脑室造影,靶点确定及大小及如何减少术...  相似文献   
40.
脑动脉瘤破裂术后以罂粟碱防治脑血管痉挛1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VSP),是脑动脉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症状性VSP,其后果难定。解放军第一○一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4月,对12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手术处理后,即在脑底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10d滴入0.12%的罂粟碱稀释液,滴速2ml/h,于术后第3天起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