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 (AMI)运动异常节段功能的自发性改善 ,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Dob) -硝酸酯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试验的预测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AMI患者 17例 ,于梗塞后 7~ 14(10± 3)天行小剂量 (3和5μg/ kg/ min) Dob-异舒吉 2 DE试验 ,6个月左右〔(16 3± 17)天〕行 2 DE复查。用 16 -节段半定量分析法对左室各节段收缩运动和增厚情况给予分级记分。依据随诊时运动异常节段收缩功能改善情况 ,计算小剂量 Dob-异舒吉 2 DE试验预测 AMI运动异常节段收缩功能自发改善的准确性 ,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17例首次 AMI患者 134个异常节段中 ,2 DE试验时检出了 5 6 (4 1.8% )和 5 5 (4 1.0 % )个存活心肌节段 ,随诊时有 5 1个节段 (38.1% )收缩功能有自发改善。因此 ,小剂量 Dob(3、5 μg/ kg/ min)合用异舒吉 2 DE试验预测自发改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 82 .4%~ 86 .3%、83.1%~ 86 .7%、82 .4%~ 80 .0 %、82 .5 %~ 91.1%和 82 .8%~ 86 .6 % ;同时发现对运动减低节段预测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无运动节段 ,也无诱发心肌缺血的副作用。结论 :AMI异常节段中约 38.1%可发生功能自发性改善 ,小剂量 (3、5 μg/ kg/ min) Dob合用硝酸酯 2 DE试验对此有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UAP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在常规心内科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B组在常规心内科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3周抽血检测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A组和B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1.2) mg/L比(5.6±1.1)mg/L和(211.9±21.2) ng/L比(209.6±19.9) ng/L,P> 0.05];术后24hA组和B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1.1) mg/L比(8.5±1.2) mg/L和(311.1±20.9) ng/L比(313.3±18.5) ng/L,P>0.05];术后3周A组和B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1±1.1) mg/L比(1.9±0.8) mg/L和(163.3±18.5) ng/L比(123.3±19.5) ng/L,P< 0.05],术后A组和B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行PCI的UAP患者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且40 mg较20 mg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诊断为非梗阻性HCM且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共24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参数、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等.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无OSA组、轻度O...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连续2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第1次冠状动脉造影时记录到了至少1处冠状动脉非靶病变,依据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纳入患者基线(第1次冠状动脉造影时)及随访时(第2次冠状动脉造影时)的人口学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2次冠状动脉造影时的非靶病变特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通过对比2次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结果判断冠状动脉非靶病变是否进展,记录纳入患者的血运重建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影响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发生,并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亚组中进一步分析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A1c的界值。结果 共纳入1 255例患者,男性1 003例(79.9%),年龄(58.0±9.7)岁。其中糖尿病组486例,非糖尿病组769例。随访(14.8±4.5)个月。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患者比例较低,体重指数较高,合并高血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间阜外医院收治的A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共209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性别及是否接受IABP治疗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终点为28 d(自心原性休克诊断明确起)的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接受IABP治疗与否患者的28 d生存率。调整年龄、收缩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双联抗血小板、昏迷、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等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在不同人群中IABP治疗是否影响患者的28 d全因死亡风险,应用Z检验评估性别因素对IABP治疗效果的修饰作用。结果共纳入209例患者,其中男性148例[80例(54.05%)接受IABP支持],女性61例[22例(36.06%)接受IABP支持]。接受IABP治疗者102例。男性患者的28 d生存率高于女性[39.2%(58/148)比26.2%(16/61),Log-rankP=0.034]。接受IABP治疗患者的28 d生存率高于未接受IAB...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8至2017-04在我院住院拟行PTSMA的357例HOCM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每半年1次的随访资料。随访内容包括死亡及心包填塞、房室阻滞、穿刺动脉通路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352例(98.6%)患者成功接受PTSMA,其中320例(90.9%)患者术中即刻获得成功,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为(97.9±36.9)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即刻为(25.5±18.1)mm Hg。围术期发生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4例(1.1%),术中发生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127例(36.1%),严重恶性心律失常18例(5.1%),交通支开放14例(4.0%),下肢静脉血栓5例(1.4%),穿刺动脉通路损伤6例(1.7%)。围术期死亡4例(1.1%),包括交通支开放1例、心脏破裂1例、腹膜后血肿1例和药物性肝衰竭继发多脏器衰竭1例。