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甚至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微创钢板固定,疗效肯定.但此类方法并非适应所有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年龄在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多为不稳定型,大多合并有内科疾病,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84.6岁.采用髋关节后外侧改良Gibson入路,将大转子解剖复位,作为测量肢体长度和安装假体的一个重要标志.所有患者均使用骨水泥加长股骨假体柄,除2例合并有髋关节炎的患者行全髋置换外,其余患者均为双动股骨头置换.结果与结论:本组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置换后7-16 d.27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骨折有满意骨痂生长.置换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8-94分,平均达85.4分,优良率达78%.1例因护理不当发生髋关节后脱位,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提示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能早期负重行走,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佳等优点,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2.
转子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出5~6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逐渐增多。由于高龄患者骨质疏松,骨折多呈粉碎性不稳定,内科合并证多,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因此选择可靠的治疗方法尽早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自2004—2009年对10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用微创技术完成4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随机抽取传统方法完成的46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作比较。结果用微创技术完成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例较传统方法完成的病例有创伤小、输血量明显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快且好的优点。结论(1)微创技术可以完成生物型、混合型、骨水泥型等各种全髋关节置换。(2)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应选择新鲜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肢短缩在3 cm以内的病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3D打印多孔金属髋臼双动头重建系统(hip dual-mobility revision,HDR)治疗髋臼严重结构性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接受髋关节翻修术的严重髋臼结构性骨缺损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7.3±9.3)岁(范围42~80岁);体质指数(...  相似文献   
45.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或骨不连,但是直接应用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骨缺损效果不理想。目的:观察转染pIRES-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持续合成并分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情况。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质体介导下将真核表达质粒pIRES-骨形态发生蛋白2导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ELISA结果显示,随着pIRES-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时间的延长,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逐渐增多,至转染后10~12d达高峰,转染后15d,仍可见较多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说明转染pIRES-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持续稳定分泌骨形态发生蛋白2。  相似文献   
46.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是常见骨折类型。多因跌倒、撞击等意外情况时直接暴力所致。对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采用髓内固定已经趋于共识[1],而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仍然有文献推荐髓外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已经是传统经典的方法[2],有文献报道对侧反置股骨远端锁定板固定也获得很好效果[3]。本文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和对侧反置股骨远端微创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LISS)治疗老年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7.
股骨远端骨折常存在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粉碎、骨折延长到膝关节和股四头肌伸膝装置的损伤,这些因素导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结果都不甚满意。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力学的发展,各种内固定的不断出现。如DCP、角钢板、DCS、带锁髓内针内固定、MAY解剖型钢板等,各有其优缺点。我科1998~2001年收治的25例,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固定,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在损伤部位的局部成骨基因表达和骨缺损重建修复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54只,其中48只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6只32侧),制成双侧桡骨中段15mm骨缺损模型。A组:注入hBMP-2+纳米骨浆;B组:注入空白质粒+纳米骨浆;C组:注入纳米骨浆。另6只动物制作左桡骨中段骨缺损,不植入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和12周取材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12周A、B和C组骨缺损均修复,A组骨缺损处有明显BMP-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在ALP水平、成骨速度、新生骨量及新生骨力学强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无愈合。结论纳米骨浆复合BMP-2质粒后,具有一定骨诱导作用,植入体内后成骨速度、质量及力学强度较单纯的纳米骨浆明显增强,能够有效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49.
Pipkin’s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股骨颈或髋臼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致,伤情复杂,常合并其他严重损伤。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等问题争论目前尚无标准可寻。我院自2000—01—2009—01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Pipkin’s骨折38例,其中30例获随访,按美国矫形外科学院评定标准评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伴髋臼病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科自1996年10月~2000年10月4年间,共收治了3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伴髋臼病损的病人,行髋臼重建后,全髋关节置换,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