长期随访结果:平均随访(6.2±3.8)年,共有6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猝死,1例因心房颤动脑栓塞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例因直肠癌死亡。结论:PTSMA对有解剖学适应证的HOCM患者疗效确切,在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的情况下,严重并发症相对不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3-05至2007-05进行PCI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268例,男性176例,年龄80~97岁;经股动脉途径PCI组156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PCI组112例(桡动脉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PCI特点、住院期间主要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重建率).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相比,PCI的成功率相似,均在95%以上;桡动脉组需要更改途径的比率显著增高(P<0.05);冠状动脉导管插入时间(P<0.01)、X线曝光时间(P<0.05)均显著延长;造影剂用量有增多趋势(P>0.05),但两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P<0.01),所有原因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显著降低(P<0.01),其中,局部出血发生率(P<0.01)和局部血肿发生率(P<0.01)均显著减低.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桡动脉途径(OR=0.25,CI=0.09~0.75)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独立的阴性预测因素.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PCI,桡动脉途径可以降低穿刺血管局部并发症,与股动脉途径相比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但是,穿刺失败率高,穿刺时间和曝光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清M_2乙酰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M_2-AAb)的浓度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33例HCM患者为HCM组。HCM组进一步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亚组(72)、隐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LHOCM)亚组(22)、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CM)亚组(39),由于静息状态采血时LHOCM和NOCM患者均无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又将LHOCM、NOCM患者归为LHOCM+NOCM亚组(61),并与HOCM亚组作比较。另选择经12导联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及血液学常规检验结果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且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40例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取外周静脉血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_2-AAb浓度。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血清M_2-AAb浓度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HCM组患者血清M_2-AAb浓度[22.91(17.21,29.64)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14±5.66)ng/ml,P0.01],且HOCM亚组、LHOCM亚组和NOCM亚组患者两两比较血清M_2-AAb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HCM患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男性(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有猝死家族史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无猝死家族史者(P0.05)。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内径≥50 mm或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的血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不合并这些特征者(P均0.05)。HCM患者log M_2-AAb与静息状态LVOT压力阶差呈显著正相关(r=0.178,P=0.040),与HOCM组静息LVOT压力阶差呈临界性正相关(r=0.224,P=0.058)。结论:HCM患者血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性别、是否有猝死家族史可能影响其浓度。合并心房颤动、或左心房内径≥50 mm或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HCM患者血清M_2-AAb水平显著升高。HCM患者血清M_2-AAb浓度与静息状态LVOT压力阶差相关。  相似文献   
29.
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肌型憩室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左心室肌型憩室的意义。  方法:对2 例经左心室造影和(或)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UFCT)诊断为先天性孤立性左心室肌型憩室患者,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  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壁局限性瘤样膨出,其颈部明显小于扩张的瘤体和左心室腔,瘤颈处室壁异常突出,酷似心脏破裂的室壁残端,其改变与MRI或UFCT相符。但是多普勒于瘤颈处可探及收缩晚期出和舒张期入瘤体的血流频谱,说明瘤体有主动收缩和舒张功能,非室壁破裂所致,从而构成了左心室肌型憩室的特征性改变。  结论:左心室肌型憩室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见与心脏MRI和UFCT影像结果一致。而多普勒技术对显示血流频谱特征性改变上有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
心室壁心肌肿瘤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心室壁心肌肿瘤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意旨早期诊断。  方法 :对 1992年 12月~ 1999年 7月 5例经心脏影像检查发现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心室壁心肌肿瘤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本组 5例经病理证实为心室壁心肌肿瘤 ,其中 ,左心室心肌海绵体瘤 ,脂肪瘤、浸润性脂肪瘤、左心室和双心室心肌纤维瘤各 1例。 5例均以室性心动过速 (VT)为首发临床表现 ,心室率在 16 0~ 2 0 0次 /分 ;心电图 (ECG)均有酷似心肌梗塞改变 ,包括异常 Q波 2例 ,ST段抬高 2例 ,T波深度倒置 5例 ,又均无明确的心肌梗塞史 ;而且 ,肿瘤部位与 ECG异常所在导联和 VT起源部位基本一致 ,其中 1例经心内电生理证实。  结论 :1对临床上以 VT为主要表现 ,并有 ECG酷似心肌梗塞改变又无明确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 ,应高度疑诊为心室壁心肌肿瘤 ,并行影像学检查确诊。 2 ECG示酷似心肌梗塞所累及导联和 VT起源部位对心室壁心肌肿瘤有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